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明
述,使学生明确了图像的顶点坐标,同时反映了函数的最值情况,也更深刻的理解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二、加强作图训练,在作图能力的培养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运用描点法熟练、准确的作出函数的图像,是这一章的基本要求,也是掌握函数性质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熟练准确的作出各种函数图像,才能认识函数图像的特征,也才能在此基础上分析掌握函数的性质。所以在教学中,应反复让学生作图,画出来同类型函数的图像,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性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画图技巧,也加强了数形结合思想地渗透。知道了函数的性质这是万里长城走完了第一步,而怎样把“数”和“形”有机的结合起来才是关键。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知识的不足,其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受到制约,完成数形结合就更加困难。要求这就在教学中反复训练根据函数性质画函数草图,而不是死记硬背总结出来的函数性质,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作图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准确记忆。如:
例1 根据下列条件,画出函y = kx+ b的草图。
(1)k >0,b <0;
(2)k <0,b >0;
(3)k >0,b =0;
(4)k =0,b >0;
(5)k <0,b <0。
例2 根据下列条件,画出函数y = ax2+ bx+c的草图。
(1)a >0,b2-4ac >0;
(2)a <0,b2-4ac <0;
(3)a >0,b <0,c >0。
三、加强识图训练,在识图能力的培养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对数形结合能力的培养,应突出在“形”上,抓住形所具有的本质特性——直观,加强“说图”能力的培养,以此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教学中应经常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图像特征,进而根据图像说出性质,从而使学生对函数的性质有透彻的理解。如:
例3 根据y1= k1x+ b1与y2= k2x+ b2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函数x的取值范围;
(2)两个函数的增减性;
(3)x取什么值时,y1= y2?
(4)x取什么值时,y1> y2?
(5)x取什么值时,y2> y1?
(6)求k1、b1的值。
例4 二次函数y = ax2+ bx+ c的图像,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a、b、c和b2-4ac的符号;
(2)判断a+ b+ c,a- b+ c,3b-2c的符号;
(3)描述增减性;
(4)当x取什么值时,y =0?
(5)当y取什么值时,x =0?
(6)当x取什么值时,y >0?
通过训练,不仅使学生的识图能力有所提高,而且能使学生深刻掌握知识且不易遗忘,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自觉运用数形互相贯通、联系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数形结合”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方法,其实质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形象的图形结合起来,发挥形象图形的辅助作用,完成抽象概念与形象图形的互相转化,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数形结合就一般方法而言,就是先做出数量关系所对应的函数图像,然后根据函数图像分析和解决问题。如:
數和形是研究数学的两个侧面,利用数形结合,常常可以使要研究的问题化难为易。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基本是接受演绎性的训练,数形结合的思想应从初中开始培养,而初三数学中的函数则是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最突出代表,因此函数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孙万华,初三数学函数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数学教学研究,200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