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二十世纪之
——“抽象”革命

2018-08-03 03:57魏炜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抽象毕加索图式

文_魏炜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

近年来,虽然美术艺考生的比例在高考生中略有下降,但数量依然庞大。面对引领20世纪的西方美术,评论界的反思远远不够。为此,我们编发了一位艺术家的思考,并配发文学家阿城先生的一个访谈。以供有艺术理想的师生参阅。

有人说二十世纪的艺术是令人困惑的,它似乎来自另一个世界,难以言状。即使是当今艺术从事者,理解起来也具有挑战性。

西方近代哲学史上的天才尼采,由于他的出现,西方传统文化、哲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他宣告“上帝已经死了”“重新开始评估一切价值”。从此,欧洲传统价值观念如受电击一般震撼。敏感的艺术家们率先感悟到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同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哲学家萨特、柏格森以及现代科学家的出现,更是为艺术家在内容上提供了广泛的理论基础。

绘画艺术随之加速了其自身的演化,朝着表现自我感受的方向发展。以马蒂斯、毕加索、勃拉克等为代表的艺术家将绘画首先带入了抽象艺术的实验阶段。自此以后,流派层出不穷,标新立异者大为有之,真、假、善、恶共存。

被解构的“客观世界”

二十世纪的现代美术,其总体特征是朝着“抽象性”方向发展。对于“抽象”这个词,世界上各个学科和流派抱有不同的解释。这里只试着在视觉艺术中的那个“抽象” 去理解,重点是美术。

任何形式的艺术都有自己的“图式话语”,但其语境不一定是“抽象”的,“图式”也不一定是抽象的。美术中的“抽象”指的是画面中(或雕塑)的抽象语境,这个“抽象”大体是相对于传统艺术的“具象”而论的,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同时,“抽象”与“具象”也不是反义的,它只是视角关系的不同。

“抽象”是对“典型”与“容纳”的把握,尺度很重要,既要防止枯燥乏味的符号性,又不受现实主义的束缚。艺术作品的高低也就体现在此。

抽象美术较之传统美术,主要是在艺术语言观念上有很大的不同。在视觉艺术领域里,艺术语言即是指它表现的“图式话语”,包括形式、内容、观念、象征、暗喻等,如绘画语言中的构图、色彩、造型或雕塑语言中的材料、造型、空间、色彩等,是艺术家得以运用的形式语言,并通过“形式话语”手段创作出不同的心理和现实形象,表达不同的内容及观念。

抽象美术首先是在形式话语上与传统美术相对抗。抽象美术强调形式话语本身的作用,并将形式因素的点、线、面、形体、图式、空间、解剖、明暗、色彩等提高或降低到最大极限,试图尽可能地摆脱对现实的“模仿性”“描绘性”“叙述性”,从而建立或试图创造一个新的视觉形象、语言秩序,以至外观看去极为抽象、难懂。

这使人联想到电影史上的一件趣事——当电影中第一次出现人物头部特写镜头时,在场的观众几乎全被吓跑了——这说明在视觉艺术语言里,艺术形式手法上的革新,刚开始往往会让人产生感觉上的错位和心理上的不适。

毕加索《哭泣的女人》

马蒂斯的《生活的快乐》,它和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两幅作品是非描绘性抽象绘画的始祖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艺术家似乎描摹大自然的表面形式就足够,这也成为公众接受与否的标准;但二十世纪的艺术家们认为“我们的任务是探究大自然的根源,因为除了了解能使我们看清藏于事物表面之下的这种原因之外,别无他路可走”。这一时代的艺术家们试图了解和发展这种洞察力。我们不需要达•芬奇式的天才,“你就算有达•芬奇的天赋才能……用一生的时间也不可能完全描摹下”。这个时代的关键在于提示,不是再现,不是娱人耳目,而是要振耳欲聋。艺术家们依据各自内心感受试验和探索,并创造了各自的抽象式图话语。

马蒂斯的《生活的快乐》和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两幅作品是非描绘性抽象绘画的始祖。他们建立起一种抽象色块、形状和线条的结构,这种结构与画中的人、树、静物这些基本结构的东西都毫不相干。至此以后,杯子已不再是原来的杯子,少女也不再是现实的肖像,任意错位的形体结构或许是谁心灵的创伤。在这里,抽象了的结构和色彩已被置于所表现的事物的概念之上,并且维持他们生命的颤动。

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无论哪个抽象美术派别,无不以各种抽象形式所呈现。其目的就是为了摆脱模仿现实的痕迹,以表现更有“本质”意义的“抽象”美术。为此,客观世界的轮廓逐渐消失了,留给人们的只是跳动的色彩和无法名状的外形。

“我的意志”超越物质

抽象美术强调“内动力”,试图超越具体内容。

抽象派认为,现代艺术不再只为国家和宗教服务,不再希望去图解、描绘生活方式,不再与物体本身有什么关系,并且相信自己可以不靠“物体”自是自为地存在。他们认为人心中激起的情感比人自身更强,这些情感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找到渲泄之地,必须以明显的方式表现或表达出来,于是创造出惊人的形式。“正是由于对速度的渴求……而诞生了飞机,而发明飞机并不是为了把商业信件从柏林传到莫斯科”。这同火药的发明不是为了战争一样。

艺术创作上的状况也完全相同,艺术家只要有内在的冲动及表现的欲望,就可以在作品中直接表现并创造出惊人的艺术作品。至于“实际生活”,他就像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闯入每一种艺术形式,并且相信自己就是这种形式的缘起和理由。但是这个流浪汉并不在一个地方停留很久,一旦他离去,艺术品就恢复其全部价值。可见抽象艺术对人的“内动力”作用的重视。

在这里,艺术家的“内动力”指的就是叔本华所说的“我的意志”。外部世界只不过是“我”的表象,只有通过“我”才能得到“世界意志”(本质)。要实现自我意志,艺术是最直接有力的体现者,艺术家通过艺术实现“自我”,肯定人生意义,这种无需外部作用的“内动力”实际上是赋予艺术的“形而上学”精神。抽象艺术在其创作过程中,是否真正不受现实的任何影响、达到这种“纯洁”境地,实在难以断定。

抽象主义的艺术家为了表现这种来自内部的动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能表达这种观念的抽象物,“甚至形而上学的思想也被‘形象’的象征意义所表达”。如:布朗库西(雕塑家)创造了一个以卵形为基本图式的宇宙形式感----《世界之初》;马列维奇那象征非客观性感情的空洞方块----《至上主义构图》;蒙得里安具有禁欲主义的井然有序的“方式构成”,与具有肉体、世俗的“圆形构成”形成强烈对比构图;康定斯基充满激情和快乐的表现性色彩,使得《小小的喜悦》如同天堂般缤紛绚丽;克利以符号形象创造了一个他人无法进入的神秘世界;似乎竭力孩童时代所承受的苦痛和色情幻想的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以创造一种腐朽、色情诱惑和厌恶的梦魔般形象变态锁链而闻名于世;以及毕加索用自行车把和车座制作的《公牛头》、杜桑以小便器命名的《泉》等作品,都是具有独特个人符号和“抽象图式语言”的经典作品。

视觉心理学家阿恩海姆在他的著作谈到过一件较为优秀的抽象作品,在日本长崎(美国在此投下的原子弹)的博物馆里展示着那些被损坏的老式钟表,却成为一种震慑人心的“抽象物”。在这里,所有被损坏的钟的时间有着共同的指向(11:02),准确地利用了“抽象物”与某种“经验”的对位,成为某事件中最本质的东西。在同一时间的一致停顿,人们立刻会“感悟”到一种突如其来,和平安定的日常活动突然结束了。艺术家成功地创造了一座高水平抽象语言的战争纪念碑,这比纪实性的宣传照之类的要有力得多。

“毕加索也已成为过去”

抽象美术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后,艺术家已感到调色板上已无法混合出心中的色彩,架上的画框更无法容纳思想的空间。为了能创造出更有表现力的艺术作品,扩大自己的语汇系统,他们在形式上不择手段,极大程度上突破了材料、工具的限制,融绘画、雕塑与现代科技为一体。自此,毕加索也已成为过去,艺术家要与大自然、与环境、与这发达的工业文明媲美,为伟大的物质文明歌唱,同时也为其哭啼。丹尼、奥本海姆创作的大地作品《一笔勾销的收成》(304.8米×152.4米庄稼地),他醉心的是与博大的自然有关的尺度,其作品只有在飞机上才易观看清楚。而看到的只是一个巨大的X形。

将艺术视为一种行为的行动主义艺术,更是别出心裁,如基娜、帕奈《伤感的行动》,作者将锋利金属片一个一个地刺在自己的身上,让血慢慢地流出;装配和废品艺术是利用现成品进行再创造的一种观念艺术;具有美国特征的波普艺术,是一种倾向于大众文化或群众性的传播媒介。表面看去有“黑色幽默”之感,实际上目的不在讽刺、挖苦,也没有对抗的意思,而是引导人们去重新看见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汉密尔顿的作品《到底是什么使得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其作品在材料上基本是用照片拼贴。另外还有一些高度写实手法的“新现实主义”绘画和雕塑,他们利用现代科技新材料绘制或塑造出来的人、物等十分逼真,甚至无法辨别真假。

60年代后的抽象美术更重视在材料上的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回到物体”,而这些“物体”是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但其传达的意义还是与“物体”(或是现实)本身有很大的距离,它隐藏的观念仍是很“抽象”的。艺术家通过这些熟悉而又往往是人们熟视无睹的“物体”去挖掘另外一种意义,同时又扩大了图式语言范围,给人们带来一种更难以读解的陌生感。

二十世纪的艺术是纯粹的,也是令人困惑的,它将人们带进了一个全新的视觉领域,也把我们带进了二十一世纪的当代艺术。可以说,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艺术语言都不像我们今天这样丰富多彩,如此有创造力。

我们的现代工商业正有多无少地运用并延伸着现代艺术的优秀成果;飞机、船泊、汽车等工业设计,建筑、环境、城市雕塑、广告业无不运用现代艺术的抽象语言和形式,甚至居家装饰、时装、提包无不体现现代艺术的精神面貌。今天的人们不一定了解现代艺术精神的来由,但他们正全面接受着现代艺术的精神内质。

当然,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双刃剑,现代艺术的抽象精神在审美领域无边际地蔓延着,商业科技时尚与艺术的严肃性之间的壁垒在逐渐消亡,当代艺术大多被时尚所控制,文化近乎被暴力地掠夺,艺术作品也不再承担沉重的思想意蕴与责任。

那么,是当代艺术走近了现代科技、商业,还是现代科技、商业裹挟了当代艺术?下一场艺术革命将什么时候到来?或许它已经在悄然进行。

汉密尔顿《到底是什么使得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其作品基本是用照片拼贴

猜你喜欢
抽象毕加索图式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梦》和毕加索
《牛》毕加索
看不懂没关系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对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浅谈门格尔与罗雪尔关于方法论的对比及启示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