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问题及教学理念探讨

2018-08-28 04:49时鸿凯
求知导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新课标

时鸿凯

摘 要:当前语文教学现实性的增强,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最显著的特点。而中学语文教学的现实性,集中体现在分数教育或应试教育的思想。为了获得好的分数和升学率,集中于客观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这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学科教学中人所共知的现象。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教学理念;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师生对语文课程的认知大都停留于讨论考试内容,而非对义理、文字意涵等的论述。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目的单纯地只是应付考试,并非有意识地将之用于生活之中。此外,在学生与陌生人对谈或在公开场合接受访谈时的词穷、紧张、不知所措、词不达意等局促情况,更可以了解下列语文教与学的问题:第一,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普遍不足;第二,语文教学成效沦于考试化;第三,语文教材之生活化不足。

二、中学语文教学策略革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总之,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强化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而且阅读也不应仅限于班级教学,应该指向每一位学生的主体诠释,此亦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策略改革的必要性。

有鉴于此,教师的教学策略也需要随之变革,以改进以往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应试能力和记诵的方式,这样方能真正提升学生语文沟通能力以及善用语文于日常生活中的能力。教师教学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有所改变,不但有助于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较能提升其将语文转化为实用性知识的能力。

三、中学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按照教育部的规划,全国所有省份的中学都将进行新课程实验,而本次中学课程改革主要的目的,在于转变语文课程所发挥的教学功能。换言之,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均已提出具体的要求。本文所称的新课程,指中国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后的新课程。政府提出此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可归纳如下: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由上可知,新课程要求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改变以往教师对文本的剖析和解释,走向对话的教学方法,希望在对话中实現读者与作者在语言和精神上的共生;再者,也期望教师能透过与学生生命和理念的对话,实现学生主体生命;此外,语文教学不再是听、说、读、写等技巧的教学,更应该深入语文所涵盖的历史与文化,以及文化所蕴藏的人文性和伦理性精神。更重要的是,语文的教学既是师生生命的交流,也是人文精神和文化的彰显。就此言之,语文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之知识传递的历程与结果,而是不同生命共同编织生命价值和丰厚文化内涵的活动,这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教学理念探讨的意义

语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而思维却是语言的内容,也是人类文化延续最重要的媒介,因此,语文的教学不仅应该教导知识性和技术性的层面,更应该深入语言的深层意义,并在教学中引发学生用生命去解读语言蕴含的生命和深层的文化意义。此即说明语言、思想、个体生命和社群文化之间的融合。

中学语文教学理念的改进,可说是语文教学导向正途的契机,也是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语文表达的技术性与艺术性,让学生透过教学时的对话与生命交流,学习谨守人际沟通的伦理守则。如此,语文的教学必能协助学生改变学习语文只是为了考试的观点,进而能在学习语文中欣赏语言之美,更能实际转化至其日常生活中。

总而言之,从课堂教学,创设情境,到走进生活,使中学语文的教育学习经历一个由练习到应用的过程,从而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为学生成功地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使语言彰显其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曹志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探究[J].魅力中国,2016(19).

[2]张金美.给传统注入新元素,让课堂走出大视野——课文与当下的有机结合[J].课外语文,2017(4).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