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彩虹
【内容摘要】老师在课堂教学当中都会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照样使用日常的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老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有的时候让他们单独思考问题,有的时候把他们分成小组进行思考问题,只不过是人数上变换了,形式上不同而已,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一样的。一旦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了,他们就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来,主动思考问题,积极的解决问题,学习效果就提高了,课堂气氛就活跃了。
【关键词】小组合作 学习兴趣 积极参与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就能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有经验的老师非常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学习兴趣的培养一样显得非常重要,所以老师要在学习兴趣上下功夫,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认识
傳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解,学生接受老师的知识,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学生都是在跟上老师的思维走,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一部分注意力不集中听讲的学生,或者是思维能力不够强的学生,就跟不上老师的思维,学习就慢慢的落下来了。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了老师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这种教学模式相比较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有它的局限性,目前倡导的小组合作模式,把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出来,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同,但是在具体的实践当,大部分老师还不能够把这一教学模式很好的开展起来。所以很多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教学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教学模式,尽快的使它变为自己的教学常规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树内独立开放的教学认识观,正确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科学性是我们提高教学成绩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合形式要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多样的对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组合。老师可以让学生就近组合,前后左右四人或六人组合成一个小组,也可以事先分好小组,上课时直接参与课堂学习。这种事先分好小组的学习模式,往往在公开课的时候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如果是日常的教学活动,经常使用随机就近分组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需要调整学生的座位次序,也可以减少部分学生的心理障碍,这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合,我认为是一种最佳的小组组合模式。就以预习这一教学环节来说吧,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遇见不认识的生字,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解答。因为每个学生的识字量不一样,有些汉字这个学生认识,其他学生就不一定能够认识了,就是说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资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具体举例来说,我让学生在预习《三顾茅庐》时,安排了“课前五分钟发言”活动,每个小组确定自己的发言内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个学生提出:在《隆中对》里,“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司马光为什么不在《资治通鉴》里和《三国演义》一样,来写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过程。这个问题提得好,它其实涉及到了正史和通俗文学的问题,《资治通鉴》是讲历史知识的,而《三国演义》所遵循的原则是“七分虚构三分真实”的艺术效果。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就能够把这两部著作的本质含义区分开来,这比老师讲解出来,学生被动的接受意义大多了。这种文体上的区别,正是这两篇课文的最大不同之处,也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学生通过预习小组合作,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够主动的去探究学习,主动的进行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耳闻不如眼见;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实践出真知。讲的就是知识的生活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尤其是语文知识,很多丰富多彩的语言就来自生活,文章中所描绘的事物所讲解的现象,都是生活当中实实在在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让他们到生活实践中去实践。比如在写作时,我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分工,可以有老师指导进行分工,也可以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协商分工。家在农村的学生,我就让他们回到家时,把老人们经常说的经典的语言积累下来。家里有藏书的学生,我让他们到书中去摘抄,他们认为非常好的语言。家住城里的学生,我还让他们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把他们认为很好的语言记录下来。所以小组把他们认为很好的语言,分门别类制成知识卡,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通过对比交流,看看哪种语言比较优美形象生动,也容易记住。这种小组活动形式,学生的兴趣非常的高昂,因为这种走出课堂的知识是活的,是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
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能力,是一个很好的促进活动。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根据自身的条件,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多样的掌握这一种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能力,为他们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2011.
[2]《学习策略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