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必然性及路径

2018-08-07 08:05张国艳
科教导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契合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张国艳

摘 要 在当前,中国重塑工匠精神的背景下,把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合理契合是必然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代中国有着重要的价值。这种契合需要我们挖掘其内在的关联性进行提炼,而且要把这种契合变成教育行为中自觉的、自然的行为,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合力,共同努力践行,从社会认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思政等多个路径入手。

关键词 工匠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契合 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4.037

The Necessity and Path of the Agreement between Spiritual Cultivation of Artisan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HANG Guoyan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ingbo Polytechnic, Ningbo, Zhejiang 315800)

Abstract At pres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shaping the spirit of craftsmen in China,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 artisans spiritual cultiv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e in a reasonable fit. It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is of great value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is agreement requires us to dig out its internal relevance for refinement, and it must be turned into a conscious and natural behavior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We need to work together in many ways to work together and practic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cognition and occupation, colleg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other multiple paths.

Keywords craftsmanship;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it; path

當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对于建设质量强国和制造强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2016年和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工匠精神”,2017《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使中国从制造大国转为制造强国,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十九大报告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当前,中国重塑工匠精神的背景下,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培育进行合理的契合是必然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如何将二者进行契合也应当成为我们研究实践的重点。

1 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必然性

1.1 价值观总体导向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培育目标即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与工匠精神在内涵上是非常一致的。“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目的,就是使教育对象要树立严谨认真的敬业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倡导工匠精神,不仅有助于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我国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它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1]

1.2 新时代技能型人才需求价值向度的一致性

新时代技能型人才实际上就是人们心目中的现代工匠。历史发展到21世纪,并不因为科技的高度发达而使“工匠”一词被淘汰,反而放到了更加受尊重的位置,人们并不把所有的技术工人都称为“工匠”,而是把那些对技术掌握程度很高的技术工人才称之为“工匠”。现代工匠的培养既符合新时代“中国制造”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也与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完全一致,同时,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

(1)爱岗敬业、执着乐业。只有坚定地喜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够克服外界的诱惑,静心、专注、精心地钻研某种工艺或技术。爱岗敬业是一个人做好本职工作的最基本要求。“Made in Germany”从一个带有侮辱性的词汇,到今天“德国制造”已经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保证这样一个世界名牌,其中所体现的敬业乐业的工匠精神是不言而喻的。日本的金刚组、寿司之神等传奇背后也都是爱岗敬业,是踏踏实实的工匠精神的产物。我国近年积极宣传的大国工匠都呈现给人们执着乐业的工匠精神。如捞纸大师周东红,从最初为了生计,到爱上那一张张宣纸,把平凡的捞纸变成为行云流水般的艺术,其敬业乐业的精神对各行各业都是一种启发和激励。

(2)一丝不苟、追求完美。大师级工匠孟剑锋,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用古老的中国錾刻技术,刻出了金色的果盘里放了一块丝巾,丝巾看起来十分柔软逼真,令外国元首们伸手去抓而不得,其纯银錾刻工艺堪称一绝。日本的哈德洛克(Hard Lock)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螺母号称“永不松动”,其产品发往全世界,包括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科技水平遥遥领先的国家都要向这家只有四十多人的小公司订购小小的螺母。我国的云锦作为世界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美的织绣总是能引来惊叹。工匠精神对人类生活与生产的贡献如此巨大,正在于工匠们永远不会满足,追求完美。今天经济社会的发展依然需要这种强大的推动力,我们大力宣传弘扬工匠精神正在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强烈需求,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

(3)负责担当、勇敢无畏。在我国首家大飞机C919制造过程中,胡双钱和他的钳工班组负责的部分要求非常高,都只能手工完成。在30年的航空技术制造工作中,胡双钱经手的零件上千万,没有出过一次质量差错。“每个零件都关系着乘客的生命安全。确保质量,是我最大的职责。”“我们的民机事业经历过坎坷与挫折,但终于熬过来了,迎来了春天。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事业,想要更好,也还要靠自己。”如此具有为民族担当,为质量负责的情怀,正是大国工匠的典范写照。

(4)知行合一、敢于创新。从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都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向。而工匠精神从刚一开始产生起,就已经包含着知行合一的重要内涵了。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工匠精神在这种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从未停止过创新的步伐。秋山利辉在秋山木工企业提出了“守、破、离”三字诀:一到五年,学员要学会“守”,也就是坚持、吃苦。六到八年,学员要学会“破”,也就是找到属于自己风格特长,破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超越自我。八年之后,学员就必须“离”,也就是有所创新,达到新的境界。[2]我国负责火箭发动机的药面整形工匠徐立平不仅勇于担当,还不断琢磨,大胆创新,针对不同的发动机药面,他先后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立平刀”。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是今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尤为可贵的精神财富,自然也是思政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1.3 职业院校育人目标的一致性

职业院校的主要育人目标即是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进取的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还要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才能适应未来企业要求,快速融入企业文化,适应生产方式变革、技术变革的需要。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排斥工匠精神,特别是那些基业长青的企业,富有远见的表现之一就是对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锲而不舍。因此,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学校培养目标相契合。

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上述三方面的一致性决定了二者之间的契合是必然的,这也提醒我们将二者进行契合研究也是必要的,在当代中国更是有着重要的价值。

2 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契合的当代价值

(1)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契合,有利于我国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把工匠精神的培育落地,变成具有可遵循的教育方法、原则,找到可依托的教育理论和载体。“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是职业精神,这对于技术产业等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3]

(2)职业院校包括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以及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共性与工匠精神培育不可分割。所以,这種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有助于整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培养目标的层次。职业院校的产品就是学校根据社会需求所能开设的专业、课程、项目以及实现专业、课程、项目目标的各个教学与训练环节。[4]

(3)随着全球经济在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回归,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粗放型的工业生产模式已经显得落后,利用物联信息系统进行个性化定制的制造业已经成为现实趋势。在制造业行业培育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可以很好地适应未来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在工业4.0时代具有强劲的竞争力。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必然要与时俱进、脚踏实地,要与国家、企业协同配合,积极探索把工匠精神如何落到实处,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3 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路径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政府、企业与职业院校应发挥各自作用,齐心协力培育“中国工匠”、打造“中国品牌”。

前面阐述的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是需要我们挖掘其内在的关联性而提炼的,需要通过思考和理解才能加以把握,但是这种契合并不会自然而然成为所有人的理解。因此,对于承担专业技术教育和人文、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教师来说,需要把这种契合变成自身教育行为中自觉的、自然的行为,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合力,共同努力践行。

(1)社会层面,首先全社会要对“工匠”有新的认识高度,不能仅仅把工匠的范畴固守在传统的手工艺人层面,要对现代工匠给予充分的认知和理解。这就需要把社科界对有关“工匠”概念及其内涵的研究共识纳入大众视野,要对企业、学校、社区等等社会单位要进行科普宣传。“现代的大国工匠不再是传统的手工匠人,而是现代大工业中的技术工人,是产业工人的一部分,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现代工匠精神,是工人阶级新面貌的体现,因此,培育和倡导工匠精神,可以使全社会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先进性,认识到工人创造的精神价值。”[5]美国学者亚力克·福奇在他的著作序言中就首先强调了现代社会人们有必要扭转对“工匠”一词的狭隘认识,“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工匠们是一群不拘一格,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做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新的人。比如:本杰明·富兰克林,伊莱·惠特尼(Eli whimey),赛勒斯·麦考密克(CyruS McConIlick),萨缪尔·摩尔斯(samuel Morse),查尔斯-古德伊尔(Charles Goodyear),托马斯·爱迪生和怀特兄弟。”[6]其次不能再把工匠精神的培养仅仅当作一种宣传活动,简单营造一种表面风气就可以了,而是要形成真正尊重工匠的社会风尚,成为融注在民族文化血液里的细胞,给予匠人匠心以应有的礼遇。

(2)高等院校包括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院校以及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中进行调整、整合,把专业培养目标中具体的工匠精神内容提炼出来并且纳入进去,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明确在不同专业中突出的工匠精神有哪些,而且不是可有可无的,要有明确的表述。这里面涉及对工匠精神培育主体的澄清,因为一直以来存在着对工匠精神培育(下转第85页)(上接第82页)主体的误读情况,这就使得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能恰当地把工匠精神培育及时制定进去。

首先,不能把工匠精神培育误读为仅仅是高职院校的事,而是要明确这是全社会的责任,包括企业和教育系统等。其次,应用型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中职院校的培养还应该有所区分。“应用型本科高校不仅强调解决一线技术问题的能力,更强调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7]再次,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要体现在培养目标的内容描述上,还应体现在考核方式与内容的结合上。因为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修养、修身为人的一般道德素养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无论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还是中职院校,都应该把品行考核纳入综合考核体系,这样才能体现培养目标的落地和最终的实践检验。

(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配合,把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工匠精神在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进行有机的融入。特别是工科的专业课程在这方面一定要积极尝试,自觉融入,有所作为。这种以课程思政的方式把工匠精神融入到具体的专业、课程、实践操作环节,要比思政课程来得更为自然而有效。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政理论课这一个主渠道的事,在很多时候,往往隐性的、渗透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反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家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即在于此。对于工匠精神这个重要的教育内容来说,思政理论课当然要纳入教学内容,但是,这其实不如具体的专业课、专业实践课在进行具体技能、工作环节传授时把工匠精神的融入更直接、更有效,让思政理论课教师讲授倒显得隔靴搔痒,不够给力。例如,秋山利辉在他创立的秋山木工学徒培养中,甚至把几乎全部的做人应有品德都囊括进来,也因此使得他的学徒们成为社会抢手的工匠。他的信条是:“心里有什么样式,制作就成什么样子。人有什么品格,家具就有什么品质。”他坚信“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8]所以,课程思政对于培养工匠精神一定是大有可为的。

本文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17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科研项目“工匠精神培植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NZ16D13

参考文献

[1][5] 刘建军.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85.

[2] 秋山利辉.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M].陈晓丽,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11,103.

[3] 王芊,刘荣.“工匠精神”是安身立命之根本[N].中国教育报,2016-04-12(6).

[4] 杨进.回归本质,推进职教改革[N].光明日報,2016-03-01(15).

[6] (美)亚力克·福奇著.工匠精神 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陈劲,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12:7.

[7] 叶美兰,陈桂香.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J].高教探索,2016(10):29.

[8] 秋山利辉.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M].陈晓丽,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11,前言.

猜你喜欢
契合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