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昆明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08-22 07:48汪嵘明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1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就业

汪嵘明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当前昆明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现状调查和分析,提出行之有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就业

当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源于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而人口红利这个关键因素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尤为重要,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推动了中国经济外贸快速增长。近年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出现“民工荒”情形,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薪酬和人力成本之间的矛盾,这必然导致廉价劳动力的人口红利面临消失。显然,提升占总人口半数以上农村新生代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是产生新人口红利,迎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昆明市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强市,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输入地之一。有效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关系到昆明市经济能否快速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昆明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调查

当前农民工已不再是一个高度同质的群体,而是出现了第一代农民工与第二代农民工两大群体。本文中的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在1980年及之后出生的、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本文支撑资料来源于2016年进行的问卷调查數据和专业访谈记录。其中,调查问卷发放主要采取随机抽样和非随机配额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73份,问卷回收率为97.3%,有效问卷973份,问卷有效率为97.3%,最后运用专业统计软件IBM SPSS21.0做了统计分析。具体特征如下。

(一)文化程度基本以初中、高中学历为主

调查结果显示,具有初中学历的新生代农民工占59.4%,高中、中专、高职学历的新生代农民工占17%,而具有小学及以下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分别为14.2%、9.4%。新生代农民工学历层次水平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

(二)就业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分布于服务行业

国家统计局2016年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比重分别为30.5%、46.5%和19.7%。而的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比重分别为16.1%、56.7%、19.2%,这说明昆明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行业倾向性,开始偏向于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

(三)主要从事普通职工岗位,技术人员岗位比例约占2/3

调查结果显示,从事普通职工岗位的新生代农民工占43.5%,技术人员岗位的占22.5%,管理人员岗位的占9.8%,经理岗位的占4.9%,其他岗位占21.3%。

二、昆明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述昆明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局限较大,薪酬水平相对偏低

1. 就业局限较大,就业地位未见显著提升。目前昆明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主要分别集中于制造业占到30.5%,建筑业占到9.7%,服务业占到46.5%,但是从职业地位和职业层次上看,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层次和职业地位未见显著提升。仍有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主要集中于服务业的低端层次,如餐饮业服务员、交通运输业司、家政保安、社区服务员等,工作岗位也以普通员工为主,占到43.5%。

2. 薪酬收入相对偏低,满意度不高。调查结果显示,昆明市新生代农民工月均收入为2037.8元,高出全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工资水平。其中,新生代农民工月均收入3000元以上的占21.3%;2001元~3000元的占38.2%;1311元~2000元的占32.1%;801元~1310元的占7.2%;800元以下的占1.2%。但尽管如此,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仍低于昆明市全市城镇单位职工年均工资水平,且与昆明市整体消费水平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还存在收支不均衡状态。

(二)就业稳定性较差,失业时间相对较长

1. 工作变换频繁,稳定性差。适度的流动就业和相对稳定就业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不仅有利于用工单位灵活稳定发展,而且还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经验积累和自身能力成长。但是调查结果显示,昆明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相对较差,工作变换较为频繁。在变换工作方面,53.3%的新生代农民工则表示“变换过工作”,46.7%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一直没有变换工作”,变换6次以上的占2.3%,5次的占1.2%,4次的占2.7%,3次的占8.0%,2次的占17.7%,1次的占21.3%。新生代农民工之所以频繁变换工作,主要原因是:“工资低”,占26.0%,处于第一位;“工作太辛苦或条件差”,占25.4%,处于第二位;“工资拖欠”占12.7%,处于第三位,其他因素如健康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受歧视则分别占了4.50%、4.50%和2.00%。

2. 失业时间相对较长。在昆明市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在有过失业经历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失业时间为“一周”的占18.9%,“半个月”的占20.3%,“一个月”的占25.9%,“两个月”的占15.0%,“一个季度”的占7.8%,“半年及以上”的占11.7%。统计数据表明,有近一半的人员表示“有过失业经历”占46.3%,表示“没有失业经历”的占52.2%。

(三)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相对狭窄单一,劳动力结构性矛盾逐渐突出

1. 就业信息获取主要依靠传统方式,渠道狭窄单一。目前统计数据显示“亲缘链”仍是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就业信息缺失已经成为农民工就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例如,在问及“您是如何获取目前这份工作的”问题时,有38.5%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了“自己主动找”;23.8%的人选择了“亲友或老乡介绍”;11.5%的人选择了“用人单位招工”;6.4%的人选择了“中介机构介绍”;6.1%的人选择了“劳动力市场”;3.8%的人选择了“新闻媒体、广告或网络”;7.5%的人选择了“其他”;2.3%的人选择了“政府组织联系”。显而易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是以“亲缘链”和“地缘链”为核心的传统就业模式。

2. 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成为重要瓶颈。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新生代农民工总量过剩与技能型农民工严重短缺矛盾突出。例如,在调查中,有38.7%的用工单位希望招聘“普通员工”,40.3%的用工单位希望招聘“技术员工”,20.3%的用工单位希望招聘“管理人员”“经理”和“其他”。但是在实际的应聘中,新生代农民工从事“普通职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岗位的比例分别是43.5%、20.5%、36%。调查结果显示技能型新生代农民工十分缺乏,无法满足用工单位的实际需求。其次,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需求因性别不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女性比男性就业信息获取更为不对称,造成部分女性新生代农民工供给不足,摩擦性失业严重。调查结果显示,男性新生代农民工成为目前就业的主体,女性新生代农民工仅占总量的33.8%。

(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问题及培训效果事与愿违

1.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率较低,33%农民工从未接受过职业培训。调查结果显示,35.8%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从未参加”职业培训,49.1%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偶尔参加过”,仅有15.1%新生代农民工表示“经常参加”。当然,返乡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培训支持的比例会更低。

2.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有待改进。就目前就业培训来看,主要存在传统办法多,创新办法少;培训灌输多,有效供给少;低水平培训多,高技能培训少三种问题。例如,调查没有参加就业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原因中, 14.2%的人选择了“实用性不强”,17.6%的人选择了“费用高”,11.8%的人选择了“不知道信息”,35.8%的人选择了“时间不允许”,还有20.5%的人选择了“其他”。由此可以看出,一些就业培训还是以供给型为导向的,相对忽视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就业培训的实际需求,导致就业培训流于形式化;一些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创业知识和现代知识培训不足,导致就业培训效果不明显;一些招工、用工企业以工资抵培训费情况还时有发生,导致就业培训费过高等。

3. 政府组织培训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参与过就业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47.2%的人通过用人单位组织参加就业培训,有5.8%的人通过政府部门组织参加就业培训,有34.2%的人通过个人自主方式参加就业培训,但仅有5.5%的人通过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就业培训,还有7.2%的人是通过其他方式参与就业培训的。

三、当前昆明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分析基础上,就昆明市而言,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坚持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为主线,为解决昆明市城市化发展实际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存在的现实困境,有次序、有重点地建立健全就业政策与措施,努力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充分就业、稳定就业。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就业对策。

(一)建构平等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自由公平就业

1. 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水平,逐步建立全覆盖的灵敏的市场信息网络系统。昆明市应加强对企业劳动力供求和进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况的信息收集,形成城市公共职业介绍网络与大型劳动力市场相结合的格局,实现横向面上、纵向线上的沟通互动机制,增强新生代劳动力市场宏观预测、综合分析能力。

2. 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市场化机制。要加快建立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和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服务体系,通过大力培育市场中介组织,逐渐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并在规范、准入资格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介绍机构体系。

3. 深化劳动力市场体制改革,落实平等就业制度。要重点拆除首属劳动力市场和次属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樊篱”,在深化昆明市城市企业用人制度改革基础上,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合理流动,调节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供求,带动质量要求,增加就业空间,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4. 增加对劳动力市场监督管理和就业服务的公共财政投入。要按照企业和农民工数量与规模,合理配置劳动监管力量和公共财政投入,为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就业市场合理运行提供必要保障。

(二)规范和扩宽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提供多元化就业信息服务

1. 用工信息多方面收集。积极探索“中介机构为农民工免费服务,企业支付中介费用,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的公私结合型就业促进方式;鼓励社会中介机构通过多种传媒方式,及时发布真实的就业需求信息,充分挖掘社会中介机构的新生代农民工信息源;政府为社会就业服务机构提供有形的就业服务市场;鼓励移动运营商和就业服务机构联合建立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

2.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介绍机构运营能力,例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免费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等服务;引导推动营利性职业中介机构精细服务,强化信用,提高质量;对民办中介机构,建立信用体系,统一市场管理等。

3. 昆明市新生代农民工信息库的建立。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对全市农民工情况进行摸底登记,掌握情况和趋势,了解数据和分布,建立农民工情况定期上报制度,定期更新数据库,为供需对接、培训转移、维护权益、跟踪管理和对应突发事件等方面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

1. 增加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渠道。试行“9+2”义务教育模式,对于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后但无法进入高中学习的农村青年劳动力,再进行两年的职业技能教育;根据实际情况,对在岗的一部分有文化基础的新生代劳动力“因材施教”;在农村基础教育中增设一部分城市经济发展必须的劳动技能培训课程,并与技术等级证书评定结合起来培训。

2. 按照“量大、实用、质高”要求,开展不同层面的培训。首先是在提高失业者求职技能的培训方面,时间不超过一周,培训内容主要是如何掌握求职面试,撰写个人简历或求职信等方面的技能;其次是在帮助失业者增强就业能力的培训方面,培训时间为3~6个月,培训内容要注重实用性或基础性技能;在培训期间,可以按照不同标准,通过提供免费技术培训和发放部门生活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帮助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渡过暂时经济难关。

综上所述,要改变当前昆明市城市化发展实际和新生代农民工就業存在的现实困境,就应当有次序、有重点地建立健全就业政策与措施,努力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充分就业、稳定就业和和谐就业。努力建成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区、示范区和集聚区,把昆明市打造为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参考文献:

[1]孟凡华.新生代农民工:新特性新培训[J].职业技术教育,2010(30).

[2]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N].工人日报,2010-6-21.

[3]罗恩立.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02).

[4]高艳,乔志宏,张建英.基于适应力的就业能力研究与启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5]彭茂清.新生代农民工对培训内容的新需求解读——基于社会学视角[J].职教论坛,2010(01).

[6]严翅君.警惕:新生代农民工成“职业枯竭”早发人群[J].江苏社会科学,2010(01).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就业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因素的分析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