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卓
注释是编者对选入教材中的文章涉及到的人物、时代背景、存疑知识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等内容所做的解释,是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对文本内容的内化与外化的结果。因为教材具有权威性,注释自然也具有权威性。(尽管有些注释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在利用注释过程中,许多人带领学生粗略而过,注释在对文本的解读中俨然成了一种“一次性消费”的文字,从而淡化了注释对文本理解的辅助作用。教材中的注释,尤其是文言诗文的注释,科学、简洁、恰到好处地解释了师生在理解文本中均需明确和统一的问题,又不冗长、繁多,完全可以充分运用,包括有争议的注释。新课标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如何利用好注释,在教学中是值得我们仔细去研究的。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教材中的文言诗词为例,谈一谈对于注释的利用。
一、不厌百读,加强注释在知人论世中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每一课文言诗词的注释①往往是对诗词的出处、作者、写作背景等做一个简要介绍。而很多人在教学中也经常让学生浏览注释,有一个大概了解即可。如有必要,教师或学生再加一些对作者、背景的课外补充。这已经成为课堂上一个习惯性的环节,学生索然无味,也没有加深对注释的印象,更不用说利用注释对文章的辅助理解了。
郑湖滨老师在《石壕吏》中的处理就非常巧妙。请看教学实录片段:
一读注释:了解背景,熟悉内容
师: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石壕吏》。谁能告诉大家这首诗反映了哪一段历史?
生1:安史之乱。
师:你是从哪里获知的?
生1:课文注释①。
师:好,让我们一起齐读课文注释①,标出反映这段历史发展的关键词语。
(生第一次齐读注释①)
生2:胜利、围攻、逆转、崩溃、退守等词语反映了战争的发展。
师:谁能用“唐军……叛军……”这一简洁的语言把战事说明清楚?
生3:唐军围攻邺郡,胜利在望;叛军派来援军,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逆转;叛军两面夹击,唐军全线崩溃;唐军退守河阳,抽丁补充兵力。
师:了解了历史背景,为我们学好本文奠定了基础……
二读注释:明白写法,补充情节
师:谁能在注释①中找出“有吏夜捉人”背景的句子?
(生第二次齐读注释①)
生1:“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这一句说得非常清楚。
师:“丁”是什么意思?
生2:“壮丁”,男子的别称。
师:“四处”说明了什么?
生3: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不遗漏任何一个男子,强调抓丁的范围之广……
三读注释:领悟主旨,延伸内化
……已是家破人亡的老妇人表现的却是唯唯诺诺——或是解释,或是献策,完全不合情理,请同学们再读注释①,看能否从中找出答案。
(学生第三次齐读注释①)
师:注释“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中的“敌人”指谁?
生1: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
师:那么,官吏属于叛军还是唐军?
生2:唐军!
师:老妇人的三个儿子参加的是叛军还是唐军?
生3:唐军!
师:老妇人呢?
生4:唐军!
……
(《语文教学通讯》B刊2007年第1期)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杜甫的《石壕吏》如何理解在动乱背景下百姓的生活状况和诗人面对动乱的情感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注释中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融合在诗歌教学中,带领学生反复阅读注释①,由背景到情节到主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利用注释资源,巧妙地帮助学生理解并且解决了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不厌百回读,注释也不厌百回读。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像郑老师一样回过头来再读一读注释,每一次读都有新的目标,也都有新的收获,对注释资源挖掘的非常充分,真正发挥了注释对学生理解文言的辅助性作用。
二、巧妙质疑,加深注释在知识讲解中的理解
注释具有相对权威性,但不是绝对权威。注释是编者在自身知识构建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化”之后的理解,有着编者自己的主观烙印在其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有争议的注释,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文言诗词只是一个范本,教学不能囿于一篇的知识,而应由一篇知识辐射到一类知识,扩大学生文言学习的知识储备,达到一个更高的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一文中,注释“犬牙差(cī)互”为“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而商务印书馆编写的《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给的解释是“差(chā)互:①錯过时机。②差错,错乱。③交错。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第③个注释引用的例子就是课本的原文。而“cī”解释是“见‘差池‘差差”。其中“差池chā chí:差错”,另外一个词语“差差cī cī:参差不齐的样子。”很显然,编者在编写注释时按照现代汉语中“参差不齐”的译文而给的读音。《古代汉语词典》却将“差”的读音区分的非常细致。这样的问题,笔者让学生自己亲自查询字典寻找答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最后明白了“差”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读音以及解释,加深了对“差”的理解。
笔者在教学中还发现,部编本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相比较(因为部编本教材还没有全部使用到,故选取了部编本七八年级教材),将所有的“X通X”均更换为“X同X”。见下表:
胡安顺、郭芹纳在《古代汉语》中解释到:“通假字是指古人在书写时所使用的与本字同音的替代字。”“字形不同而意义和读音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叫异体字,古称‘或体‘重文”。[1]“训诂学界通常用‘A,通B注释通假字,用‘A,同B注释异体字,用‘A,后来写作B注释古今字。”[2]“‘通用于通假字;‘同用于异体字;古今字用‘后作X或‘X的古字等表示。”[3]“唐作藩在《‘通与‘同——文言文注释中两个术语的运用》中提出:异体字注释用‘某同某,通假字注释用‘某通某,而古今字注释既不用‘同,也不用‘通,而用‘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某的方式。”[4]李瑾将通假字与异体字区别为[5]:
通假字与异体字是不同的,“通”与“同”是不可以乱用的,更不可以不加辨别地用其中一个全部代替另外一个。而教材编写者却简单的将通假字全部更换为异体字,不仅没有给学生带来帮助,反而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新的疑惑。其原因便是混淆了二者的区别。笔者用“表格”中部分例子来加以说明。王金娥认为《核舟记》中“有”和“又”“二者是通假关系,在古汉语中这种用法常有”,“衡”和“横”“二字音同而义不同,此处借‘衡表‘横之意义,为通假字关系”。[6]陈霞也将《核舟记》中衡和“横”看作通假字,“两字均为匣母阳部,属同音通假”。[7]王群将《愚公移山》中“亡”和“无”看作通假字,认为是“声母相同(双声通假)”;将“惠”和“慧”看作通假字,认为是“完全同音”;将“厝”和“措”看作通假字,认为是“韵母相同(迭韵通假)”。[8]陈霞同样将《愚公移山》中“惠”和“慧”,“厝”和“措”为通假字,“惠通慧,惠是匣母质部,慧为匣母月部,声母同韵音母不同,属双声通假”“厝通措,厝是清母铎韵,措也是。所以它们是同音通假”。[9]高绪亮也将“厝”和“措”看作通假字[10]。可见,在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分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切不可简单的均当作异体字处理。这样不仅混淆了学生对于二者的区别,更降低了教材的权威性,对于学生的教育是一种误导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在给学生区分这些错误用法时,综合了课本内所有的注释知识点,学生对通假字、异体字的认识和理解会更全面和深刻,这样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意义远远超出了对这个注释单一的讲解。
三、关联引申,补充注释在未尽之言中的空白
文言诗文中,由于语境不同,相同的词词义也不同。这些注释给学生提供了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词义,明确了标准。但是这些词义散见于不同的学段教材和不同的篇章之中,给学生的学习也带来了不便。而且教材中的注释未必涉及到这个词全部或者大部分词义。日常教学中可以借助词典等工具书解决,但考试中有些词语对学生就有难度。如果能关联教材中的全部词义,再适当引申课外词义,学生对于文言诗文的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可以有效解决教学中文言难教难学难出效果的局面。笔者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根据文言虚词在不同教材中的不同词义,再适当引申未出现的词义,编成口诀,方便学生的文言学习。以人教版文言注释中的文言虚词“其”为例。《虽有嘉肴》中“其此之谓乎:其,表示推测”。《伤仲永》中“自为其名: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其,代指自己)”。“宾客其父:请他的父亲去做客。(其:代指他,即仲永)”。《观潮》中“方其远出海门:其,指潮”。《马说》中“尽其才:竭尽它的才能。(其,它,代指千里马)”。“其真无马邪: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示反问语气)”。《唐雎不辱使命》中“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愚公移山》中“其如土石何: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根据注释中“其”的解释,笔者将其总结了两句口诀“其代他(它)那和自己,反问(难道)推测(大概,也许)或祈使(可要)”。再结合课内文言中出现而未在注释中明确以及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其”的其它用法,依据《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2版)中的释义,笔者又拓展总结了“其”的另外两句口诀“假设(如果)转折(或者,还是)和让步(尚且),相当“然”(形容词末尾)“之”调音节”。再以人教版文言注释中的文言虚词“以”为例。《陈涉世家》中“诚以吾众:如果把我们的人(以,把)”。《马说》中“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以,按照)”。《送东阳马生序》中“以中有足乐者……: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以,因为)”。《小石潭记》中“卷石底以出:以,而。(以在此表示修饰)”。《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以,用)”。《出师表》中“悉以咨之:都拿来问问他们(以,来)”。《曹刿论战》中“何以战:以,凭、靠”。“可以一战: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以,凭借)”。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认为)”。同样结合注释,课内文言中出现而未在注释中明确以及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以”的其它用法,依据《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2版)中的释义,笔者将“以”编成口诀“以字做动介连助和语气,认为因凭来用把,目的因而修并转,通‘已已经太停止”。
教无定法,学也无定法。在学习中,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价值示范和导向作用,利用好教材,锻炼好能力,才能举一反三,更好地学好用好语文。由于文言离我们现代生活已经很遥远,注释作为教材编者为广大师生提供的知识学习导向,更应该谨慎,细致。而作为教育者和学习者,我们应该重视注释资源的挖掘利用,以期让我们的教学有新的理解和收获,学习中增加更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胡安顺、郭芹纳.古代汉语(修订版),中华书局,2006.
[2]郑晋芳.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用字现象浅析.教材解读,2017.07.
[3]何茂活.说“通”“同”.河西学院学报,2005第21卷.
[4]聶志军,别少璞等.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通”“同”注释使用辨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2.
[5]李瑾.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辨析.理论前沿,2013.
[6]王金娥.“通”与“同”: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问题略说.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2.
[7][9]陈霞.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分析.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9.
[8]王群.中学语文通假字分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第20卷.
[10]高绪亮.古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刍议.语言研究,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