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处在需要高共情环境的人,会把共情内化成自己的责任。有些职业本身就对共情能力有更多的需求,如医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记者、警察、消防员、律师、学校辅导员等。
我们的共情能力,跟体力、精力、自制力一样,本身就是有限的。但我们常常忽视这一点。那么,如何正确共情?
为什么会过度使用共情能力
人类的共情能力就像身高一样呈正态分布。这意味着在人类社会,有少数人的共情能力极强,“大爱无疆”说的就是这种人;有少数人的共情能力极弱,如自恋人格障碍患者。但是,大多数人的共情能力都处于一个中等水平,这意味着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能对别人感同身受。当共情能力有限却又总是过度使用时,就会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人们之所以会过度使用自己的共情能力,可能跟以下几种情况有关:
特定职业和生活环境。长期处在需要高共情环境的人,会把共情内化成自己的责任。有些职业本身就对共情能力有更多的需求,如医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记者、警察、消防员、律师、学校辅导员等。生活环境也是一样,如果你在生活中需要长期担任一个照顾者的角色,如家里有需要照顾的病人、精神疾病患者、遭遇过严重创伤的人,这种环境本身会让你把共情內化为自己的责任,认为自己需要无条件地服务和帮助别人,从而带来倦怠感。
高敏感。高敏感者倾向于吸收、共情他人的感觉,对人际关系中的细节更加敏感,也更易受冲突和他人负面情绪的影响。而这往往会带给他们更大的压力。同样强度的社交活动,高敏感者会因为感知到更多的信息和情绪压力而选择退出。如某网友所说:“有段时间,我非常抵触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因为每次跟她聊完天,我都很累。她几乎每次找我都是在倾诉负面情绪,而我总是会非常投入地倾听、试图帮她解决问题。我觉得自己的疲惫感早已超过了她一开始的负面情绪。”
边界感缺失。如果你总觉得自己应该对别人的情绪负责,这其实是一种边界感不清晰的表现。尤其在家庭成员、亲朋好友间,他们可能会认为有一部分是自己的原因,或者他人唯一能求助的人只有自己,出于内心的同情、关爱、愧疚或者莫名的责任感、使命感而“奋不顾身”。就像看了一场电影久久无法从剧情中走出来一样,边界感不清的人无法从他人的故事中“退场”,他们可能冲上去(甚至是未经邀请的)改变那些引发情绪或问题的现实情境,希望拯救他人于“水火”之中。
过度共情可能会出现“共情疲劳”
就像长期超负荷运动会造成肌肉损伤一样,过度使用共情能力很可能会给身体和情绪带来负面影响,这在临床上称为共情疲劳。心理学家查尔斯·菲格利这样描述共情疲劳:因为长期暴露在共情压力下,在身体和情感上感到疲惫和功能障碍,导致同情他人的能力下降。《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指出,了解他人的创伤可能是创伤。当时这个现象还没有被明确界定,但人们已经发现,“接近创伤本身可能是破坏性的,像二手烟”。
奇怪的是,尽管有那么多人被共情疲劳困扰,但在感同身受这件事上,我们往往习惯给自己设定超出自己能力的目标。如果你干了一天家务,身体很疲惫,你会很自然地坐在沙发上休息;考试了一天,脑子很累,你会听听音乐放松一下;可当你频繁地共情他人,感到疲倦、无法继续共情的时候,却会在心里生出一种负罪感:我是不是太冷漠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所认为的“冷漠”就像渴了要喝水、累了要休息一样,是非常合理的一种心理需求。当你在共情他人这件事上出现了倦怠感,担心自己太过冷漠时,恰恰是情绪在提醒你:你的共情功能今日已用完,该休息了。
如何正确共情
如何共情才能避免“共情疲劳”?
先观察自己是怎样被影响的。我们常常期待这样一种理想状态:既做到共情,又不影自己。在解决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调整自己的预期:与其追求理想化的“不被影响”,不如先观察自己是如何被影响的——在倾听他人时,拿出一部分的精力关注自己的念头和反应。当你能清晰地看到自己被卷入的过程,也就能逐渐拥有跳出它的能力。
敷衍式共情:放下“要帮对方解决问题”的执念。要知道,大多数人就是为了倾诉,因为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无法在短期内解决。这个时候,可以尝试敷衍式共情。比如:“你说得有道理”“我理解你的感受”……
为了防止对方询问你解决问题的方案,你要尝试先把这个问题抛给他:“你准备怎么办?”或者坦承自己不知道。
当你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听这个人说下去,或者只是在机械地作出“我理解你”的姿态时,应立即停下来。感同身受本身就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即使是专业的咨询师也无法做到完全共情,更不用说普通人了。
谨慎给出建议。很多时候,倾诉者本人还处于情绪中,搞不明白自己的问题是什么。这时,与其盲目给建议不如单纯倾听。
划分人际关系圈层,把精力留给真正重要的人。以自己为核心,按重要程度把你的人际关系分级,把它放在一个日常可见的地方,提醒自己要按顺序给出自己的共情。首先是自己,然后是重要的家人、朋友,依次类推……
划分关系层级还能帮你看到自己当前的共情使用情况:比如,一个会花整个周末去做志愿者,却不能抽出一个小时跟自己的伴侣或孩子聊天的人,共情的使用就是头重脚轻的。当他(她)看到这个参照系时,就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感同身受是一件奢侈品,它需要饱满的能量、准确的理解力和一点点机缘、运气。因此,在共情别人之前,请先照顾好自己。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