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霞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学科,在整个学习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为一些学科奠定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而小学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为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的学习需要灵动的逻辑思维,只有思维活跃,才能更加深入的学习数学知识,探索数学奥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学困生;灵动思维;小学数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不仅要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还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许多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有难度的事情,因此,在数学学习阶段,便会出现一系列的学困生,这些学生在计算能力、思考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加之数学学习的枯燥性,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一些抵触情绪,这就导致这些学生陷入危险的“恶性循环”中,即学生越抵触,越不认真思考,导致思维随之呆滞,而学习成绩也就越差,循环反复。本文将针对学困生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帮助老师改善学生的思维现状,打造小学数学课堂新的教学模式。下面,本文将对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优化课堂提问形式,转化学生思维方式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最直接的平台,也是最重要的交流桥梁,作为教学的直接主体,老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传授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对学困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转变学习态度,其中,最直接的方式便是课堂提问,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培养一定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性质》相關内容时,老师不能单刀直入生硬地引出文字概念,或者直接给出相应的题目要求学生按照之前的模版进行解答,而是先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即预习相关知识,在学生对小数概念有大致认识之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学习,一方面能够检测学生预习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环环相扣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小数问题。比如,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表现形式是什么?0.2和0.20有什么区别?如何定义小说的概念呢?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以及学习小组之间的讨论,由问题得出文字结论,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在讨论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二、转变传统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传统的课堂以老师为教学主体,老师讲课学生被动的进行知识接受,这种方式要求学生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但是对于学困生而言,本身在学习上就存在一定的问题,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老师在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问题时,要积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局限于数学公式、数学定义等的死记硬背,在解决问题时也不能单纯的套用模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多变的形式,学会多角度的看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考。
例如,在学习有关图形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图像的多样性,开展相应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帮助学生获取有关图形的更多知识。下面以一个小游戏开始今天的数学课堂:让小学生将自己记忆中的图形画下来,而老师则在黑板上完成相同的任务,然后将同学们画的图案交给老师,通过图形汇总,将老师的图案与同学们的图案进行比较,并在图形上标注图形的名称。然后将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通过任务布置的形式,让学生指出每个图形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在生活中这些图形对应的物体。游戏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到学习状态,营造学习氛围,还能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减少对数学的抵触情绪,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在自我学习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
三、积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数学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到实践中去,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更透彻的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因此,老师应该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使其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巩固学生在课堂所学,并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例如,小学生学习乘法相关知识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在自然中观察生活中的“乘法”。在人造小树林中,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树木根植的特点,可以发现,小树是按照每排十棵,共五排树木组成的一块长方形的小树林,那么,老师可以据此提出问题,这片小树林一共有多少棵树呢?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一棵一棵的数,先数出一共有多少棵树木,然后再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的乘法原则贯穿到树林问题,提出问题,如何运用乘法原则计算出树木的数量呢?在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之后,老师给出结论,通过十乘以五的方式即可快速计算出树木的数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指导,能够激发学生的灵动思维,而不是对知识的生搬硬套。
作为小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学困生是老师教学中必须重视的对象,老师必须针对学困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在实践中探究相应的教学方式,通过各种实践,帮助学生解决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提高计算能力,消除思维障碍,走出学习困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杰.小学数学学困生解决应用题的障碍及对策探究[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9(Z2).
[2]文馨.宝剑锋从磨砺出——济南市长清区实验小学数学小组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改革侧记[J].中国教师.2010(20).
[3]陆立明.如何做好初中与小学数学的衔接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