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问题教学的策略

2018-09-06 10:36王枚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问题意识高中化学

王枚

【摘 要】文本从问题情境的设计、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反思四个方面比较完整地论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问题教学法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 问题教学 问题意识 反思问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B-0144-02

亚里士多德说过“求知是人的天性”。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因为问题而引发的科学研究,由于问题而产生的科学成果数不胜数。而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化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都始于人们对各种事物、各种现象的好奇。如拉瓦锡燃烧试验就是基于对问题的求知欲而产生的科学探究。可见,问题是人们学习知识的主要驱动力,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条件。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巧妙提问,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开展问题教学的核心命题,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当前,关于问题教学的模式,教育界尚未形成一致观点,导致问题教学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限制了问题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发挥。总体而言,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从而获取知识的教学模式。由于问题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价值,近几年来,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问题教学的研究有很多,但是针对问题教学模式整体性研究并不多。因此,文本针对问题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找到更加有效的问题教学模式。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自然学科。如果教师能够从生活中挖掘问题,结合生活问题情境,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生活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思考问题,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错误认识,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卤族元素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判断一些生活常识的正误,如“碘盐中的碘受热会升华,因此炒菜时不能先放盐”。学生对此意见不一,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升华是碘单质才具备的性质,碘盐中的碘不属于碘单质。这时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碘盐中的碘属于哪类化学物质呢?如何去验证?”从而展开学习探究。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施肥时为什么不能同时使用草木灰和铵态氮肥?醋到底能不能解酒?等等。这样既能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探究

根据提问者的不同,问题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课堂提问方式;第二种,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的课堂提问方式;第三种,学生开展讨论、互相提问的课堂提问方式。三种课堂提问方式各有优缺点。教师提问传递的信息量大,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提问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但提问缺乏系统性,连贯性,无法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因此,在问题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提问,同时要鼓励学生提问,教会学生提问。

(一)教师提问策略

教师要善于提问,掌握提问策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首先,教师要适时提问。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表情中发现学生的疑问,从而抓住时机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时,发现有些学生的眉头紧锁,表情茫然,这时笔者适时提出问题:“请大家再思考一下,在 CuO+H2 Cu+H2O 这个化学反应中是否只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引导学生联系初中学过的氧化剂、还原剂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其次,要适度提问,切忌“满堂问”。课堂提问虽然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教学的全部,也并不是说提问得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和“满堂灌”一样,“满堂问”一样不可取。如果提问频率太高,那么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应付教师提问。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精神紧张,学生没有时间深入思考问题。而如果提问频率太低,那么不利于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因此,课堂提问一定要适时适度,以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二)鼓励学生提问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自己提问,还应该鼓励学生提问。要想让学生主动提问,需要教师主动转变教学理念,摒弃教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毫无顾忌地提出问题。在学生提问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的精彩提问要及时进行表扬,对不太合适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积极提问的态度给予肯定,然后及时提出指导意见,避免学生盲目提问。同时,鼓励其他学生针对同学的提问进行质疑、讨论,从而促进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氧化反应的概念时,学生记忆最深刻的是“物质和氧气”的反应,但氧化反应的概念中没有“氧气”只有“氧”,学生心中难免会产生疑问。这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针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抓住疑点,大胆提问。又如,在开展实验教学时,部分实验的实验现象与课本上有所不同。如,一氧化碳 CO 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实验现象是黄色为主,课文上说的是淡蓝色,这是为什么?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针对这些差异大胆提问,从而启发学生去分析,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学会反思问题,促进学生理解

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问题教学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反思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反思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过程。很多学生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进行反思,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问题教学时,首先,要有意识地教授学生反思问题的方法。问题反思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反思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问题要求,有没有更加简单方便的解决办法;另一个是反思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总结出一些经验方法。如果发现问题解决过程中存在不足,那么就要寻找更加完善的问题解决办法。其次,通过营造反思的氛围,让学生喜欢上反思,爱上反思。例如,针对“氧化反应的概念中没有氧气只有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反思:(1)这个问题陈述的是什么?仔细推敲,找出关键词;(2)我真的理解了这个概念吗?在心中默想概念,再与课本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確;(3)还学过哪些与此概念有关的知识?与之相反或相似的概念有哪些?列举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分析;(4)我能利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吗?进行题目练习。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更加灵活地运用概念。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灵活性较强。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提问,同时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提问的同时深入探究问题的解决办法。此外,还要善于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反思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张晓宇.高中化学课堂“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2]张 洁.高中化学课堂实施“问题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苏州:苏州大学,2008.

[3]段玉林.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问题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3(5)

[4]青世超.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问题导学[J]. 新课程(中旬),2016(14)

[5]程亮斌.高中化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问题意识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