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珍
【摘 要】本文从教育理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外教育的差异,并权衡其利弊。以使教育界领导和教育工作者们对中外教育的差异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以致将中外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更能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制度、教育形式。以促进我国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学校教育;差异;家庭教育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成果辉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贡献了大量各级各类人才。如今,我们已跨入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新时代。由于受社会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与外国的教育相比有很大的差异。纵观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对我国的教育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确实还存在着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当然西方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他们的也同样存在许多弊端。“如何把中西方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更能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制度、教育形式。”是我国发展教育的首要之义。
笔者认为中外教育差异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一、教育理念的差异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且是一个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封建思想、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等思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于人”的现象较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约而同成为中国父母的教育理念。当今人们向往旱涝保收的公务员队伍,向往行业高度垄断的一些国企等,向往当官,并且互相攀比,想尽办法(比如陪读、送礼、拉关系、走后门)让子女考出好成绩,考入好单位。在这种父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很多学生唯命是从,导致了很多优秀人才的智慧和天赋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使一些社会地位低、待遇低的行业缺少优秀人才,不同程度上浪费了人力资源。要形成“人尽其才”的氛围,还有待于继续加强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
我国的政治、经济及教育体制导致中国目前的境况是:人们狂热地追求学历,把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联系在一起,不注重实用主义。孩子从一进学校就被鼓励要刻苦学习,导致竞争激烈,负担加重,孩子不可避免的处于一种紧张之中,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而西方注重的是人性“自由、平等、发展”的理念,他们的基础教育不会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不会在孩子应有的课余时间里还让他们去上钢琴课、围棋课等等。的确,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由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更好的学会创造。
二、家庭教育的差异
在中国,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被当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饭来張口,衣来伸手”,父母只是如何去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未想过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习惯于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未来,让孩子照着所安排好的计划行事。“你应该考哪所大学,学习什么专业,毕业后去哪里留学或是工作……”这些孩子都要听父母的。中国父母太喜欢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从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让孩子学会循规蹈矩地做事。这种做法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这导致孩子不敢尝试新的事物。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因为好奇,孩子才会不断地去思考、去钻研,继而去发明创造。
而在西方很多国家,孩子在年满18周岁甚至更小就离开家,学会独立生活,他们不喜欢伸手向父母要钱,饿了而是靠自己去挣。西方的父母习惯于放纵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兴趣,而且还常常鼓励孩子去做他们认为是对的事。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孩子的独立生活与克服困难的能力远远不如西方孩子。
了解孩子的内心,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尝试,树立不畏艰难的品格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三、学校教育的差异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目前仍是应试教育,虽然推行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可是就目前的教育体制而言,真正的素质教育举步艰难。这来自于多方面的原因。
学校很难推行素质教育。学校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教师的福利。
家长不欢迎素质教育。在家长眼里分数高就是好学生,不管你在学校做了什么,只要考试考的好,你照样是个好学生。若推行素质教育,家长看到自己的子女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了,他们一定会很着急,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埋头苦读取得好成绩才行,今后才能有出息,素质教育只会使孩子的心变野。
学生在短时期内无法适应素质教育。从上学的那天起,学生就是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学,没有老师的安排,真的给他们自由安排的时间,他们反倒不适应了。没有想象力,缺乏主见和创造,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
西方的教育较灵活,有启发性,它先教你“为什么”,然后让你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西方课堂秩序也不如中国的,他们上课可以随便走动,可以吃东西,只要不影响到其他的人,而这在我们的课堂上是绝对不允许的。西方这种“放羊”式的教育方式看似不成规矩,近乎乱了套,但它却极大地留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除此之外,中西方高等教育也存在着不少差异。其实真正的差异在于教育体制。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不断扩招,重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这是好事。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毕业生人数增多,毕业生所具有的能力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不高,就业竞争更加激烈。毕业生缺乏适应社会需要的真正本领,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切都得从头学,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
结束语
中外教育的差异双方是相互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我们需要把矛盾进行统一,进行分析、调整,把中外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更能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制度、教育形式。中国教育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李丽萍.中学教师国外体验中外教育差异.青年教师
[2]李红燕.从外国电影看中外教育差异.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