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视角,再造和谐家校关系

2018-08-20 11:19张得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儿童视角共情

张得生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教师应该厘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注重从“儿童视角”出发改善家校关系,注重转换沟通视角,俯下身子,倾听儿童的心声,用心建构,关注日常,注重生成,改进细节,以此打造多姿多彩的和谐家校新时空。

〔关键词〕和谐家校;儿童视角 ;沟通视角;共情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1-0046-04

面对一份暑假作业的异议,老师和家长在微信群里大吵起来。不得不说,家校之间,老师和家长之间总是存在“不和谐音”,总有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对抗、埋怨和矛盾。不少家长发出了“手机一响心里发慌”“手机成了孩子家庭作业的接收器”的抱怨。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帕克·帕默所说的那样:“好教师和好父母每天都在地雷阵里探路。”[1]我们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地雷阵”。当家庭和学校双方都觉得自己做得是对的和万般无奈的时候,受伤害最深的可能就是孩子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和家长都要反思:“我们联手”成为一股唤醒和解放的力量参与了孩子们的光合作用,还是成为一个“逆环境”阻碍他们咔嚓作响的生命拔节?“我们联手”是否找到了那把真正打开孩子心灵秘境的钥匙?在他们青葱稚嫩的年华里,我们时不时从背后伸出的两只手,是“合力”还是“阻力”?究竟给了他们多大的帮助?

一、厘清“边界”视角:从模糊到清晰

不可否认,作為孩子成长的两翼或两个子系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有自身发展的界限。有效协作和高质量联手是建立在清晰的界限基础之上的。然而,当下的教育恰恰是家校教育界限模糊不清,或过度越线,或相互替代,或相互脱节,或不问不管。

总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责任主体应该是学校和老师,家长只需当好“后勤部长”。殊不知,正是家长物质满足有余而精神关爱不足的短视或偏颇,带来了儿童错误的价值观、学校教育的无奈以及家校配合上的混乱、矛盾和“漏洞”。我们经常说“学校不是万能的”,确实如此。作为集体教育的学校不可能将培养孩子的工作全部包揽下来。尤其是在孩子幼年和童年阶段,培养孩子的中心仍然是孩子的身心发源地――父母和家庭。而这恰恰是教育的薄弱环节,尤其是父母在外打拼的留守儿童家庭,更成为亲情缺失的“重灾区”。

幼年和童年阶段家庭亲情的缺失已经给孩子带来了“人生的艰难”,少年期(中学阶段)的“过度重视”又带给孩子新的“身心的伤害”。放眼四海,有多少双休日或者假期已经成为孩子们被迫补缺补漏或培优充电的“第三个学期”。不少家长盲目给孩子们报舞蹈、书法、英语、奥数、钢琴等培训班,而丝毫不顾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或天赋。“耀武扬威”的习题、肩膀上的画板、名目繁多的“培训”,成为推动孩子长大的“加速器”。这样的“加速”,几乎就是一场折腾,换来的是太多的“怯”、太多的“苦”和太多的“空转”。不得不说,家庭教育学校化在剥夺家庭教育功能的同时,也让学生因过度学习而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此外,学校教育也经常置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天性于不顾,一味给孩子“上笼头”[2],千方百计将家长纳入学校知识教育的轨道,试图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帮手。因此,家庭教育放弃了本来的职能而成为学校教育的承包方,学校也在不同程度上侵占了应由家庭来完成的某些职责,承担照管等其他私德培育的职能。更严重的是相当一部分学校经常不知不觉地陷入“唯目的论”或“唯成绩论”的桎梏之中,而置家庭教育的特殊性、过程性和个体性于不顾。例如,一些家长或孩子并不希望一定要考上所谓“名校”(例如,2017年11月12日,那个用水果刀捅死自己班主任的湖南沅江市第三中学高三重点班罗某其实想报考本地一所二流大学),并不希望成为“数学尖子生”或“物理课代表”,并不希望自己成为学校或老师心目中的那个耀眼的“形象代言人”。这样的“不希望”因与学生的学习、成长相伴相随而更直接、更频繁地影响学生、“改写”学生。但这偏偏为学校或老师所忽视、所遮蔽、所挤压,由此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亲情淡漠、劳动意识及能力缺失、自主性弱、责任心缺失、抗挫能力差、不懂礼貌、闲暇生活空虚……这一切,成了他们身上抹不去的“标签”。

教师和家长不知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各自承担的角色和使命,面对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的个体(孩子)的时候,采用各自为政的做法:一些学校偏向于应试教育,忽视人文素养教育,很少有机会倾听家长的声音,或者听到了也依然“我行我素”。大多数家庭只是单向接受来自学校的铺天盖地的指令、要求和任务。处于“弱势地位”的家长,苦于没有一条渠道表达自己的愿望,要么简单接受学校指令被动配合学校,要么以极端的方式表示不满,有的甚至替孩子写作业、向老师谎报孩子健康状况给孩子争取休息时间等。

这样的家校“两张皮”自然无法形成合力,削弱了教育应有的整合力,“教育漏洞”的形成不可避免,家校之间的摩擦、纠结、拧巴和矛盾的形成和扩大也在情理之中。为此,厘清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界限,更好地整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当务之急。

二、注重“儿童视角”:从“教化”到“共情”

在大人眼里毫无价值的“破烂”,在小孩子眼里可能都是晶莹剔透的“宝石”。少了胳膊的娃娃,缺了帆的航船,每一样后面都会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幼儿和成人就是不一样,以致有的成人面对自己的孩子也“异常陌生”。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和家长首先要研究孩子,研究孩子的心理。或许,从“儿童视角”出发教育孩子,教育才不致空转。“教育切忌将孩子视为‘小大人或成人的翻版,戕害其自然本性,压抑其独立个性。”[3]的确,教师和家长只有转换视角,重新找回教育的“儿童视角”,基于儿童,扎根于儿童,才能促使家校沟通趋于优质高效。

假如你是教师,遇到如下情况该如何解决?

两个孩子相互绊倒对方,其中一个孩子脚崴了。怎么绊倒的,老师没有看见,孩子打石膏可能要一个月都不能上学,家长很生气找教师讨要说法。

家长诉苦:“自从小孩上一年级之后,脾气变得坏多了,动不动就哭,动不动就发火……”

“我的孩子是很乖的,怎么一到学校就调皮捣蛋呢?”所有家长都认为自己对孩子最了解。每当老师对孩子有不同看法时,家长往往很不高兴……

所有这一切都应该回到“儿童”,回到学生的生命成长之中去加以思考,加以研究,加以解决。教师应该抛弃成人“政治和教化”的视角,而以一颗“同理心”看待孩子的问题,与儿童“共情”,以此生长出适合儿童的“活德育”。

例如,“两个孩子相互绊倒对方”根本就不是某一个孩子的错,不是学校的错,不是另一方家长的错,它只是两个孩子之间的游戏,只是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和交往,只需从“儿童视角”出发,解决小孩子之间的“磕磕碰碰”即可,根本没有必要大动干戈,没有必要大发雷霆。

“自从小孩上一年级之后,脾气变得坏多了,动不动就哭。”是不是学校的责任呢?是不是班主任失职呢?显然不是。事实上经过了解,这个孩子之所以“脾气坏”,是因为他上一年级之后,一些愿望总是得不到满足,例如他想随意离开座位,老师不允许;他想随便吃东西,老师禁止;他想一个人尽情玩足球,其他同学不答应……而事实上,他在家里想干什么几乎都能得到满足。原来,真正的原因在家庭,真正的“根子”在家庭。离开座位、想吃东西、尽情玩足球都可以,但必须是在合适的时间、在合适的地方,引领孩子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就可以解决这些看似“拧巴”实则轻松的问题。

“我的孩子是很乖的,怎么一到學校就调皮捣蛋呢?”这属于家长管教太严而学校管理较松的情况。实际上,不是孩子到学校变“调皮”了,而是孩子的本性就是“爱动爱玩爱游戏”,只不过这个本性有时受压抑,有时得到释放。教师和家长要做的不是去压抑,不是像园丁那样去剪掉“不听话”或长得“歪歪斜斜”的枝丫,而是引领孩子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方去释放自己的本性。这个本性的释放一旦变成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创造力,就是孩子之幸、家庭之幸和社会之幸了。

类似的沟通和教育,不能“隔空对话”,而应从“儿童视角”出发,找到真正的凭借和抓手。从“儿童视角”出发,家校联手应该是柔性的、温润的、灵活的;从“儿童视角”出发,教育需要家长的共同分享、共同参与、共同探究;当然,从“儿童视角”出发,更应注重“慢”的艺术,注重和风细雨的沟通,一种类似“老牛犁地”的深耕细作。孩子跌倒了,不要急于扶起来,而是尝试让他自己爬起来;和同伴发生矛盾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诘难,而是耐下心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慢一慢,也许是另一片乾坤;慢一慢,也许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改变沟通视角:从“什么”到“怎么”

加拿大学者大卫·杰弗里说:“我们在寻找好的讲话方式,其实也是在寻找好的生活。”教师和家长关于孩子成长的言语交锋、奇思妙想、切磋、碰撞、印证……无一不需要适宜的沟通和恰当的讲话方式。那么,就家校联手而言,究竟从什么样的视角出发,才能取得高质量的沟通效果呢?教师和家长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把各种外在的需求和变化,融入自身的思路和系统之中,保持基本的文化定力、方寸和阵脚。”[4]

1.少一些“说什么”,多一些“怎么说”

一个家长来到学校大发雷霆:“我的孩子考试成绩第五,为什么你们班八个“三好生”没有我姑娘?不是还有三个学生的期终考试成绩在她后面吗?”原来女儿一回家就嘟着小嘴说老师不公平,原因是老师在班里指定了八个三好生,就是没有她。

上例中,当家长坚持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应该落选时,老师不应该强势反驳:“这是老师的权力,你无权干涉。”老师需要换一个说法:“请家长们不要忘记,老师负责的不是一个孩子。”“老师应该看重一个学期的综合表现,而不是单凭学习成绩。”老师应该少一些“说什么”,而多一些“怎么说”。换一种口气有时能让家长吃下“定心丸”:老师没有私心,选谁不选谁,一定有足够的理由,老师是诚恳负责的。这样的方式比教师一味直白孩子的优缺点要好得多:有理有据,有情有义,有适宜的温度和适宜的张力。

2.少一些“显性”陈述,多一些“隐形”了解

彼得·德鲁克有一句话很有意思:“沟通的关键是听到没有说的内容。”的确,很多真相隐含在“没有说”之中,很多孩子内心有一片不为人知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教师和家长的责任就在于从“没有说”出发,发现海的“冰山一角”,并以此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例如,有一个留守儿童,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闹事,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门门挂红灯。经过调查,这个学生之所以如此“不济”,仅仅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父母的重视。因为父母双双外出打工,长时间不回家,而且很少打电话回来交流。“在学校我就像空气一样,没人关心我,没人和我玩,没人和我说话,回到家也没人和我做伴,作业写好了也没人表扬。只有和人打架了,老师才来找我,爸爸妈妈才给我打电话。”

这样的“隐性”了解,离不开教师的耐心、细致和坚守。深入孩子的内心,深入家庭,了解他之所以打架的原因,了解他的孤独,了解“亲情饥渴”的前因后果……唯有走进这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才能找到对症下药的“良方”。

3.少一些单打独斗,多一些携手共进

和谐家校关系的再造切忌单打独斗,而应多一些携手共进,“如果你想走得快,你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你就一起走。”无论家长还是教师,不能拘泥于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踌躇不前,例如,不能让“教子有方经验交流”这样携手共进的机会“溜之大吉”。

例如,一位家长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在我们家里,第一个端碗的是爷爷奶奶。从小,我就告诉孩子,尊老敬老从吃饭开始,从细节入手。女儿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和她达成了这样的协议:当她学习特别紧张的时候,我可以给她泡茶和削苹果;但是,当我工作很累的时候,她也应该给我端茶,揉揉我的肩。现在,女儿初三了,按说学习更紧了,然而每天早上,我都能喝到一杯温度刚刚好的开水。她说,空腹喝一杯温开水,对于治疗我的胃病很有好处。这既是她的举手之举,也是她长期养成的习惯。

教师可以在自媒体交流平台上大力宣传这样的亲情互助成功经验,实现信息同步和资源共享,并在群相册和论坛上长时间置放这样的精彩瞬间和焦点话题。教师应该是这种分享活动的策划者、推动者和建设者。家长在分享中重新反思家庭教育的“沟沟壑壑”,一定会有更加多样化的视角和更透彻的理解。而这,恰恰是家校共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4.少一些“当面敲打”,多一些“事后追踪”

一个女孩二年级时的期中考试中,语文只考了68分。家长接她时,语文老师特别严肃地提到孩子成绩太差了。家长赶紧陪笑,说:“才一次考试,不能说明什么吧?我……”其实家长的意思是说,我会问问孩子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成绩下降了,回家帮孩子补补。但家长的话还没说完,就见老师脸一沉,声音也提高了八度:“二年级的学生了,60多分您都不着急,我真替你害臊,您真是个好家长!”随之扬长而去。一句话让家长愣在现场。第二天,听说她在班上当着孩子讥讽了这位家长。之后家长来找老师,想说明情况,可即使解释了,老师也一直不冷不热。

这样“当面敲打”,换来的只是家长的不知所措、孩子的灰心丧气和教育的耗时低效。让耐心、热情和爱先一步到达,还是让怒气、指责和推卸之于家长?无疑,控制情绪,停止愤怒,“事后追踪”,如此才能找到更为细腻、温润、灵活的方法,才能找到“深耕细作”的沟通方式。有些问题的解决不在一朝一夕,关键在日后的追踪、观察和坚持。“正视一点一滴的差距,追求一点一滴的进步。”这份细腻,这种坚守,这样的“内隐”的温柔情怀[5],既是“春风细雨”,也是“细雨绵绵”的最接地气的沟通方式。教师应该是这种沟通方式的倡导者、改进者和践行者。

新理念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教师和家长必须共同携手,彼此擦亮各自的眼睛,而携手的基础应该是转换“视角”。或许,只有在这样的视角转化下,才能“再次发现儿童”,才能触摸到家校高效沟通的真谛。

教师和家长都应该俯下身子,倾听儿童的心声,用心建构,关注日常,注重生成,改进细节,以此打造多姿多彩的和谐家校新时空。

参考文献

[1][美]帕克·帕默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严辉文.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整齐划一的学生[N].中国青年报,2012-10-11.

[3]邹太龙.孩子眼中的“人”与“世界”[J].中小学德育,2015(2):1.

[4]唐汉卫.除了“跟着走”,也要“自己走”[J].中小学德育,2015(2):1.

[5]赵建华.向着儿童生长的方向[J].中小学德育,2016(12):72.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昌县第六中学,金昌,737200)

猜你喜欢
儿童视角共情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你为何总被“共情”搞得心累
共情,没那么简单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尊重儿童视角 生成个性阅读
“基于儿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别样的童年,一样的童真
孩子像石头一样孩子像石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