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周春伦
成都市第十一中学位于成都闹市区育婴堂街,密树浓阴,并不引人注目。
和这条街的名字一样,它的存在已经跨越了三个世纪,是成都第一所女校,由加拿大基督教会英美会之女布道会创办。由于紧临育婴堂,创办之初,学校接收的多是孤儿、父母无力抚养的女孩,甚至残疾儿童,采用“慈善事业”的方式办学,1936年,被正式定名为“私立成都华英女子中学”。
尽管是面向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办学,学校在当时却拥有其他普通学校无法比拟的好条件。现任校长王延玲讲起当年的“奢华”:教学楼地面四层地下三层,内部装饰、楼梯、家具甚至马桶都是红木打造。学校还有一栋专门的琴楼,这在当时是了不得的事情,别的学校有一架钢琴已是不易,而这里总共有12架,还有数台风琴。
这段岁月在华英女子中学一众师生的记忆里是光辉且值得怀念的,当时有报刊称:这所学校有点“洋味十足”。所谓“洋味”,我们从当年的课程设置上可得一窥。
华英女中课程的特点之一是非常注重开发女生在语文、外语、艺术方面的优势。比如,十分重视音乐教育,开设了声乐课、钢琴课,常常开展歌唱比赛、歌剧演出。
正因为如此,当年从华英走出了很多音乐人才,中国首席女指挥家郑小瑛、歌剧《白毛女》“喜儿”的最早扮演者孟于等等,都是这一个时期的杰出毕业生代表,除了她们,还有更多毕业生在全国各地音乐院校任教。
而华英女中的某些创新教学方式,比如,英语教学当中的分组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唱英文歌、演英文短剧、办英文墙报等等,在今天仍然是主流。
除了知识类、艺术类课程,女子中学更重要的一类课程是德行修养和家政课程,甚至营养学,这在上世纪30年代是走在前端的。这些课程的开设针对的是这些女孩子正在扮演或者即将扮演的家庭角色——女儿、妻子、母亲。有毕业生回忆当年的家政课内容,广泛且细致,比如客厅如何布置、卧室如何布置、色彩如何搭配,既有理论又配合实践。
← 昔日端庄有礼的华英女生
↑ 中国首席女指挥家郑小瑛
女子中学的教学成果很快就在一众学校中凸显出来。从1917年到1934年,华英女中多次在华西教育会每年举办的统考、大试验中获得“成绩最优学校”。
新中国成立之后,1952年,华英女中由人民政府接办,正式改名为“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一中学”。1968年开始招收男生,成为一所普通高完中。在这之前,这所女子中学出过两位传奇女校长,一位是40年代、两次出任校长的郑元英,另一位,是24岁即走马上任的年轻校长刘虹书。
郑元英是华英女中1926年的毕业生,其后就读于华西大学、南开大学,获燕京大学硕士学位后留学加拿大和美国,并获得博士学位。对于这位校长,除了她对教育的热情和贡献,华英女中的同学在几十年后碰面时最乐意谈到的,还有食堂的餐饭。
战乱时期,学校的办学经费极为困难,但华英女中的依然可口:早餐稀饭馒头,掺入了骨粉或麦麸,身体孱弱的学生还能吃到一点鸡蛋鸡肝,中晚餐以青蔬鲜菜为主,适当肉类。每天必有豆芽、豆腐、豌豆等,或汤或炒,务必有所变化。郑元英是营养学专家,这些都是她亲自为学生安排的,价廉,营养搭配合理。
刘虹书则是1960年调任来的全成都市最年轻的一位校长。很多人对她的印象是“身上有一股子拼劲儿”,除了加强了学校管理,她还深入课堂,随堂听课,并及时组织研究分析,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个时期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然而,在1961年和1962年,十一中学竟连续两年夺得全市高考第一名,被称为“异军突起”,刘虹书的“传奇”色彩也因此被奠定。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从1968年实行男女合校之后的30年间,十一中学对女子教育的探索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97年再次开办女生实验班,原华英女中的教学理念和传统再次得到重视,被继承并不断被创新。
在新时代下,结合当下的“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主流价值观,第十一中学提出了新的女生培养目标:品德优秀、气质优雅、身心健康、能力突出。
在女生班开设的多项女生教育特色课程,既有对传统的传承,比如艺体综合素质训练课程、文科素养多元课程,也有创新和发展,比如,理科创新思维探索课程、心理健康综合实践课程等等。
由于现实原因,几十年来,这所位于市中心的学校由原先的大面积,退守为目前不足20亩的“袖珍学校”,昔日的繁华仅从校史博物馆和留存的老建筑上还依稀可见。尽管如此,十一中学却拥有教学班37个,在校学生1700余人,教职员工141人,每个年级设置一到两个女生班,是四川省目前唯一开展女生特色教育的公办学校。
相较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对女性教育的开放和重视态度,十一中学的女子班是成都这座西部城市教育中的小众又小众。校长王延玲对此持乐观态度,她认为,当社会发展对教育个性化提出更多需求时,这一情况自然会有所改变,正如四川省即将从2019年开始实行的“新高考”政策,女性教育是个性化教育的一种,但也仅此而已。
目前,成都市第十一中学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女学生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单位,致力于女性教育的研究和普及。让社会对女性以及女性教育有充分的认识和尊重,王延玲认为,这才是女校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