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舞蹈元素融入的探讨

2018-09-04 09:56吴莉萍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舞蹈元素融入初中音乐

吴莉萍

[摘 要]舞蹈是人类形体语言艺术,既能表现情感内容又能反映生活审美。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适当融入舞蹈元素,有利于学生透彻地感知音乐要素,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审美,丰富情感生活体验,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音乐;舞蹈元素;融入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5-0027-01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对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艺术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将丰富的舞蹈元素融入初中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感受音乐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和审美空间。

一、舞蹈元素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可行性

(一)音乐和舞蹈的关系

据相关文献记载,将音乐和舞蹈整合起来可追溯到西周初期。《诗经》是诗歌、舞蹈、音乐三者的结合。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音乐和舞蹈都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艺术体系。虽然二者拥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但二者的内在关系紧密,在表现风格、表达情调和表现节奏上都有异曲同工之效。

(二)音乐和舞蹈的共性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虽然表现形式不同,却拥有许多共性。一是节奏性。节奏是音乐和舞蹈的基本要素,是二者从产生到发展亘古不变的真理。二者缺乏了节奏都无法将旋律和意境表现出来。二是情感性。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将内心的真实情感抒发出来,不同的是音乐是运用抽象的节奏和音符等形式来表现,而舞蹈则是借助肢体动作来展示。二者结合,声形互补,能更好地宣泄情感。

二、舞蹈元素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舞蹈元素在音乐节奏训练中的应用

节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节奏作为音乐里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它是舞蹈和音乐共有的要素。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简单的舞蹈节奏引入音乐课堂,用肢体语言的形式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可以增强舞蹈元素在音乐课堂的表现力,让学生感悟节奏、理解节奏。

例如,我们在教学《拉起手》时,以节奏导入的方式开始课程。将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节奏以“秧歌舞”的步伐呈现,教师示范带动学生练习,等学生掌握节奏后再对歌曲进行欣赏。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节奏感,感受歌曲的内涵。

《拉起手》歌曲的重点难点节奏主要是切分,如下:

根据上述节奏设计的秧歌舞步:

对于这种节奏感强且难以理解的节奏运用舞步导入,在教师充分举例、示范的情况下,可让学生清楚明白需要学习的节奏及动作。学生可以通过自身体验来感受切分节奏的表现效果和特点。这种新颖的授课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二)舞蹈元素在音乐节拍训练中的应用

在中国民间舞蹈中,很多都是用一些常见的节拍、节奏性来体现舞蹈的韵味。如朝鲜族、维吾尔族和彝族等少数民族的舞蹈,节拍感都非常强。

对于节拍的训练,初中音乐教学通常需要学生掌握2/4、3/4、4/4拍,在实际教学中,融入舞蹈元素的节拍训练,可以让学生真切、具体地体会到节拍的韵律和所要展示的美感。

如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是一首旋律明朗、热情奔放的2/4拍歌曲。一個强拍、一个弱拍在两个四分音符之间表现。强拍能明显突出节奏感强,弱拍能展现乐曲的明快活泼。为了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二拍子的韵律特点,我们在欣赏乐曲的时候融入带有特色的维吾尔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的典型动作有耸肩、移颈、托帽、翻腕等。在音乐起的时候就有部分学生跟着音乐“扭动脖子”,来表达听到音乐的感受。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注意舞蹈的动势是向上的,动脖子的时候眼神也要跟着动起来,突出挑眉角和眼角,这样才能把活泼、诙谐、俏皮的感觉展现出来,淋漓尽致地展现维吾尔族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

通过教师讲解以及学生的课堂练习,可以让学生体验西域色彩的神秘,感受2/4拍的强弱感所要表达的含义。

无数事实证明:凡是成功的舞蹈作品,都是音乐和舞蹈巧妙结合的成果,舞蹈和音乐间的亲密合作能实现艺术的升华。本文通过舞蹈的节奏和节拍感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具体应用的阐释,以此来证明舞蹈元素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可行性。

(责任编辑 柳 紫)

猜你喜欢
舞蹈元素融入初中音乐
论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解析舞蹈元素在戏剧小品中的应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舞蹈元素与戏曲表演的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