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教育工作不仅涉及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更对具体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发展规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教育工作的偏差事关重大,现就《学科教学标准》问题、学生对学科的爱好与规划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与家庭、教师成长等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全面认识国外的教育经验,谈些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教学标准 学科教材 专业发展 学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295-01
日前参加了一些教师教育培训工作,发现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科标准与教材、学科教学与学生兴趣、学生与学生家庭、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对国外教育经验的借鉴等方面,现就这些问题提点个人的看法。
一、教师研读的重点应该在《学科教学标准》
教材只是反映或者講是展现《学科教学标准》的案例、素材。单一的案例或素材,不可能集中反映《学科教学标准》的全貌。《学科教学标准》和学科教材之间首先要明确“谁是依据?”的问题。
在传统观念中,学科经典=学科标准=教学教材=教学内容,即教材是教学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课堂里在教学已经不仅不能穷尽人类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且更不能将时代的发展的各个角落面面俱到。为此学科逐渐演变成“知识-能力”,形成“知识-能力”→能力标准→任务教学,在这个演变过程中能力是关键,创新是核心。目前依然沿用《学科教学标准》的提法,但是其内涵已经从单一学科知识标准转变成“知识-能力”标准。单一教材的地位正在渐渐削弱,取而代之的是以“一纲多本”为代表建立起来的“活页”式教材。基础教育在教学目标上的问题集中显现在:教学已经深入到教材的每一个细节,却不能体现《学科教学标准》的根本目标。有些教学对答案已高度统一到:是“1+2”而不是“2+1”,因为所有的思维必须遵循现有1后有2,否则就不是标准答案。这种教学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必须严格遵守流程步骤,只有按规定步骤去做好是该做的。因此,相对《学科教学标准》而言,教材的研读是第二位的。不能一头扎进课本里“研读”,应把更多力集中在“标准解读”。
二、引导学生对学科的爱好更要规划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普遍将学科、专业、职业三个概念等同起来,形成这种观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一般基础教育的教师只有学科背景,没有专业(这里的专业不是指教师专业,而是非师范高等学校或职业院校的教育分类)经历,也很少有除教师职业(这里沿用职业的提法,虽然教师从事的是专门化的职业)之外的其他职业经历。鉴于目前的师范教育和教师入职等问题,基础教育的教师,除从事基础教育教师职业之外,很少从事过第二份职业。学校往往把“引导学生对学科的爱好”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这并不是讲“引导学生对学科的爱好”不重要,而是要将这种“爱好”引生为学生发展规划中去,即将“知识-能力”替代“学科”。“引导学生对学科的爱好”最大的问题是,社会需求(职业)和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的专业是基本对应的,而和基础教育的学科是毫无关联的。过多的强化学科性,强调对单一学科的兴趣培养,而非在“知识-能力”学习基础上的学生发展规划,没有多大的意义。
三、关注学生生活不能介入学生生活
过去将教师比喻为“母亲”。在“母亲”面前,学生是“赤条条”的,无所谓“隐私”。但要引起注意点是:现代社会正发生着悄然巨变,学生家庭和学生个体的隐私得到普遍的尊重。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介入了学生的“隐私”,这在现代社会必须加以避免。这里我们过去是有过经验教训的。很多学校曾经为学生贴过“离异家庭”、“单亲家庭”、“问题家庭”、“困难家庭”子女等等的标签,结果这部分学生在集体中被“过渡关心”、被“孤立”。学生家庭的隐私被“曝光”,其实就是过度介入学生生活的结果。必要提醒的是:很多社会问题,是学校、教师无能为力的,根本不是教育应该关心的。好心不一定办好事。并不是讲,教师不应该关注学生及其家庭,而是讲“千万不能教学生的隐私公开化”,关注而非关心。涉及隐私的问题,关注——看着就行,不到火候不能“交心”。教师工作的重心就是学生的学习导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部分领域的导师,而非全部。社会问题理应社会去解决。
四、教师成长重在关注成功而非失败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特别是对入职新手,往往要求;比照标准找差距、不断改进促成长。这里有几个关键的点:一是标准问题——其实标准在人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演绎;二是差距问题——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非快乐的体验;三是改进问题——这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改进预示着自我否定,而非达成达成自我和现实的和谐与平衡;四是成长问题——实在是太痛苦,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需要时间的考验与经验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拔苗助长。所以教学应更关注教师“成功的体验,经验的积累”,“功到自然成”。
在新教师的带教过程中,我们习惯于“复制”——将老教师的经验在新教师身上“复制”出来。“复制”就要“替代”,以老教师为“标准”(标准问题),针对新与老教师的不同之处(差距问题),“覆盖”掉这种不同(改进问题),这很难说就是新教师的成长。应该好看到:经验不是带教出来时,而是自身的经历集成,技能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体验的。
五、正确全面认识国外的教育经验
西方国家由于其社会制度因素,人分三个层次,即制度制定者(上流社会)、制度维护者(中产阶级)、制度遵守者(社会底层),所以他们的学校也分为这三个层次。为了维护其社会制度,西方国家比较注重中间层面的教育。重视中间阶层的教育,其实是为扩大中产阶级队伍,稳定社会,避免阶级对立,进而避免社会动荡。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强调的是“教育均衡”,所以西方上流社会的教育没有借鉴可能,社会底层的教育没有实施必要。可见,国外的所谓教育平等,其实并不完全,或者讲只在部分社会阶层的面上“平等”。再比如,在职业教育方面,往往讲德国75%的青少年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其实这也只在部分传统地区,如巴伐利亚州和奥地利部分地区,德国北部、东部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而且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目前追求学历现象在这些地区也开始蔓延起来。因此,要正确全面认识国外教育,道听途说是不行的。
综上,就在教师教育中发现的几个问题,谈些个人的看法,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作者简介:
周波(1966.1-)男,浙江上虞人,汉族,大学本科,理学学士。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高级教师。主持或执笔10余国家和上海市科研项目,近年公开发表六十篇论文,编写出版《实践体验自主发展》,出版专著《“双元制”教育理论与实践》、《学校教育与教师》和《实践体验创新发展》。开发完成的《课程与教学》课程(上海市级教师教育“十二五”、“十三五”共享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