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

2018-08-22 11:24蒙旻
东方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一日活动

蒙旻

摘要: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但幼儿游戏绝不是单纯感觉上的快乐,而是伴有生命充实感的快乐。本学期,我们认真开展游戏活动,孩子们的游戏水平有所提高.课间游戏不仅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受能力差异的限制。它不仅能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口语能力的发展,还能促使幼儿社会性及其它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一日活动;课间游戏;动作发展

引言: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的活动,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而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在活动区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对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有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所以,在幼儿园活动区中开展游戏活动,是日常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

一、游戏与幼儿一日活动

1、来园晨间活动

来园是幼儿愉快地开始一天生活的关键。每天早上,幼儿三三两两陆续来到幼儿园,老师为孩子们在准备了许多适合活动的游戏材料,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游戏材料,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玩“钻山洞”“跳圈”“小推车”等游戏。这些游戏运动量小,可以起到发展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2、晨间户外体育锻炼活动

户外晨间锻炼的游戏很多,如跳像皮筋、跳竹杆、小跑步等。幼儿可以根据意愿自由寻找游戏伙伴,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游戏规则、改变玩法。这些游戏运动量较大,除了发展动作还可以培养幼儿交往、谦让、合作的精神。

3、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中我们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按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课间游戏。如小班,我们会选择角色游戏,提高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4、过渡环节

一日活动中有许多零散的时间,如:“东西南北”“石头剪子布”等。这样不仅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同时减少了等待时间。将游戏贯穿在一日活动中,也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

二、游戏与幼儿发展

1、游戏与幼儿动作发展

游戏种类繁多,对幼儿身体发展起着多方面的作用。“猫抓老鼠”“丢手绢”“小跑步”“钻山洞”等等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等大肌肉动作的发展;“跳圈”“彈珠”“炒豆豆”等游戏,能发展幼儿小肌肉群和手眼的配合协调;“踩高翘”等游戏,能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使幼儿身体匀称和谐的发育。游戏中的各种动作发展,促使幼儿机体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增强他们的体质。

2、游戏与幼儿身体素质发展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觉得一些运动类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如“赶小猪”“跳房子”等游戏,不仅能促使幼儿身体技能的协调发展,还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机智勇敢的精神,“我是木头人”游戏能发展幼儿的自控能力,“钻山洞”“猫抓老鼠”等游戏能发展幼儿反应的敏捷性。“蒙眼睛捉人”游戏中,游戏难度大能锻炼幼儿的意志和耐挫能力。

3、游戏与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发展

游戏中一些数学游戏如:“拾七子”能使幼儿从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挑小棒”游戏,使幼儿在玩玩、想想、试试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数概念的认识,促进了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发育。

4、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

游戏提供了幼儿语言表达的环境和同伴间情感交流的机会与条件”,如:拍手歌,幼儿边念边拍手,在愉悦的情景中游戏。游戏的规则还能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向社会合作发展。每个游戏的规则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这样,幼儿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从而形成了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游戏有它独特的趣味性,它对幼儿的自制力和坚持性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游戏是幼儿快乐的源泉,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游戏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游戏,同时我们也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入实践、深入反思,更大程度地实现游戏的教育价值。

三、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施策略

1、根据幼儿园的实际、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学计划和教育大纲,精心选择游戏内容。如小班常识教学中有一堂课是“认识风”,为了使孩子们增加对风的感性认识,我们在课间自然领域游戏中便有针对性地选择“风来了”这一游戏内容,通过让幼儿人人动手做风车、玩风车,感受风的产生及特性。再如十月份的教育主题是“我爱祖国”,我们便在社会领域中设计了“中国之最”的游戏,通过模拟电视里的知识竞赛,让幼儿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设计入区卡,幼儿分组游戏时,使每个幼儿均有机会参加每一领域的活动。我们将全班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幼儿持一种卡,在游戏前发下卡,幼儿按卡上的不同标记到相应的领域游戏区活动。第二天又换一种卡,到另一领域游戏区游戏。如此轮流进行,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做完四个领域的游戏,做到了面向全体幼儿。

3、定期更换内容,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课间领域游戏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一般两周更换一次新内容,并且每一次都能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以保证游戏的质量。如自然领域游戏《找找哪些东西有生命》,我们尽量为幼儿提供较多的动物、植物、非生物图片材料,并且每个参加游戏的幼儿都有一套,让他们区分,找出有生命的东西。

4、正确提供指导,注重幼儿实践。幼儿的学习不以书本知识的学习为主,单纯科学知识的传授只是幼儿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许多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学习的兴趣和社会实践能力等等。因此,在游戏中我们主要指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引导幼儿通过自我探索、自我体会、观察积累经验,总结知识。如在艺术领域游戏“身体乐器”中,我们并没有单纯地教幼儿如何去打节奏,要求他们节奏准确,而是启发幼儿自己用手、脚、嘴发出各种声音,幼儿敲打身体各个部位,从而探索出人体的各部位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打法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幼儿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了打节奏的方法,增加了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并且,在练习、探索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

结束语:“一日生活皆教育”,课间十分钟虽然短暂,但幼儿在课间活动的过程中却是愉悦的,课间活动也蕴藏着无数的教育契机。我们只有回归教育本真,回归儿童的立场,真正探寻出一些合适有效的组织策略,才能保证课间活动有序、自主、快乐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潘宇彤.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5).

[2]周兰.幼儿园户外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幼儿游戏行为的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4(3).

[3]王小溪.幼儿园小班游戏活动中幼儿同伴语言交往特点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03).

猜你喜欢
一日活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巧妙运用
真自主 假主动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一日生活皆课程背景下幼儿散步活动初探
幼儿园一日活动与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一日活动中音乐韵律的应用探究
本土民间游戏,让幼儿在动手中绽放思维火花
学生环保行为的养成研究
小班幼儿一日活动中秩序感的培养
浅谈一日活动中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