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宝香 甘燕玲
(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 300000)
情绪异常是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主要包括抑郁焦虑及压力。情绪异常与卒中的病死率和病残率密切相关。1/3的卒中患者患有抑郁,1/4的患者患有焦虑[1,2]。超过一半的患者不同程度上都有过抑郁情绪。对于这类患者,不仅要给予积极的治疗和预防,更重要的是给予精神上的关怀和安慰。电话随访是一种低成本和易于操作的介入干预形式,可以很好的处理早期的症状和认知并发症,并且可以和患者交换信息以及提供健康教育。
1.1 临床资料 本组134例出院的卒中患者,根据抑郁-焦虑-压力量表[3,4]判定均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压力等情绪异常。男68例,女66例。年龄39~71岁,平均(56±7.3)岁。纳入标准:卒中发作后进行常规治疗,出院时有情绪异常。言语功能、沟通能力无明显障碍,患侧肢体活动轻中度障碍,肌力3~4级,可自主进食,无明显并发症。排除标准:额颞叶病损造成的精神状态异常,或伴严重并发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常规复诊 (即定期到医院检查,获得治疗和训练的指导及相关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护士每5天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内容进行记录,主要包括:患者目前病情有无变化;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是否按时服用药物;营养睡眠状况;本病相关的治疗及预防知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心态平和,定期复查等。应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3,4]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30天进行测量。该量表为21项,每项评分0~3分,抑郁、焦虑、压力各占7分,评分越高,表明抑郁、焦虑、压力程度越严重。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出院时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出院时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评分(分,±s)
表2 出院时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评分(分,±s)
组 别 n 抑郁评分 焦虑评分 压力评分观察组 71 18.57±1.02 17.09±1.33 15.98±1.31对照组 63 18.23±1.32 17.26+1.22 16.35+1.62 t 1.65 0.27 1.44 P>0.05 >0.05 >0.05
2.3 出院后30天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压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出院后30天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压力评分比较(分,±s)
组 别 n 抑郁评分 焦虑评分 压力评分观察组 71 11.67±2.06 11.07±2.03 10.98±2.30对照组 63 16.12±1.42 15.55+1.62 15.42+1.72 t 14.69 14.19 12.74 P<0.001 <0.001 <0.001
3.1 卒中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卒中后情绪异常状态是其常见并发症,女性情绪异常的发生率高于男性。情绪异常可能是卒中发作的危险因素之一[5,6]。卒中后患者普遍会存在情绪异常,主要包括抑郁焦虑和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康复时间,故对卒中后尤其是出院后情绪异常状态的患者更应该给予关注。
3.2 电话随访干预可以改善卒中患者的情绪异常,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武美茹[7]对300例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发现92%的患者赞同接受电话随访,在所有的随访方式中居于首位。据报道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对于术后的电话随访感到满意,认为对于他们的关心交流和健康指导有助于术后恢复[8]。国内文献也分别报道了电话随访对于青光眼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控制等不同领域的积极作用[9,10]。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出院时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评分一致的情况下,观察组出院后30天的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评分分别为(11.67±2.06)分、(11.07±2.03)分、(10.98±2.30)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电话随访干预对于卒中后患者的情绪改善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患者的进一步恢复。
3.3 对出院患者的电话随访是院内教育工作的延伸,是对护理服务领域的拓宽。电话随访因简单易行,节省人力物力,易被患者接受,是促进患者恢复的重要方式,值得在卒中后情绪异常状态的患者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