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劲 杨雅涵 朱秘颖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经提出,便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受到各行各业的一致认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追求精益求精、质量至上的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灵魂。德阳是四川以及中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城市,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其装备制造业已建设成为年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的产业集群,成为国家维护战略安全的重要产业和四川省优势产业。德阳的城市定位、发展历程、文化气质与工匠精神深深契合,其辉煌的工业成就、未来发展动力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中国目前正处于重大发展机遇期,在此背景下通过实证调查,从社会、企业、高校等多个层面研究德阳这样一座典型工业城市工匠精神的现状和做法,分析经验与不足,找准本土优势,提出可行对策,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实践意义。
2016年9-12月,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通过《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调查问卷》了解青年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认知以及高校培育工匠精神的现状。同时,通过文献查阅、企业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从中国二重、东方电气、四川美丰、特变电工、龙蟒集团、维达纸业、耐特阀门、鑫坤机械、德赛尔化工及琪达制衣等十余家企业获取第一手资料。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德阳作为一座典型工业城市,在社会、企业和高校层面,都高度认同和提倡工匠精神,但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认知存在一些偏差,在培育形式和内容上缺乏创新和挖掘。社会、企业和高校三个层面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都有不少好的做法,但仍缺乏文化氛围的营造、制度机制的设计、系统细节的关照。
就社会层面而言,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有利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如下:
1.对中华民族具有工匠精神基因的认同度高
问题:您觉得哪些国家有“工匠精神”的传统(基因)?
调研过程中,多数人表示,在我国数千年历史中是有工匠精神的。“中国曾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圆明园这些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有工匠精神的基因。尤其是在针对高校学生的调研中,认为中国具有工匠精神基因的高达68.87%,仅次于排在首位的德国71.19%。这种文化自信,是培育弘扬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工匠精神的文化土壤和精神支撑。
2.高度认同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都需要工匠精神
问题:“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哪几点相关?[多选]
调研过程中,不少人表示从《大国重器》《大国工匠》等节目在央视媒体的播出了解到工匠精神。也正因为政府高度重视,媒体大力宣扬,在社会上逐渐形成“大国尚技”的氛围。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中需要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共识。工匠精神更是企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针对高校学生的调研中,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匠精神”相关的选项里,敬业(87.09%)、富强(67.88%)、爱国(50.66%)排在前三位。这种对“爱国”“富强”与个人“敬业”密切相关的认知和认同,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有利因素。
3.精英化宣传使“大国工匠”与“工匠精神”划等号
调研发现,说起工匠精神,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国工匠”。这固然是国家层面大力宣传的应有效果,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工匠精神蒙上了一层精英化的面纱,让人容易产生遥不可及、与我无关等误解。剖析其内涵,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一种去精英化的职业道德,是平民化的职业思想。因此,宣传培育弘扬工匠精神时,要合理平衡“平民”与“精英”,做到导向正确。
4.精神诠释不足使“工匠”与“工人”划等号
问题:您认为哪些岗位需要“工匠精神”?
在调研过程中,尽管多数受访者认为所有岗位都需要“工匠精神”,但是仍有不少人认为“工匠精神”是“工匠”的事情,并把“工匠”等同于需要手工操作的“一线工人”。诚然,工匠是我国古代“士农工商”四民中的“工”的重要群体,他们熟练地掌握手工业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匠可泛指家庭作坊、工厂工地等生产一线动手操作、具体制造的工人、技师、工程师等。但“工匠精神”重在“精神”而非“工匠”。这种精神是“‘强力而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和‘兴利除害’的爱国为民精神”。因此,宣传培育弘扬工匠精神时,要合理平衡“身份”与“精神”,做到正确引导。
1.重工历史的文化底蕴与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德阳作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拥有二重、东电、东汽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装制造企业。其产品质量关系国家大型建设的成败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长久以来逐渐形成重质量、重细节,鼓励精益求精、要求万无一失的重工文化。这与工匠精神深深契合。
2.在挖掘、提炼和宣传工匠精神上本土资源缺位
问题:您主要从哪里了解到“工匠精神”的?
在调研中,大部分人表示,主要是从央视等主流媒体了解到工匠精神;在针对德阳高校学生的问卷中,仅有2.32%表示从德阳媒体上了解工匠精神。例如,对德阳工业区和三线建设波澜壮阔而富有激情的历史,很多人表示不甚了解。我们认为,唯有了解那段历史,才能深刻了解德阳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为建设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凝聚力量。德阳的工业文化是一座亟待挖掘的宝藏,其中所蕴含的精神也亟待总结、继承和发扬
1.传统职业等级观念制约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在中国,职业等级观念划分由来已久,既有历史文化原因,也有当今体制原因。一是中国“重农抑工”的农耕传统;二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价值观念的影响;三是现代化流水线生产对传统工人的巨大冲击;四是当前青年人择业中端“铁饭碗”、成体制内人的现实选择等等,这些都有形无形地影响和制约着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2.产业工人收入不高、社会地位偏低,难以敬业、精业
受经济下行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整个制造业不景气。加之制造普遍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劳动时间长,工作条件艰苦。在社会评价标准受功利化、物质化影响的今天,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受到冲击。调研中,有一线工人表示“收入不高、工作不轻”。由于对当前行业现状的不满,工人队伍中难免滋生抱怨情绪,难以安心工作、敬业精业。
就企业层面而言,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有利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如下:
1.着眼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弘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优胜劣汰是基本法则。调研中,大部分企业管理层认同并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并认为“工匠精神”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大部分企业员工也表示听说过“工匠精神”,观看过“大国工匠”,认为企业在培育、弘扬工匠精神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2.受制主客观条件,未形成良好的工匠文化氛围
在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上,部分企业缺乏长期规划、人文关怀以及知行合一。在调研中,部分企业员工表示:企业培育工匠精神,形式单一、感染力不足。存在脱离自身实际和员工需求的现象。调研发现,企业在倡导工匠精神的同时,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存在与工匠精神并不相符的要求和行为:出于成本和生产周期考虑,不会对产品精益求精的打磨;出于“投资更赚钱的行业”,存在资本逐利的短期行为,使企业发展追求“大”而忽略了“精”,等等。各方面因素导致部分企业并未形成良好的工匠文化氛围。
1.注重利用培训等手段提升企业员工专业素养
企业员工的专业素养与工匠精神要求的“专业化”“精细化”是密不可分的。调研发现,不少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培训体系,拟定了详细培训计划,实施岗位培训,开展技能比武,设立大师工作室,试点现代学徒制度等等。将专家“请进来”进行专项辅导,让员工“走出去”参加专项培训,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提升员工的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调研中,员工纷纷表示:企业投入更多人财物力,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一线员工培训、学习的机会明显增多。
2.队伍建设制度机制不完善,“留不住人”导致队伍专业化程度不足
调研中,一方面部分企业管理层表示“留不住人”。另一方面部分一线员工表示:由于企业对一线岗位定位模糊,对员工关心不多、重视不够,或多或少存在着劳动合同期偏短、作息时间不规律,薪酬待遇偏低、晋升渠道狭窄,职称评聘不受重视、岗位轮换频繁等问题,导致部分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员工“临时工”心态普遍,青年员工跳槽现象突出,技能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企业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极大地制约了企业专业化程度的提升。
1.部分企业注重将工匠精神的要求落在细节设计,效果显著
调研发现,一部分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竞争和升级转型的需要,将工匠精神的内在要求与培育目标贯彻、落实到企业管理、技术、生产、营销及服务的各个环节,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做法有:通过修订质量标准,制订操作规程,细化岗位职责,落实精益求精的要求;实行全员、全过程考核,进行考核排序、末位淘汰,塑造认真严谨的作风;设立专项资金,实行倾斜政策,重奖技能人才,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依托职业院校,开展订单教学,实施联合培养,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等等。
2.部分企业微观管理缺失,配套措施未跟进,未形成工匠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
部分企业虽然提出工匠精神的要求,但在微观管理层面,缺乏工作标准、操作规程、岗位细则和过程控制等配套措施的跟进,导致生产要求模糊、岗位职责不清、员工履职不到位。持续长效的机制无法形成,工匠精神对专注、精准、创新、完美、人本等价值的追求难以在企业得以贯彻、落实,一些美好的设想只能浮在表面、留在纸上。调研中,部分员工形象地比喻:“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就高校层面而言,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有利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如下:
问题:您觉得在当代中国,大力提倡、弘扬培育“工匠精神”有没有必要?
问题:您身边的人是否普遍缺乏“工匠精神”?
问题:您觉得自己能成为现在或将来所从事行业的优秀“工匠”吗?
在调查问卷问题:“您觉得在当代中国,大力提倡、弘扬培育工匠精神有没有必要?”99.01%选择了“有必要”。在问题:“您身边的人是否普遍缺乏工匠精神?”70.2%的同学认为普遍缺乏。在问题:“您觉得自己能成为现在或将来所从事行业的优秀工匠吗?”54.97%的同学表示“能,我正在努力”,43.71%的同学表示“不好说,但我会努力”;只有分别为0.66%的同学表示“不能,大国工匠只是少数人”和“我不想”。学生对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高度认同和对现状的清醒认识,以及对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工匠的自信,是当前高校培育弘扬工作的有利因素。
问题:在大学期间,您觉得哪些方面对培育“工匠精神”起到了作用?
调研发现,高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基本达成共识: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开展。调查问卷问题:“在大学期间,您觉得哪些方面对培育工匠精神起到了作用?(不定项多选)”,“实训实习”(72.85%)位居第一,“专业课学习”位居第二(71.52%),“优秀工匠进校园交流”(59.93%)位居第三。这反映出高校围绕“理论+实践”进行工匠精神培育取得了积极效果。例如:部分高校还借力产学研平台、打造“双师型”队伍、推行“双证制”等方式,把工匠精神培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1.产学研平台为高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当前职业院校走产学研发展道路为工匠精神培育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三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人才培养与岗位要求对接、教学内容与技术进步对接)、“三引三进”(“校中厂”把企业引入校园、产品引入实训、工程师引入课堂,“厂中校”让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段、教学进入现场)、校地合作搭建平台(学校与政府、企业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育成中心和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小微企业孵化器等公共服务平台,直接服务产业发展),为培育、弘扬工匠精神提供条件、奠定基础。
2.通过“双师授课法”,加强工匠精神的言传身教
坚持企业需求导向,推行专业课“双师授课法”:理论性较强的部分由学校专任教师承担,实践性较强的部分或工程实践案例讲解由企业技术人员承担。聘请大学教授、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以及能工巧匠等技术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兼职教授或工作室大师,汇聚行业优秀人才,优化兼职教师队伍结构,充分发挥能工巧匠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
3.推行“双证制”,寓工匠精神于技能培养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围绕基础理论课和实践技能课两条主线,要求学生结合专业实际和企业需要,考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全面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寓工匠精神的培育弘扬于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之中。
1.开展工匠精神专题教学,发挥思政课作用
调研发现,思政课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渠道。多数职业院校,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评体系,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将工匠精神作为专题引入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调查问卷问题“在大学期间,您觉得哪些方面对培育工匠精神起到了作用?(不定项多选)”,49.67%的同学选择了“思政课”。
2.耐心不足、急功近利等现象影响思政教育实效性
调研发现目前社会、企业,甚至高校内部对高校思政有两种偏激论调:或给予过高期望,盲目乐观、急功近利;或批评责难多、鼓励肯定少,看不到积极作用。这两种论调有一定市场,是浮躁心态在高校思政中的反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思政教师的积极性,极大地制约了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
调研发现,一方面高校积极拓展渠道,多维度培育工匠精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另一方面,教育者积极行动,受教育者却难以起而行之,工匠精神培育存在重理论说教、轻现实引导的现象。
1.高校通过“课程+培训”“平台+活动”积极进行培育
各高校依托思政课、就业创业培训、通识教育平台、学生活动等,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本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将工匠精神贯穿、落实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形成培育、弘扬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塑造学生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立足工作岗位、实现产业报国的人生理想。
2.培育工作缺乏系统和细节关照,存在知行偏离现象
尽管当前大多数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十分重要,但却往往难以付诸实际行动,这与学校培育工作缺乏系统和细节关照存在很大关系:在学生教育管理中,不注重学生学习生活中细节意识、吃苦精神和严谨作风等与工匠精神紧密相关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存在师资不充足、师资不专业的现象,教育内容部分脱离社会实际;毕业前顶岗实习,作为学生走向社会、走进企业的关键环节,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阵地,有学生造假现象存在,等等。这些都是当前高校培育弘扬工匠精神面临的现实问题。
经调研组成员历时近三个月的努力,调研基本达成目的。整个调研过程,也是我们对家乡历史和文化的重新认识,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工匠文化和精神流淌在“古蜀之源、重装之都”德阳的血脉中,是德阳历史、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回望来路、不忘初心,携手同心、继续前进,让我们共同努力谱写中国梦的德阳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