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欢 王岳飞
(浙江大学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茶叶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58)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电商平台的兴起,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在此趋势下,颇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传统农产品行业,自开辟电商渠道以来,交易额也持续走高。
根据阿里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阿里巴巴平台农产品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速超过40%,增长速度超过了平台总体增速,反映了农产品电商良好的增长势头[1](见图1)。
图1 2016年阿里平台农产品销售额走势
根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6)》报告显示,除坚果类之外,茶叶类目成为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最高的农产品类目(见图2)。
图2 2016年阿里零售平台销售额最高的十大类农产品
随着茶叶商家的增多,以及平台茶产品商家竞争的加剧,天猫平台经营产品开始精细化划分。“茶”类目属于天猫经营 “食品-茶/咖啡/冲饮/饮料”大类下,下设8个二级类目。二级类目中,除了传统的六大茶类分类-“乌龙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外,将“普洱”独立于“黑茶”作为单独的二级类目,并新增“代用/花草/水果/”(以下简称“代用茶”)类目(见表1)。
表1 天猫后台类目划分
如上图所示,三级类目主要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品类,如“西湖龙井”、“正山小种”、“白毫银针”等,这也符合天猫平台消费者对茶的认知习惯。
1.2.1类目占比根据天猫后台生意参谋数据(注:生意参谋诞生于2011年,在2015年分别整合量子恒道、数据魔方,成为阿里巴巴商家端统一数据产品平台)的数据换算,在“茶”类目下,2017年支付金额占比最高的为“代用茶”,支付金额占比为25.44%。其次为“普洱”,支付金额占比为22.18%。“绿茶”和“乌龙茶”支付金额占比均超过16%,“红茶”类目支付金额占比超14%,“黑茶”和“白茶”类目仅占2.4%,“黄茶”支付金额不足1%(见图3)。
图3 天猫后台类目占比
天猫平台各类目支付金额的占比情况,反映出在该平台,最受消费者青睐的产品为“代用茶”,其次为“普洱”。“黄茶”和“白茶”在市场认知方面显然不足。绿茶与乌龙茶评分秋色,红茶稍稍逊色。
1.2.2类目销售增长情况 与2016年各类目支付金额相比,除“乌龙茶”类目和“黄茶”类目以外,各类目同比去年支付金额均呈现正增长。其中,“白茶”同比增长率高达37.7%,增长比例显著。 “代用茶”和“普洱”,同比去年增长约为30%。“红茶”类目表现平平(见图4)。
图4 同比2016年类目销售增长率
可见天猫平台,整体茶叶消费市场呈现增长趋势。“黄茶”类目在认知度比较低的状态下市场份额继续衰退,“乌龙茶”类目在2017年出现了市场份额的下滑。
1.2.3平台卖家数量及类目占比情况 根据天猫后台生意参谋数据换算,2017年天猫平台“茶”类目下卖家数有比较明显的削减过程。从3月份的328万家,减少为12月的254万家(见图5)。可见平台内商家竞争已经十分激烈。
图5 2017年各月卖家数变化趋势
根据天猫后台生意参谋数据换算,“代用茶”卖家数占总卖家数的46.79%。传统茗茶类中,“绿茶”占比最高,达到33.01%。其次为“红茶”、“乌龙茶”、“普洱”。占比最低的为“黄茶”,“黑茶”和“白茶”(见图6)。基本上与支付金额占比情况相吻合。
图6 2017年各类目卖家数对比
通过对几个品牌,大益、艺福堂、西湖牌等,在天猫平台的交易指数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品牌全年交易呈现规律的波动。其中,受天猫平台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影响, 11月份交易额均达到全年最高水平。此外,在2月份春节物流停止发货,交易指数均为各品牌全年最低(见图7)。
图7 2017年各品牌交易指数趋势
根据天猫后台生意参谋的数据换算,“茶”类目下,全年客单均价为103.2,各月价格趋势如下图所示。客单价最高的为1月,推测主要原因是受到天猫平台“年货节”的影响,礼盒类产品销售较多,拉高客单价;客单价较低的为7月份,主要原因可能是夏季“代用茶”类产品的相对热销拉低客单价(见图8)。
图8 2017年各月客单价情况
2.1.1“绿茶”类目交易概况 根据天猫后台生意参谋的数据换算,2017年绿茶各月交易指数与单价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在3月和4月份,正是绿茶上新季,交易指数最高。其次,受天猫平台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影响,交易指数也出现明显增长。
在客单价方面,“绿茶”类目全年客单均价在123.60元。受1月份天猫 “年货节”的影响,绿茶礼盒交易增多,客单价最高值。其次为3月、4月份绿茶上新季,客单价较高(见图9)。
图9 2017年“绿茶”交易指数和客单价趋势图
2.1.2“代用茶”类目交易概况 根据天猫后台生意参谋的数据换算,“代用茶”在2017年交易指数保持平稳态势。与“绿茶”类目不同的是,1月份年货节对“代用茶”类目交易影响较小,甚至出现下降趋势。交易指数最高的为11月份,主要原因是受天猫平台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影响。
在单价方面,“代用茶”类目全年客单均价在47.26元,低于“绿茶”类目。在6-8月份,出现客单价的小幅下降,推测夏季产品相较冬季产品单价较低(见图10)。
图10 2017年“代用茶”交易指数和客单价趋势图
2.1.3“普洱”类目交易概况 根据天猫后台生意参谋的数据换算,“普洱”类目全年各月交易指数基本基本平稳。在11月受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影响,达到交易指数的最高峰。
在客单价方面,“普洱”类目全年客单均价在237.5元,明显高于其他类目。可见消费者对普洱类产品的高价格接受度高于其他类目产品(见图11)。
图11 2017年“普洱”交易指数和客单价趋势图
2.1.4“红茶”类目交易概况 根据天猫后台生意参谋数据换算,“红茶”类目全年各月的交易指数呈现季节性波动,从9月至次年1月,呈现比较高的交易指数。这与消费者对红茶秋冬暖胃属性的认知相关。
在客单价方面,“红茶”类目全年客单均价在121.5元,与“绿茶”类目相当。1月份受到平台年货节的影响,红茶礼盒类销量增大,提升了客单价(见图12)。
图12 2017年“红茶”交易指数和客单价趋势图
2.1.5“乌龙茶”类目交易概况 根据天猫后台生意参谋数据换算,“乌龙茶”类目交易指数与“红茶”类目相似,呈现季节性波动,在9月至次年1月份呈现比较高的交易指数。这与铁观音的秋季上新,以及秋饮乌龙的引导相关。
在客单价方面,“乌龙茶”类目全年客单均价135.7元,略高于“红茶”和“绿茶”类目。且在乌龙茶秋茶上市季节,价格出现上涨。在1月份年货节,受礼盒产品销量增多影响,客单价达到最高(见图13)。
图13 2017年“乌龙茶”交易指数和客单价趋势图
2.1.6“白茶”类目交易概况 根据天猫后台生意参谋数据换算,“白茶”类目全年各月的交易指数相对平稳。受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影响,11月份交易指数达到最高。在4月份,受新茶影响,略有增长趋势。其他各月均保持平稳。
在客单价方面,“白茶”类目全年客单均价在299.8元,明显高出“普洱”类目。可见白茶类目的受众,对高价产品的接受度较高(见图14)。
图14 2017年“白茶”交易指数和客单价趋势图
2.1.7“黑茶”类目交易概况 根据天猫后台生意参谋数据换算,“黑茶”类目全年各月交易指数呈现小幅波动。除受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影响出现小幅上涨外,其余各月均表现平稳。可见季节变化对黑茶的消费影响不大。
在客单价方面,“黑茶”类目全年客单均价在217.8元,略低于“普洱”类目。冬季和春季价格略微高于其他季节(见图15)。
图15 2017年“黑茶”交易指数和客单价趋势图
2.1.8“黄茶”类目交易概况 根据天猫后台生意参谋数据换算,“黄茶”类目全年各月交易指数呈现出与“绿茶”类目相似的季节性波动,即在3月、4月新茶上市季,呈现交易最高峰,其余各月均较为平缓。
在客单价方面,“黄茶”类目全年客单均价在150.5元,高于“绿茶”、“红茶”及“乌龙茶”类目。结合“黄茶”类目在茶类目中的占比较少,可以推测购买黄茶的人群比较局限,产品结构单一,导致价格据高平稳(见图16)。
图16 2017年“黄茶”交易指数和客单价趋势图
根据天猫后台生意参谋数据换算,各类目访客数对比如下,可以看出“代用茶”类目2017年访客数达到4亿,而“绿茶”、“红茶”、“普洱”分别仅为“代用茶”的1/3;“白茶”和“黑茶”访客数则仅为1600万左右;最少的为“黄茶”,仅为243万。由以上数据可见,天猫平台消费者对“代用茶”产品极为青睐,而黄茶的受众群体在天猫平台严重不足(见图17)。
图17 2017年各类目访客数与客单价对比
在客单价方面,“白茶”类目客单价出人意料的为众类目之首。而访客数最高的“代用茶”类目,客单价反而最低。整体客单与访客呈现负相关,即访客数越高,客单价越低。
茶类产品符合农业产品的基本规律,天猫“春茶节”正是顺应了绿茶开春上新的节奏,及时刺激消费者感知,对搜索热度及购买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与之类似的,“女王节”通过对女性的多维度关注,策划各类花草类产品,刺激女性群体对“代用茶”类目产品的消费。此外,还有一些常规类的平台活动,如“617吃货节”、“年货节”“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双十二购物狂欢节”等。茶类商家对平台购物节积极应对,增加茶产品在营销节日的创意,才能让消费者对茶类感知更多,获得更多的流量。
随着京东、考拉、苏宁等其他平台的迅速崛起,天猫平台的流量红利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狂欢促销逐渐对消费者的拉动有限。而随着消费者自我意识的提升,对消费升级提出更多需求。消费者对茶产品品质、独特性和内涵有了更高追求,消费的平均价格也会随之提升。因此,一些新兴的茶企得到发展机会,如ChaLi,雨林等,通过包装、品饮形式、饮用场景、内容驱动的多维打造,吸引了一大批更年轻的消费者,增加用户黏度。
在消费升级的态势下,代表产品更安全、更可靠的大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传统的线下著名品牌,如大益、龙润等,在线上获得越来越多的流量。反观,一些靠低价恶性竞争的小电商公司已经逐渐失去生存空间。线下店铺为消费者带来良好的购买体验,而线上平台则为品牌吸纳更多时间和空间维度的用户,相互补充,获得更大品牌美誉度。
直播、软文的营销、网红的推荐、必买清单的种草……天猫平台跟随自媒体形式的快速发展,已经衍生出多重内容推广渠道。商家的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已经不再是单向沟通。茶品类企业也一样,不仅需要以权威专家的身份,告诉消费者怎么选怎么用,还要通过各领域的KOL、网红发声,引导饮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通过让饮茶深刻影响到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拥簇和传播。
随着天猫平台发展的逐渐成熟,品类竞争的日渐激烈,价格已然不是决定消费者心智的唯一因素,这是消费升级给茶品类带来的挑战,也是机遇。在保障产品安全、可靠的基础上,电商企业想要获得长足发展,就要在品牌、内容、创意玩法上做出更多尝试。更多贴合消费者生活,为消费者解决实际需求,并引领个性化需求的品牌,更容易获得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