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教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必然被这些技术改变,也亟需使用这些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辅助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本文从教学互动和信息化教育的关系着手来论述信息化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主动;引导;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4-26
作者简介:周丽芳(1981—),女,湖南省郴州市第四十二完全小學教师,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学。
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在40分钟内集中精力难度较大。为什么40分钟的集中精力学习这么困难呢?在我看来,主要是没有深刻地体会教学的含义。教学从字面意义理解有教育、学习两部分:老师主动教,学生主动学。如果能将老师主动教和学生主动学两部分在课堂上充分有效地结合起来,那么学生在40分钟内精力集中就不再成为问题。而要充分发挥两者有效结合的作用,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实践证明,信息传播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同样它也能成功地帮助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交流。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如何承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我觉得首先要改变传统教学的主体,由“以老师为主体”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引导并支持学生“主动学”而非“被动学”。“主动学”背后的心理机制是“我要学”,“被动学”背后的心理机制是“要我学”,虽只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俗话说:“有钱难买我愿意”,“我愿意”三个字是成事的大前提,因为这是一种最强的心理能量,小可聚精会神、乐在其中,中可不畏艰辛、持之以恒,大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极可抛头颅、洒热血、惊天地、泣鬼神!而另外也有一句话:“强按牛头不吃草”,所以通过“被动学”甚至“被迫学”让学生取得好成绩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便短期见效,但绝无可能持续!
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信息技术已走向课堂。教学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课堂教学走向“多媒体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由1对N的单向灌输向N对N的网状“智能化传播”,这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目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信息化教学已融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它以语言、文字、动画演示、视频信号和声音等新颖独特的方式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是小数乘整数。我先让孩子们回顾之前学过的整数乘整数的算理,随后展示PPT中插入的动画,模拟主题图“买风筝”。二个孩子在草坪上奔跑着放风筝,小兰、小芳和小明也想放。于是,他们三个去买风筝。伴随着动画中教师的提示,提出新问题,引出这节课的课题:小数乘整数。通过这一动画,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组织孩子探究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孩子们的积极性也自然地被调动起来。
运用信息化教学,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能加强师生的互动。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再者就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涉及到动画、静画、声音和视频技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积极活跃,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知道材的不同,信息技术由于其提供了丰富多样化的呈现和互动方式,能使学生的不同性充分体现并得到不同的互动回馈,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与时间,让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不断地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学好的信心。信息化教学走进课堂教学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的办法,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掌握知识,为学生的学习补充必要的、广阔的信息资源都起到了人力不可代替的作用,也是新世纪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向。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创设情景,活跃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参考文献:
[1]张一春.信息化教学技术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0.
[2]圣才考研网.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辅导教材.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09.
[3]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