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2018-09-03 01:16齐秀会杨志敏刘伯芬
天津护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新入考核成绩工作坊

齐秀会 杨志敏 刘伯芬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天津 301800)

岗前培训又称定位教育,是新员工熟悉组织,适应环境和岗位的必经阶段[1]。传统的灌输式培训方法侧重于知识技能的灌输,存在培训与临床脱节、新护士临床技能操作机械、患者抵触等弊端[2],工作坊是一种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由于它主题鲜明、时间紧凑、形式灵活,成为一种在学校、社会深受各类群体认可的辅导模式[3,4]。查阅国内外文献,有关工作坊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我院对2016年8月份新入职护士进行为期2周的工作坊模式临床护理技术岗前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5年8月新入职护士38名设为对照组,女32名,男6名,年龄 21~23岁,其中本科21名,专科17名;2016年8月新入职护士36名设为观察组,其中女30名,男6名,年龄21~23岁,其中本科20名,专科16名。两组护士性别、年龄、学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1.2 方法 由护理部副主任1人、科护士长2人、外科病区护士长5人,内科病区护士长2人经过统一培训后组成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教学组,培训内容为为27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洗手法、无菌技术、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标本采集法、穿脱隔离衣技术、物理降温法、血糖监测、口腔护理技术、经鼻/口腔吸痰法、雾化吸入技术、氧气吸入技术、导尿技术、心肺复苏术(CPR)、心电监测技术、除颤技术、口服给药法、胃肠减压技术、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静脉采血技术、静脉注射法、肌内注射技术、皮内注射技术、皮下注射技术、患者约束法、轴线翻身法、患者搬运法。每名授课老师负责固定的操作技术。两组护士的培训时间均为2周、70课时,第一周的培训内容相同:授课老师进行PPT讲解各项操作的目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第二周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由授课老师进行护理技术操作示范。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模式进行培训,分为主题分析、情景模拟与示范操作和分组练习三项内容。由新入职护士参与角色扮演,授课老师根据工作坊的主题内容进行情景设计,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模拟情景。每次进行1~3个操作示范,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指出该操作项目的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传授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和病情观察等知识。操作示范完毕后授课老师进行点评。同时鼓励新入职护士共同参与讨论,使他们做到参与、体验、感悟,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发挥主观能动性。并询问新入职护士有无异议或不明白的地方,如无异议由新入职护士分组练习操作,授课老师在旁边指导。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进行27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每项操作均由固定老师负责;并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1.3 评价指标

1.3.1 考核成绩 每项操作考核成绩总分为100分,将27项操作考核成绩汇总平均分≥90分为优秀。

1.3.2 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共设置2项10个条目,第1项为新入职护士对授课老师的整体评价共4个条目,了解学员对授课者的语言、表达、仪表及授课形式是否满意,设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第2项为新入职护士对培训后效果的自我评价共6个条目,结合培训内容了解新入职护士对操作目的、操作流程、操作前中后对患者指导、操作后评价、操作中难点及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设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共3个选项。要求新入职护士根据自我感觉在调查表相应选项上打钩。收回调查表后,2项内容分别统计,满意10分、基本满意8分、不满意6分;掌握10分、基本掌握8分、不掌握6分,满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获数据输入SPSS 17.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标准水平 α=0.05。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及学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两组基线水平比较

2.2 两组培训后新入职护士操作考核成绩、对培训模式满意度比较 两组护士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表2)。培训后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模式满意度调查表总体满意得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对授课老师评价及自身评价两个维度评分结果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3)。

表2 两组护士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分,±s)

表2 两组护士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分,±s)

组 别 例数 平均成绩 t P观察组 36 88.40±3.21 13.167 <0.001对照组 38 72.20±6.83

表3 两组护士对培训模式满意度比较(分,±s)

表3 两组护士对培训模式满意度比较(分,±s)

组 别 例数 授课老师评价 自身评价 总体满意度观察组 36 27.28±1.45 52.39±2.61 79.67±2.72对照组 38 25.58±1.48 49.32±2.19 74.89±1.66 t 4.99 5.49 9.04 P<0.001 <0.001 <0.001

3 讨论

3.1 采用工作坊培训模式有利于提高新入职护士操作成绩。传统的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法是以PPT授课形式进行,培训后由护士自行练习后进行考核,操作熟练度不高。工作坊模式以小组为单位,新入职护士在各种仿真模具上练习,每组分别由1名工作坊老师指导完成各项操作,直到新入职护士能够独立操作,使其有充分的时间感受、实践临床常用技术操作技能,实践时间相对较长。新入职护士在临床实习阶段未完全接触到27项护理技术操作,尤其对导尿技术、心肺复苏术(CPR)、心电监测技术、除颤技术、口服给药法、胃肠减压技术、轴线翻身法、患者搬运法等接触较少,操作次数不多,未能完全掌握操作要领。采用工作坊模式培训,是将标准、规范的技能训练提前到护士进入临床科室前,通过工作坊小组成员系统、规范、全程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指出该操作项目的重点,难点及有关注意事项,既节约了教育与培训时间,又有助于将医院统一化的操作标准在新护士行为中固化[5],有助于提高新入职护士操作成绩。

3.2 采用工作坊培训模式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授课老师评价、自身评价及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传统的“灌输式”讲授很难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6]。工作坊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改变了传统被动灌输的方式,摆脱了枯燥的理论说教与实践操作脱节的现象,把重点放到护士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关心的临床问题上[7],通过仿真模具的练习,一些掌握好的、学习能力强的护士可以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8],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热情和兴趣。

4 小结

采用工作坊模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技能操作培训,能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及共同参与性,提高了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新入考核成绩工作坊
新入职幼儿教师安全素养提升途径研究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新入职辅导员角色适应之管见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联合翻转课堂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艺术管理国际工作坊暨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