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不良反应表现分析

2018-08-21 09:18沈艳慧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胰岛素糖尿病

沈艳慧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不良反应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2017年4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胰岛素药物治疗,统计分析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B组、C组各30例患者,A组患者行胰岛素强化治疗,B组患者行甘精胰岛素治疗,C组患者行联合用药治疗,记录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包括27例低血糖、6例过敏反应以及18例体重增加,和2例脂肪组织增生情况。通过对3组患者行不同治疗方法,发现A组患者和C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相较B组患者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在当前临床医学中以低血糖情况尤为常见,此种病症的发生率与当前临床中的胰岛素使用方法及使用种类存在直接联系,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针对患者情况选择针对性用药方法。

[关键词] 胰岛素;糖尿病;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1(b)-0075-02

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更是致使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由此使得当前临床医学中的胰岛素药物使用量也大幅度的提升[1]。在当前临床医学中采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胰岛素药物[2],但是胰岛素治疗通常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产生较为复杂且多种不良反应,比如低血糖反应、肝功能损害以及过敏等反应情况的出现,很大程度的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3]。由此在当前临床中科学使用胰岛素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从而确保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4]。基于此,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2017年4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探讨分析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不良反应表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病情诊断,确诊为糖尿病症。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为22~85岁,平均年龄为(46.4±9.58)岁。所有患者中包括40例I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排除存在他非降糖类药物以及相应治疗因素,引发胰岛素不良反应,以及严重低血糖病症所导致的意识障碍、甚至不清晰患者,以及严重系统性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患者的相关病症数据,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B组、C组各30例患者,A组患者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多为I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的临床病症较为严重的患者,对患者行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按照36~72 U/d的药量注射规格,按照3 d/次的给药频次;B组患者行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患者同样皮下注射给药,按照18~36 U/d的给药规格,依照1次/d的给药频次;C组患者行联合用药治疗,给予患者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降糖药物口服治疗,该组患者主要是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患者皮下注射治疗,按照1次/d的给药频次,具体的注射给药量在10~20 U/d规格内。记录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3 低血糖评估指标

依照相关指标规定重度低血糖患者通常需要借助葡萄糖补充,来恢复血糖正常指标,以及改善自身神经系统症状。测得患者的血糖低于2.8 mmol/L;輕度致中度的低血糖症状,血糖监测指标水平在2.8~3.8 mmol/L之间,无症状性低血糖会伴随不明显的临床病症,血糖检测水平超出3.9 mmol/L以上。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比较以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包括27例低血糖、6例过敏反应以及18例体重增加,和2例脂肪组织增生情况。通过对3组患者行不同治疗方法,发现A组患者和C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相较B组患者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多发于老年患者,发生体重增加的患者多以2型糖尿病患者较多,过敏反应则主要是以患者的局部过敏情况为主,仅仅只出现1例全身发生过敏反应患者。

3 讨论

在我国当前临床医学的糖尿病患者病发数量逐渐提升,当前还尚未研发针对性的治愈手段,只有对患者的血糖加以控制,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对于此种情况在当前的临床医学中主要加以治疗,之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低血糖以及肝功能损害,还有胰岛素抗药性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则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胰岛素病症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药物,主要经由患者的体内胰脏器官的β细胞加以分泌,是当前患者的自身机体内血糖降低的主要激素,与此同时会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脂肪以及糖原还有蛋白质来物质的合成[5]。分泌胰岛素主要包含两种组成部分,其中一部分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维持空腹状态下正常分泌胰岛素,此种即为基础胰岛素。而另外一部分则是为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进餐之后的血糖升高,从而将患者在餐后的血糖加以维持的胰岛素,此种为餐时胰岛素。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的β细胞所产生的自身免疫性破坏,都会导致患者在餐时以及基础性的胰岛素分泌相对较少[6]。由于患者服用胰岛素过后参与了自身糖代谢过程,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血糖加以控制,由此长期注射液不会致使患者机体产生依赖性。但是胰岛素药物属于生物类制剂,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比如不良反应的多发、体重增加以及低血糖,还有患者的全身发生过敏及水肿反应[7]。其中少数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比如脂肪萎缩以及组织类增生等情况,其中引发患者低血糖存在较为复杂的原因,胰岛素药剂所造成的影响通常最为主要。一旦胰岛素的给药剂量,超出了患者的身体需求,此种情况下就会较为容易引发低血糖不良反应。有相关研究表明,给予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低血糖不良反应的发生会超出普通不良反应3倍之多。也有国内的研究学者使用诺和灵以及甘舒霖药物,治疗为期12周的300例糖尿病患者,诺和灵药物致使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15%,而甘舒霖不良反应则达到了24%。老年患者通常会由于自身器官的功能衰竭,从而导致对患者刺激低血糖反应,严重还会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经过相关研究发现,胰岛素对患者的糖尿病不良反应治疗中,体重的增加发生率主要位居第2位,仅次于低血糖不良反应的发生。我国所报道的患者服用胰岛素体重增加最为严重的是3年之内增加了15 kg。虽然患者的血压以及血脂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是体重的增长,则会导致患者体内的体质以及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有所提升,从而影响患者的体内器官功能。在该次研究中也发现所有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包括27例低血糖、6例过敏反应以及18例体重增加,和2例脂肪组织增生情况。通过对3组患者行不同治疗方法,发现A组患者和C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相较B组患者明显较高,存在显著差异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多发于老年患者,发生体重增加的患者多以2型糖尿病患者较多,过敏反应则主要是以患者的局部过敏情况为主,仅仅只出现1例全身发生过敏反应患者。

综上所述,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在当前临床医学中以低血糖情况尤为常见,此种病症的发生率与当前临床中的胰岛素使用方法及使用种类存在直接联系,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针对患者情况选择针对性用药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国坚, 谌剑飞.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8(28):64-66.

[2] 杨东明, 闫萍. 地特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比较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 2015(1):77-79.

[3] 郑秀娟. 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疗效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16):3310.

[4] 姚靜.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4):705.

[5] 黄英. 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 疗效比较分析[J].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5(5):48.

[6] 董建新, 林坚. 格列美脲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6(1):88-90.

[7] 冯慧玲. 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价值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33(4):25.

(收稿日期:2017-10-28)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胰岛素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