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的内化理论研究综述

2018-07-28 06:49秦丽莉何艳华欧阳西贝
英语知识 2018年2期
关键词:二语内化框架

秦丽莉 何艳华 欧阳西贝

(大连外国语大学, 辽宁大连)

1. 引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社会文化理论成为了二语习得研究的新焦点。然而,大部分的研究中都没有对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的内化理论进行系统的探讨,因此很有必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目前,已有的实证研究主要着眼于社会文化理论这一大的框架,例如牛瑞英(2007)对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二语习得研究开展以来所出版的第一部专著《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进行了述介;马俊波(2008)透过社会文化理论视角解释了二语习得;刘学惠(2011)借助社会文化理论框架观察了外语课堂与语言学习;李棠(2012)对国内的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综述;牛瑞英(2014)概述并简评了《第二语言教育中的社会文化理论:以叙事为纲的入门教程》的主要内容;因此,从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关注内化理论的相关研究成为一个空缺。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研究法,对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的内化理论进行介绍,尝试构建内化理论机制模型,并综述内化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对当前二语习得与内化理论相关研究做出展望。

2. 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ygotsky)与他的同事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构想并将其系统研究的理论,而后得到了心理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等领域学者们的支持和发展(Lantolf & Thorne, 2006:1-2)。但不同的领域对维果斯基的理论也有不同的理解。心理学家们将其称作心理学研究下的文化(历史)心理学,而从事二语习得研究的学者们将其称作社会文化理论(Lantolf & Thorne, 2006: 2-3)。这种社会文化理论并不是简单的指字面意义上的社会文化层面的理论,而是一种高层次和深层次的研究人类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理论。在该理论框架内,人类可以利用原有的文化产物来创作新的文化产物,并使用这些文化产物来调节他们的行为和生理活动。具体来看,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发生学方法(genetic method)、调节(medi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以及支架(scaffolding)理论等 。这些细化的理论间不仅联系紧密,而且都对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马俊波,2008)。

3. 社会文化理论下内化理论的发展

法国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埃米尔·杜尔凯姆(mile Durkheim)最早提出了“内化”,其含义是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即构成社会意识形态的要素向个体意识形态的要素进行转化(袁振国,1998)。关于内化,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给予内化一个新的含义,即人类的一切高级心理机能起初通过外在形式表现,而后由于内化,进而转化为个体心理机能的过程,也就是由外部活动内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郭占基 张世富,1998)。继维果斯基之后,行为主义理论、先天论和认知理论等的支持者们也分别对内化理论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探讨。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新行为主义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Skinner)提出了刺激—反应论(Stimulus-Response Theory),强调学习是一个刺激-反应-强化(Stimulus-Response-Reinforcement)的过程(胡艳芬,2009)。而先天论的提出者乔姆斯基(Chomsky)认为儿童的大脑里存在一种“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学习者通过这种机制而不是刺激-反应论来进行学习(桂诗春,1985:10)。与此同时,认知理论的倡导者布鲁纳(Brunner)与奥苏泊尔(Ausubel)分别再次对皮亚杰(Piaget)关于内化理论的“顺化”(accomodation)与“同化”(assimilation)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他们认为学习在于学习者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框架,并对其框架加以分化和整合(张延成,2012:27)。此外,在20世纪80年代,皮亚杰(Piaget)等心理学家开始提倡基于认知理论的“建构主义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学习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中,并来源于不同的社会活动(Wertsch和Toma, 1995:159-174)。因此,在不同文化、不同时代和不同情境下研究内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Wertsch(1998:51)主张用“借用”(appropriation)和“掌握”(mastery)的概念来替代“内化”。具体来说,Wertsch(1998: 53)将“借用”定义为“把属于别人的拿过来进而变成自己的”;而“掌握”的意思是知道怎样去做,比如会骑自行车或者会说一门语言。与Wertsch关于内化研究不太一致的是Salomon,他认为有些外部过程不可能被内化,因为这些过程超出了内化范围。但这些过程虽然不能被内化却可以被培养(Lantolf和Thorne, 2006:163)。Salomon(1991: 196)认为培养/掌握(cultivation / mastery)指人们会使用流程图来解决问题,而内化是指人们会依据作为认知工具的流程图来进行思考。因此,当提到由维果斯基定义的“内化”和Salomon理解的“培养/掌握”的区别时,这就需要将Agar(1994:60)提出的“languaculture”概念考虑进去,即指语言和文化的有机结合。基于这一概念,“掌握”意味着对语言代码,包括形态句法学(morphosyn-tax)、音系学(phonology)和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的控制,在本质上就是对由Saussure和Bloomfield所概括的“圈内语言”(inside-the-circle-language)知识点的了解。简言之,它允许人们使用第一语言表达来进行有意义的社会互动。而“内化”不仅涵盖对语言代码的控制,而且涵盖了在二语社区所涉及到的“圈外语言”(outside-the-circle-language)的知识内容。因此,人们可以拥有使用新语言(二语)进行交流互动的能力(Lantolf和Thorne, 2006:164-165)。

Lantolf和Throne(2006: 166)认为,内化机制是通过模仿(imitation)来实现的。根据维果斯基所述,模仿是通过社会文化调节而实现内化的过程。事实上,受行为主义和维果斯基的影响,模仿在心理学上有很长的历史。在心理学领域,与模仿容易混淆的仿真(emulation)是指个体粗略复制结果或目标,而模仿是指同时可以复制行为和目标(Simpson和Riggs, 2011)。从广义上来讲,仿真可以被看成模仿的一部分(陈武英 刘连启,2013)。在Salomon(1991)关于培养和内化的讨论中,他把仿真放到一个中心的位置。虽然他没有将效仿与模仿相区别,但很明显他也承认了模仿行为在内化中的重要性(Lantolf和Throne, 2006:166)。但需要注意的是,内化不仅可以看做是自动化的复制(automatic copying)或者传递(transmitting),它还可以看成是新旧的碰撞和对新旧的重新构建,即双向的 转换(transformation)(Lawrence和Valsiner, 1993)。Janet(1925: 226)阐述每种行为的发生包括两部分:大部分是自动的,而一小部分是与所处环境和个体差异结合而产生的。其同事Baldwin(1915)也认为模仿不仅仅是重复,相反,它是一种吸收当前环境,并将其转换为适合自己性格和才能的方法(Valsiner和Van der Veer,2000:153)。他将模仿分为简单模仿(simple imitation)和执意模仿(persistent imitation)两种形式。简单模仿是个人尽力地模仿,但不包括对模仿的改进尝试。而执意模仿是一种有目标有认知的模仿。在这种模仿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个人会不断尝试着改进。从这种意义上来看,这是一个周期性的和再生的过程(Lantolf和 Thorne,2006)。Elbers(1995)提到,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孩子的语言产出与成年人的产出相一致,在四岁以后孩子的表现更为明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基于说话者知道交流的目的,这与Baldwin(1915)所构想的执意模仿相一致。

Lightbown和Spada(1993: 2-3)提出了一个狭义的模仿定义,即:“模仿是对他人话语中全部或部分词语的重复”。这种模仿是基于当前学习内容有选择地模仿,但是由于出现的频率很低,并不对语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这种简单重复的模仿在成年人语言课堂中发生的频率会相对高些(Lantolf和Thorne, 2006: 171)。Ohta(2001: 65)提到了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在回应老师和同学时,会进行多次重复,即进行“替代回应”,比如私语(private speech),但他指出这种成年人发出的私语不仅是语言的重复,也是语言的创造。私语是由Flavell, J., Green, F., Flavell, E和Gross, J. (1996)提出的,它不仅可以重复信息,还能解释所重复的信息(段玲琍,2013)。因此,私语可以看作是模仿的下一阶段。维果斯基也认为,私语在智力发展和具体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进一步发展转化为具有管理思维语言能力的内语(inner speech)(马俊波,2008)。概括地说,内语是无声的私语,是发生在大脑或思维中的语言(Lantolf& Thorne, 2006)。总而言之,内化理论认为个体预期的心理活动始于外部活动,随后会转移至内部而成为内部的心理活动(刘星河,2011),也就是说内化始于他人的社会言语,随后会通过模仿至私语和内语,而后发展为个体的社会言语(social speech)。因此,在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模仿、私语、内语和社会言语可以被看作是在不同阶段内化机制的不同表现形式(刘学惠,2011),如图为所构建的内化机制模型:

4. 国内外内化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启示

在国外,学者们十分重视内化理论。维果斯基认为,人类对自然情感功能的控制是通过社会文化产物对思想活动进行调节实现的,而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内化。他认为,每种心理功能会首先在个体思维之间出现,接着在个体思维内部出现,总共经历这两次的出现。而文化产物就是在外部世界和个体世界中发挥着调节的作用(Vygotsky, 1978)。Kozulin(1990:116)认为,“内化是构成人类高级心理机能中最基本的内容”。Veresov(1999: 203)也坚信外部系统指个体活动和活动所发生的社会环境,而内部系统包括个人思想和情感的主观世界。如果不能经过这两个系统,人们将不会接收任何信息。对内化理论进行研究的学者还有Luria(1979)、Salomon(1991)、Agar(1994)、Frawley(1997)、Winegar(1997)、Wertsch(1998)、Lantolf(2000)、Ohta(2001)、Sawyer(2002)、Zinchenko(2003)、Robbins(2003)、Robbins(2003)、Lantolf 和Poehner(2014)等。

国内有关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内化理论的研究话题并不多,关于内化理论的实证研究更是少见。在1999年,张俭福在“自控式学习的内化机制”一文中认为:“内化就是把外部的转化为内部的,客体的转化为主体的一种转化过程”。在2004年,周天梅在“知识内化的心理机制”一文中指出:“凡是外部客体的内容经过主体重新整合转变成主体的内部的内容,就叫内化”。近年来,在二语习得方面,与社会文化理论相关研究的主要书评有牛瑞英(2007)对James P. Lantolf 和Steven L. Thorne所著的《社会文化理论与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的述介以及徐锦芬和聂睿(2015)对James P. Lantolf和Matthew E. Poehner所著的《社会文化理论及其在二语教育中的必要性》的述评。相关的专著有秦丽莉(2017)所著的在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进行的应用研究《二语习得社会文化理论概论》。此外,李丽娜(2016)和李锲(2017)探究了翻转课堂中的内化视角,陈晶晶和张智义(2017)、刘磊(2017)等将内化理论与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的其他理论进行了结合。

通过评述内化理论国内外最新研究,思考国内二语习得领域教学现状,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首先,对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的内化理论理解要全面准确。目前国内关于社会文化理论的综述与研究相对较多,但具体到内化理论的综述和研究还有待发展。只有真正理解内化理论,才能进一步做出有价值的实证研究并在该研究设计中充分体现内化理论。其次,对相关内化理论的研究话题需要更加多样丰富。在二语习得领域,既可以与具体的习得内容,如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进行结合,又可以与新的社会文化情况进行结合,如邹娟娟(2017)将内化与大数据时代结合起来进行了研究。除了关注习得内容之外,还可以考虑学习者方面的个体差异,如李勇(2009)研究了学习动机的内化水平,这些因素也是二语习得中需要认真思考的内容。再次,可以开展相关内化理论的实证研究。如何将内化理论与二语习得实践相结合,帮助二语学习者提高习得的内化水平,正是学者们要思考的问题。在结合研究的探索中,如果该研究能够证明其理论对二语学习者有积极作用,就将会引起更多学者们的应用和推广,从而使更广大的师生们受益。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语言学习上的实证研究时,不仅要重视内化知识,也要考虑相应的外化知识(Lantolf和Throne, 2006:202)。正如Wertsch所理解的,“内化”和“外化”一起推动着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刘星河,2013)。换言之,内化是通过外化表现出来的,所以可以通过对相关外化形式来理解内化,这就解决了相关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问题。最后,可以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除了国内较流行的定量定性结合法,还可以使用混合研究等方法对内化理论进行更全面细致的研究。

截止到2018年1月,在中国知网(CNKI)高级检索中设置文献分类目录为“哲学与人文科学”后,以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分支理论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结果的百分比情况如下图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内化理论”的相关研究仅占1%。而作为社会文化理论的重要分支,内化理论是二语学习者在与社会互动的协商过程中学习的最终结果。因此,“内化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

5.结语

社会文化理论跨越了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之间的鸿沟,把个体从乔姆斯基所设想的听说世界和固定的实验室中解放出来,使个体自由于日常活动中。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的内化理论就是建立在一个能够控制天赋的平台上,人类通过社会文化活动调节而形成新的思维活动,以此来控制人类的高级心理机能,这就是内化过程(魏月红张莉,2015: 06)。维果斯基也认为,人类一切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都是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得以发展和借助语言得以实现的(文秋芳,2011: 258)。同时,构成高级心理机能各要素的发展,也是各种活动相互作用和不断内化的结果。在二语习得方面,语言知识的习得可以看做是由个体通过外在活动逐渐内化并与思维结合的过程。因此,内化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简言之,研究和把握内化理论不但对二语习得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二语教学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的内化理论为探索二语习得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但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和教学运用,以便验证和发展该理论。

猜你喜欢
二语内化框架
红色旅游地文化氛围生产与旅游者价值观内化关系研究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从知识内化视角看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