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林,林爱翠,王 磊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河西院区综合管理处;2科技处;3医务处,江苏 南京 210006)
市政务热线“12345”投诉作为信访诉求来源的途径之一,倾听群众的心声,解决群众的诉求,并通过派发工单的方式将诉求反馈给医院处理,且将处理的结果满意度纳入考核标准,有利于督促医院信访工作的开展和医院管理工作的完善[1]。医院需通过电话平台与诉求人进行沟通,完成工单的回复,所以电话联系的作用更加重要,但电话沟通和面对面沟通等形式不同,认知电话沟通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电话沟通方式对医院工单回复和提高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12345”信访工单是服务于市民的平台,平台将市民的投诉、表扬或求助等进行记录,被投诉单位接到市里的工单,积极为市民排忧解难。
市民服务热线实行“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各方联动、限时办理”的工作机制。市民拨打“12345”热线电话后,电话首先由呼叫中心热线受理员接听,接着受理员依据知识库信息直接解答能直接解答的咨询类问题,对不能直接解答的问题,及时转交医院办理。相关医院及时妥善办理来电事项并回复市民,同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市民服务热线。
“12345”服务热线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加强医院管理水平,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营造良好诊疗环境,推进公开电话平台建设。
医患沟通的方式。首先为医方示善,凭借和善的肢体语言和亲切的口头语言。其次,医方倾听。然后,医患谈话。包括要点反馈、职业语言、讨论选择、鼓励语言、抚触肢体、告知坏消息、回避难题和聊天。最后,医患合作[2]。
在知晓医患沟通的方式基础上,如何高效沟通则需要考虑技能要素。除了语言技巧、善解人意和礼貌习惯外,更需要人文素养、宽容心态、社会阅历、专业素质和通俗表达[3]。
凭借电话与诉求人沟通,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见表1)。
表1 电话沟通的优缺点
从优点中可看出,与面对面沟通相比,工作人员在电话中与诉求人进行联系,可防止出现肢体冲突,安全性较高。缺点中体现,电话联系的情形较面对面谈话难掌控。利用电话平台仅通过听觉沟通,感觉通路较少,诉求内容难以表述清楚,影响工单的最后处理。
根据半年的“12345”工单处理工作总结出四种电话沟通方式及其特点,分别是引导式沟通、倾听式沟通、选择式沟通和保护型沟通(见表2)。
表2 四种沟通方式的定义和优缺点
以急诊就诊工单为例,运用四种沟通方式分别与诉求人进行联系,记录诉求人的满意度,寻求最佳电话沟通方式。
某诉求人工单诉求:市民反映自己于6月9日晚间,因为受伤,到该院急诊就诊。被医生开具了七天的抗生素处方。市民认为医生完全未考虑抗生素的耐药性,随意开药。市民要求规范相关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
作者分别以四种方式与诉求人进行电话联系,记录诉求人的评价结果并比较。
根据四种沟通方式的比较,对同一诉求人的同一诉求进行沟通,但沟通结果各不相同。诉求人对院方解释不满意,包括对办理结果、未及时联系、办事态度等(见表3)。
表3 四种方式沟通的满意度调查
电话沟通的缺点主要是电话内容沟通不清,从诉求人角度看,诉求人的学识背景、分布地区各不相同,使用方言交流,不仅为电话记录员的记录工作带来困难,也间接影响医疗机构的工单处理,如被投诉医生的姓名等信息易混淆;老年人反映问题冗长且不明确。诉求人在电话中反映医生的医疗技术问题,但工单归结为医德医风,直接影响医疗机构部门分发的效率。接到工单时,诉求人未提供住院号和患者姓名等信息,导致向病区反映时要增加查找患者信息的过程[2],这些最终影响工单办结效率。
在表3中列出四种电话沟通方式,产生的结果和满意度各不相同。面对诉求人的反映,医院各部门在了解诉求内容后,应心中预估,在沟通过程中学会判断沟通对象的行为特点,否则全部以某种方式沟通,沟通效率低下,造成诉求人不满。诉求人语气强硬,态度不好,影响工作人员的办事状态,如诉求人反映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问题,工作人员未耐心就表示医院不会出现此问题,诉求人可能出现负面情绪,工作人员情绪也受到影响。
诉求人反映的工单内容各不相同,需医疗机构各部门通力合作解决。一般工单的分发流程即急诊和住院医疗问题,分发给医务处处理;门诊就诊医疗问题,发给门诊办公室;投诉医护人员的行为及服务态度,分发给纪委等。工单内容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如诉求人既反映医疗技术问题,又反映医生的服务态度,工单的办理需医务处和行风办共同处理。如果各部门职责未得到合理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单办理的效率和处理的时间。
“12345”工单办理的满意度考核包括及时联系、办理结果与行风态度等。根据市“12345”的相关规定,及时联系即工作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与诉求人联系;办理结果即诉求人对医疗机构的问题解决情况的满意度;行风态度即诉求人对医疗机构的沟通服务态度评价[3]。虽然“12345”考核有市级规定,但医院内部却未明确考核指标,工单派发、工单办理和被投诉医护人员的考核无法落实。部分科室和工作人员在缺少考核的情况下易大意放松。
工单信息的传递从诉求人到“12345”平台,再到医院。如果电话信息记录有误,很大程度上影响工单办理的效率。首先,市“12345”平台应加强宣传使用普通话。“12345”手机App的使用,可在手机页面上反映普通话的使用;对于记录的内容应实行核对制。其次,接到工单,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无法根据工单中的不明确信息进行办理。医疗机构根据工单内容,将工单分发到具体部门,如果根据工单内容无法判断哪个部门解决,工作人员先联系诉求人,询问详细的信息,再将诉求人的工单进行派发。
明确沟通对象是有效回复工单效率的前提。首先,在工单联系前尝试确定诉求人的类型。医疗机构各部门工作人员接到工单,通过阅读诉求内容,应学会大致判断诉求人的性格特点,如果诉求人语气强硬,工作人员可先倾听他的诉求,再回复医疗机构的调查;如果诉求人对某问题始终不满,工作人员也不必失去耐心,不可轻易被诉求人的态度影响办事状态[4]。
根据以上沟通方式的讨论,建议使用选择式沟通方式。如诉求人投诉某工作人员态度恶劣,坚持要当事人赔礼道歉,相比于其它三种沟通方式,选择式沟通的优点是可选择回复诉求人,避开部分利害问题,让诉求人更关注容易解决的问题,有利于达到理想效果,取得诉求人的满意。
医疗机构接到医疗投诉工单后,需根据工单内容进行部门分发,但部分工单内容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医疗机构在处理工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工单的处理流程,提高分发准确率、及时联系率和工作作风满意率等。其次,多部门协作提高内部合作效率。医院总负责部门应加强和各部门人员联系,强调合作办公的优势,发挥合作利益最大化,动员各部门积极参与工单处理工作,加强重视程度。
增设院内满意度考核指标[5]。通过定期考核可适度防止部分科室工作人员意识放松,满意度考核指标可加入诉求人测评模式,诉求人可根据医院医务处人员联系情况进行记录和反馈,针对提出的建议可深入思考,加强服务质量。并非所有工单的办理结果都能令诉求人满意,但工作人员可主动联系诉求人[6],注意沟通方式和工作态度,尽可能完善工单的办理。
医疗机构的信访工单工作逐渐得到院方和社会的重视,通过处理工单工作,发现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问题的建议,提升医疗机构形象,宣传医疗机构的文化和完善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