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坤
【摘 要】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励人们积极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培养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使学生会学、爱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有效的途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恰当的把握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一、从增进师生感情中培养学生兴趣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理解学生,就是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关系,任何教育教学都是注定要失败的,而亲近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热爱学生,不仅是学习上关心他们,更要在生活上和思想上关心他们。注意在教与学中产生和谐的共鸣,就能增进相互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喜欢数学老师,从而喜欢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教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诚挚的爱,民主平等的态度,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对你所教的课产生兴趣,才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从而由怕学转化为好学、乐学,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二、从学生好奇中培养学生兴趣
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激发兴趣的教学场景,使学生因“疑”生趣、生奇,让他们的情趣高涨起来,纷纷发表意见,展开激烈的争论,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人自发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意向。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学生的好奇往往是表现在对一些新鲜事物,自己不懂的东西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他们总爱问个为什么,或者异想天开,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这是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事物的强大动力,是兴趣的先导。在数学教学中,我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通过创设问题的情景,激“疑”生“趣”,达到由“诱”挖“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从而充分发挥数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
三、从“竞争”情境中,诱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引导儿童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性的活动,必将唤起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做到,多鼓励,多表扬,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内容练习较多,比较枯燥。在实际教学中,我常以“夺红旗”、“知识抢答”、“找朋友”、“开汽车”等形式进行比赛练习。就拿抢答游戏说吧:在课堂训练时,我准备若干组数学问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组,每组4人,同学们都积极踊跃,不甘落后,充分发掘了他们的潜能。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对做得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学习的疲劳,又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了知识。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学生最直接最感性的认识就是做“数学题目”和解题,学生兴趣不高,所以,我们数学应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想”数学,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编教材,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儿童。这样“身临其境”地学数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动手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增强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比较呆板,黑板加粉笔,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的地位消极被动,教学氛围沉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感到有趣和新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图片、模型、投影、幻灯、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来丰富课堂教学。这样能够更直观地向学生呈现抽象的、不易理解的材料,激发学生的想象,变抽象为具体,从而使教学活动教得生动、学得活泼、练得扎实。
六、从获得成功的快乐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提问较易回答的问题,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将教学目标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把学生的挫折感降到最低限度,使学生有能力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注意发现学生每一次的点滴进步,尤其是数学后进生的学习心理往往比较脆弱,在学习上需要老师更多的关怀,这种学生,只要有优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我们要及时表扬和肯定,即使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也不能动辄训斥,挖苦讽刺,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他们爱上数学这门功课。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献】
[1]谢佩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教育革新》
[2]苗秀娟.浅谈对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