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俏静
摘 要:文章从广西创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着手,以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为例,介绍广西中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实践对策,以期为广西中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识码:A
广西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有12个世居民族,民族成分多,民族性是广西的重要特点之一。为更好地保留广西的民族性,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在中小学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2014年广西启动“百所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程,经过三年多的建设,截至2017年12月已有81所被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笔者通过對部分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二是校园环境建设缺乏民族文化内涵;三是校本教材开发能力不足;四是实践活动未能与地域民族特色有机结合;五是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普遍不高;六是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本文以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实践为例进行研究,探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有效对策,希望能为广西中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建校二十年来,秉持“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合格新人,共建和谐社会”的办学思想,不断寻找民族特色办学新方向,积极将广西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学校建设、日常教学有机融合,实现了素质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双赢。
(1)创设氛围,打造特色校园,以民族精神熏陶人。校园建设以地域民族文化为主题,民族文化内涵融于校园每一个角落,力求“一景一物皆教育”,营造民族文化浓郁氛围,以民族精神熏陶人。例如,学校挡土墙展示壮族文化瑰宝《布罗陀诗经》以及壮族花山壁画微缩人文景观;在民族文化长廊向师生介绍广西少数民族节庆文化,如壮族“三月三”等;在风情展厅展示少数民族精美服饰壮锦、手工艺品等。
(2)整合资源,民族文化进课堂,以民族文化塑造人。以民族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建设富有民族韵味的民族班级;通过不定期邀请区内民俗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学校开展民族文化专题知识讲座;在音乐、美术、体育等课堂融入民族音乐、民族绘画艺术、民族体育等多渠道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结合广西民族特色及学校实际,将优秀的地域民族文化与学科课程相结合,开发了“菁菁校园”系列校本教材。
(3)拓宽载体,丰富实践活动,以民族艺术培育人。一是民族文化实践活动载体多样化。不定期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展示周、舌尖上的三月三等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形成学校建设“五个一”工程(一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建筑;一套校本教材及教参;一套教学及活动专用器材;一组优秀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一台富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二是定期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教研活动,以民族文化为重点研究方向,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研究课题。
经过一系列大胆尝试,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储备更加丰富,师生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学校还获得了各级各类的奖项、荣誉称号,中国教育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学校的特色进行了专题报道,吸引了钦州、崇左等地的众多兄弟学校到校参观学习,家长普遍反馈孩子变得更加开朗、积极、自信了。
1.做好民族特色发展规划
过去,学校普遍对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视不够,未能结合地域民族特色,充分利用当地民族文化资源,学校风格几乎是“千校同门、万校同窗”。“一系列研究已显示,没有校长的积极参与、个人管理风格和个性,改革和变革是不可能在学校中开展的。这在与学校为核心的课程计划相似的其他各种变革中尤为真实。”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为特色创建民族特色学校,必须有全局的学校建设发展规划。规划是学校建设、发展方向的“蓝图”,是学校向目标奋进的路线图,建设富于民族文化内涵、特色的学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必须规划先行。
2.加强校园民族文化建设
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建设民族文化特色的校园,应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方面。硬件方面,学校建设应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的一景一物之中,要特别注重学校民族文化资源建设,建设标志性文化资源,购置民族特色设备和器材,拓展校外民族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等,力求处处皆可教育。软件方面,应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建设、校本教材建设等融入民族文化元素,使学校内涵建设实实在在有民族文化内涵。只有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融入学校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之中,以硬带软,以软促硬,软硬结合,方能在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之中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3.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许多学校认为,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会占用学校的教育教学时间,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然而目前并没有权威的研究可以证明学生在学习上投入的学习时间越多,学习成绩就会更好,反而是过度学习研究表明:个体在学习某项任务的过程中,如果学习时间超过150%等于浪费,换句话说,学习时间长短并不一定与学习效果好坏成正比。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热情的情绪往往能够促进人朝着积极的人生发展。因此,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民族文化知识,还能无形中促进学生其他各方面的进步。
4.提高教师民族文化素养
教师乃教育之根本,无师则无校。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必不可少的角色,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往往决定了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进程和成效。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呢?一是教师的自我教育,即教师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同时,实现自我民族文化素养的提升。二是他人教育,即通过参加系统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只有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促使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民族文化自我教育,同时增加教师参加民族文化知识系统培训机会,才能更好、更快地提升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成效。
5.组建民族文化科研队伍
学校的科研队伍水平是学校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易出产高质量科研成果,高质量科研成果对学校建设往往起到有益的指导、借鉴作用。广西中小学校的科研普遍存在三种现象:一是对研究存在抵触心理,认为研究是专职科研工作人员的事,一般教师无需做研究,存在抵触心理;二是对研究套路没有清晰认识,存在畏难心理;三是学校领导未起到带头研究的表率作用。事实上,我们首先应认识到科研不是某一个人独有的权力;其次应先对科研的套路进行深入分析,寻找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最后校领导应起到表率作用,要让教师知道做研究有好处、有方法,组建高水平的民族文化科研队伍,从而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提供指导和借鉴。
[1]侯彦芳.民族文化 校园奇葩——贵州省部分中小学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调研[J].贵州教育,2009(18):13-16.
[2]徐 平,秦浩正,卢延庆.浅议贵州民族中小学民族文化教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