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情感活动 注重情感体验

2018-08-29 19:20郑雪溶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个性阅读情感体验

郑雪溶

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加强情感活动,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喜乐哀愁,真善美丑,这些情感需要我们指导学生去体会,让他们在阅读时,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关键词:情感活动;情感体验;个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4-0051-01

《语文课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存在着这样一种不良的倾向:教师分析时面面俱到,挤掉了阅读主体──学生的阅读、思考、感受、体验的时间,造成了我们的阅读教学出现“分析多,揣摩得少;讲得过多,感受得少;热闹多,体验得少”。学生无法主动与文本打交道,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阅读”成了教师的“讲读”,其结果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本得不到提高。崔峦先生说:阅读教学的确到了跟“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的时候了!因此,在教学中加强情感活动,改变先前阅读教学繁琐分析的弊端,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教师怎样指导才能在加强学生的情感活动时推进情感体验呢?

1.善于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最具情境性的心理活动。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必须要有煽情的氛围和环境,包括语言描述、音乐渲染、图片再现等。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广泛地运用,创设情境方法也越来越丰富。

但不论是什么样的方法,在情境创设上,必须注重教师的情感投入,用教师之情去带动学生之情。

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中,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伴随随着哀伤的音乐,课件上出现了美国洛杉矶那次大地震时留下的珍贵图片,之后我就用煽情的语言进行描述,将学生的情感拉回到了地震的惨烈现场,并使这些发自内心的情感活动进一步在课堂上扩散,直至形成弥漫于整个课堂的情境气氛。大家的情感都沉浸在地震后留下的一片片瓦砾中,一堆堆废墟中。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被激发的情感体验引领学生奔向更深层次的学习。

2.抓文章传情点,进行情感体验

文章的情感信息总是蕴藏于一定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之中。所谓“传情点”,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最具表现力的语言或表现手法。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的传情点,架设学生与作者、作品情感交流的桥梁。

例如在教学《伯牙绝弦》这篇课文中,我抓住了“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句的传情点——“悲伤”来展开情感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子期死后,伯牙伤心欲绝的心情,然后进行深化,引出明代的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所创作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从而使学生直接地去体会人物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传情点”,让学生能够更直接地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好地去体验和领会作者的情感。

3.关注个性阅读,尊重独特体验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个性氣质都不一样,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该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而是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鼓励学生对自己喜爱的部分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必刻意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要允许学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概括出诸葛亮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周瑜心胸狭窄,忌妒心很强;鲁肃忠厚老实;曹操多疑等性格特点。由于有了和文本充分的交流,有的学生就提出鲁肃其实并不忠厚、老实。因为他不但对自己的上司周瑜说谎,不把诸葛亮借船的事告诉周瑜,而且对来帮助的友人诸葛亮也并不实情相告,鲁肃明明知道周瑜在陷害诸葛亮,破坏大局,也没有告知诸葛亮,这算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吗?在个性化的解读中,学生体会到了人物特点的复杂性,多面性,学会了分析人物的辩证法。无论他们的个性体验是多么的出人意料,我们都应当真诚地理解和鼓励,从而点燃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这样学生的见解才可能趋向于多面化,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散,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以发展。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每一个阅读中的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应重视他们在阅读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以及产生的独特感受。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个性阅读,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指导并引领学生有个性化的思考与体验,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L.索尔所.《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 李炳德.《教学论》[M] .东方出版社,1998.

[3] 刘仁增.《课文细读》[M]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4] 何更生.《阅读教学》[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个性阅读情感体验
尊重儿童视角 生成个性阅读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语文课堂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个性阅读偏离文本的现象分析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