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益,任雅琴
(1.广州市第十六中,广东 广州 510080;2. 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浪潮,推动我国学校体育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进展,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上有实质性的改善。但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领域尚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诸如体育课程各学段相脱节、学校体育资源供给的非均衡性、课外体育活动实施形式主义倾向性等短板制约着学校体育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思路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各领域聚焦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凸显了社会各层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常态性的体现在经济领域,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在教育领域也有普适性。因此,“经济政策的调整必然引起教育的变革,尤其是供给侧改革思路和逻辑的定调[1]”,势必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本文基于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校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学校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趋势和路径是什么?基于以上问题对我国学校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研究,尝试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习总书记于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经济会议上正式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发展思路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和热议,并且得到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各领域的认可。作为经济学的两大基础供给和需求,两者相依相存。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于18世纪初提出了最鲜明的供给管理思想——“萨伊定律”[2],由此拉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序幕。根据相关研究,“供给侧”学派迄今为止约历经了四大阶段:从“萨伊定律”到“凯恩斯主义”,从“凯恩斯主义”到“供给学派”,从“供给学派”到“凯恩斯主义复辟”,“凯恩斯主义复辟”到“供给管理”[2]。对于经济领域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供给方和需求方在追求各自最大利益和效益过程中获得相对平衡状态。将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用于教育领域中,两者具有共通性。学校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为优化我国学校体育服务产品供给,供给方要对学校体育进行结构性调整和变革,旨在为供给方和需求方在追求各自最大利益和效益过程中实现相对平衡的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原因——对策”典型的三段论逻辑路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拆解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可体现出“问题——原因——对策”三段论逻辑路线,问题表征在于供给侧,问题本质在于结构性矛盾,问题解决对策在于改革。因此,我国学校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逻辑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从问题导向视角出发,可以由左自右和由右自左两个逻辑路线解读学校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问题的原因分析逻辑和问题的解决对策逻辑,前者是解析为什么要进行学校体育供给侧改革,后者则解析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图1 我国学校体育供给结构性改革的概念逻辑分析框架
当前,我们已进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中,它必然会带来资源、技术、资本的全球流动,进而导致人才的全球流动、竞争与合作。整个社会系统中,经济和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经济政策的调整必然会带动教育领域的变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05年发布《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率先提出“核心素养”结构模型,试图解决“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4]。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在2016年正式发布,包含3个维度、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学校教育纷纷构建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体育亦如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今后一段时间,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将严格按照20字方针开展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强调“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
伴随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速,各种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的提出和更新,归根结底落实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学校体育改革要尽可能的满足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而学校体育长期存在“供需错位”的现象,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诸如学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体育课程各学段衔接相对脱节、体育教学内容低级重复和蜻蜓点水、资源配置不均等、课外体育活动流于形式等短板制约着学校体育的发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是改革的间接逻辑,回归根本、追求质量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供给侧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逻辑”[5],学校体育发展亦如此。当务之急,学校体育改革亟需解决“供给侧”和“需求侧”在追求各自最大利益和效益的过程中实现相对平衡的状态。这也是学校体育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必然会给学校体育的改革提供顶层设计。
小、中、大学的体育课程应相互衔接,是一个整体。但在现实中却没有依据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以及学生需求进行研究,小、中、大各学段教学内容相对独立,没有体现整体性知识及技能的递进关系。这是出现蜻蜓点水和低级重复的根源所在。
3.1.1 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的泛化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的设计比较空虚化,与实践相脱节,且体育教师大都不具备传授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操作性不强。由于体育教学内容具有“一项多能”和“多能一项”的特性,“一项多能”是一个发展目标可以由多种教学内容来实现,而“多能一项”是一个项目的锻炼可以达到多种锻炼身体的目的。据统计,在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有240个左右 “学生应该达到”,这里每一个“学生应该达到”都可以理解为是目标,数量如此之多的目标势必会造成目标的泛化现象出现。如果根据已经泛化的目标选择和加工体育教学内容,就会出现如何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问题?选多少体育教学内容?所选编出来的内容到底谁先上?谁后上?14年的体育课到底又要教授多少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等问题会更加困扰着我们的一线体育教师。因此,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的泛化现象会造成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加工更加艰难,“同时也会造成运动技术学习和身体锻炼核心目标会被大幅度的虚化和淡化”[6]。
3.1.2 目标与内容在理论设置上不协调
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化。据统计,由原来的水平一到水平四从五个领域分别提出162条目标的具体学习要求缩减到现在的水平一到水平四从四个方面分别提出96条目标的具体的学习要求,目标设置的更为具体精炼,贴近实际。但是在目标的表述上似乎目标与内容不明晰,层次性体现相对不明显。如:在水平一的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中,“学习目标1:学习基本的身体活动方法和体育游戏,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做出基本身体动作,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完成多种形式的走、跑、跳、投、抛、接、挥击、攀、爬、钻、滚动和支撑等动作[7]。这里描述的目标似乎不属于目标的范畴,而是更多的倾向于内容的范畴,具体怎么做体现不明显,做什么却体现出来了,这与内容根据目标选择相矛盾,难以体现目标引领内容的要求。因此,目标与内容在理论上设置的不协调。
3.1.3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落实教学实践存在差距
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合为一个领域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一项体育教学内容很难分清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是促进了生理健康,同样更难分清促进了心理健康还是社会适应。事实证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在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不容分割,于是2011版新课标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合二为一。但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现实差距,比如:心理健康具有隐含性,到底什么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凡是积极的体育活动都能促进心理健康?还是消极的体育活动也能促进心理健康?如何判断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社会适应中的核心概念“个性”和社会性活动都没有涉及到,个性不仅是优秀民族的标志,也是文明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那么学生的个性培养在学校教育中是多么重要。既然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那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就应该体现出具体的社会活动内容。
经济学理论认为,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由供给和需求构成的,学校体育资源亦如此。供给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供给不均衡作为影响“公平”的一大难题,已经成为当前与未来推进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体育发展成果的掣肘[8]。因此,从供给失衡和供给不公平两个维度探讨学校体育资源供给的非均衡性。
3.2.1 学校体育资源供给失衡
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结构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学校体育资源供给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发达区域的学校,而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学校体育资源相对贫乏。城市的学校体育资源供给基本保证,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土地的扩张和体育空间的使用;而农村的学校体育在保证充足土地的使用条件下,体育物质资源却相对薄弱。学校体育资源供给主要集中在政府主导和推动下进行,向城市学校给予倾斜,而经济文化落后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资源供给匮乏,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导致学校体育资源在区域供给上的失衡。除此之外,学校体育资源的供给仍然存在着结构性失衡,有些城市学校为避免体育场馆的损耗,竟然会减少学生运动的频次或者不向学生开放,学生的体育需求得不到满足,甚至会为了争夺体育场地设施而产生冲突。
3.2.2 学校体育资源供给不公平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9]。学校体育资源亦如此,当前学校体育资源供给不公平现象尚未解决。学校体育资源供给失衡必然会导致其不公平性,政府在供给上给予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倾斜,对“一视同仁”公平性的把控有欠缺之处。除学校体育资源供给的地缘性不平等外,还存在着剥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和使用体育资源均等性的权利。中考、高考的压力,出现挤占正常体育教学时间和课外体育活动时段,严重侵犯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权利。学校体育中还有一部分“弱势阶层”群体,如身体有缺陷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面临着更大心理压力和生活学习压力,由于种种歧视的存在,致使他们放弃参与和享受体育运动的权利。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构成了学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是学生形成运动专长,养成健康行为,树立良好的体育品德的基本保障。当前我国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地制约着学校体育的发展。
3.3.1 课外体育活动内容流于形式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为落实体育核心素养,国家颁布了诸如“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艺术2+1”、“校园足球”等一系列政策,国家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了政策保障。通常情况下,学校为应付各级评估检查,在上级领导呈现业绩,投其所好,高度关注课外体育组织方式、场面和影响效应,体育内容的选择也形式化,没有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体育运动项目特点来开展。如,校园足球如火如荼开展着,各校在汇报表演时,学生大部分用手拿着足球做整齐划一的动作,表面上看学校对此下了一番功夫,实则却违背了该项目运动技术特点,何谈让学生形成运动专长,树立优秀的体育品德,这与国家倡导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总目标背道而驰。
3.3.2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模式单一化
当前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大部分是利用“两操、两活动”时间开展,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保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各类学校开展学校体育都不约而同地陷入尴尬境地,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体育拥有不可置疑的地位,但在实际实施中处于弱化地位,升学压力之下可能就被边缘化。课外体育活动指导教师的缺失,放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难以实现、运动安全防治救护能力难以提升。长期以往,学生找不到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体验不到运动成功感,逐渐会离开操场,重新返回网络游戏的世界。
4.1.1 体育教学目标设置要具体化
2011版体育健康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设置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还需进一步具体。比如:在设置目标时,少一些“学生应该达到”诸如此类词的描述,它既像目标,又像是内容中所要达到的要求。在目标的表述上要体现出具体化和准确性,这里具体反映的是可数、可评、可测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而准确性则体现在教学目标设置与教学实践的匹配性。比如:在初中一年级的鱼跃前滚翻教学的运动技能的学习中,可以将其目标表述为:“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85%左右的学生能够在设置高30cm的橡皮筋独立完成5~6个鱼跃前滚翻技术动作”。这样的目标设置的既具体化,也具有可操作性,还能准确的评价出目标是否和实际的教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具体方法如下:1)假设通过教学活动观察可知,几个量化的指标“85%、30cm、5~6个”学生都达到这几个标准,说明目标设置的较为准确。2)假设通过教学活动可知,几个量化的指标“85%、30cm、5~6个”学生难以实现这几个标准,说明目标设置过高。3)假设通过教学活动可知,几个量化的指标“85%、30cm、5~6个”学生能够完成15~~20个,说明目标设置的过低。目标的设置的重点在于具体、可操作,且还能够检验这堂课的达成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显示出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1.2 适当的恢复体育目标和内容的规定性和灵活性
各学段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身心特点适当的恢复体育目标和内容,且要有一定的规定性和灵活性。小学阶段一般集中在6~~12岁,此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骨骼钙化程度低,易变形,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渴望被别人认可。这个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应该是以学生身体形态练习为主的内容(队列队形),运用“游戏教学法”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中学阶段一般集中在13—15岁,此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骨骼成长速度快,柔韧性下降,力量和速度较为敏感,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羞耻感强。这个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应该是以田径类和一般竞技类内容为精中之精的内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高中阶段一般集中在16—18岁,此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肌肉力量增长明显但不协调,确立自我意识,但缺乏冷静判断事物能力。这个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应该是以学生喜欢的专项为精中之精的内容,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大学阶段身心发展特点:身心发展基本结束,趋于成人化,感情稳定,遇事沉着应对。这个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应该是以学生爱好的1~2项运动的内容,为一生体育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体育教学内容庞杂,教师选择体育教学内容要从精教类、简教类、介绍类和锻炼类这四个方面进行选择[10],精教类一般常见的、易于普及的项目,如足篮排球、羽毛球、武术等;简教类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简教一些未来生活中可能碰到的项目,这类内容新型类项目居多,如轮滑、网球等;介绍类是让学生对体育项目和文化有所了解,不必掌握,这类内容离生活较远,普及性不高的项目,如:汽车拉力赛、跳水、极限运动等;锻炼类是发展身体素质项目,锻炼类穿插在精教类和简教类内容中,它是建立在精教类和简教类内容中实现的。
义务教育阶段是以精学、简学、介绍和锻炼类内容体育较为明显,而高中和大学阶段则侧重精学和精炼。水平一可“使用‘动单元’活动,单元时间为2~4学时左右”[11],水平二至水平四使用大单元教学,单元时间为7~12学时或是更长,精学类内容采用大循环重复多,简学类内容采用小循环重复多,介绍类内容采用小循环重复少,锻炼类内容采用大循环重复少。水平五和水平六采用选项内容,是大单元教学,单元时间以学期或是学年为单位。
4.1.3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要具体化和可操作性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具体教学中易出现随意性,不易评价,且新课标中设置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存在落差。凡是课程目标都是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设置,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发展特点是不同的,设置的目标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情感目标中要具体化,不能直接表述“培养学生勇敢拼搏的精神”,这种目标可以套用于任何一项运动技能的学习中。假设要培养学生勇敢的精神,可以由具体的教学行为所表现出来,如:教学内容是双杠滚杠,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可以将情感目标描述为:“在同学的保护帮助下,敢于完成1~2个在双杠上滚杠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战胜自己内心恐惧的心理。”这样描述既具体,又可操作,我们将显性活动作为评价隐性活动的媒介,从而判断出隐性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4.2.1 利用供给侧改善学校体育资源分配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资源供需错位日益突显,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供需错位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农村学校,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供给失衡。解决学校体育资源供给失衡应从供给侧入手,政府资金力度是解决供给失衡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政府主导政策时也要考虑到社会效益,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均衡点,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学校体育的发展,多渠道增加学校体育的投入。努力实现城乡同步发展,逐步缩小城市和农村学校体育资源供给的差距,保证学校体育资源供给的均衡性。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要扩大学校体育资源的供给模式,在体育用地面积、体育空间和恶劣天气环境受限的情况下,可以建设学校体育虚拟现实实验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虚拟网球、羽毛球、攀岩、高尔夫等体育项目的体验,使学生随时随地享受体育运动,虚拟现实技术推动着学校体育的发展。
4.2.2 利用市场经济调节激活学校体育资源供给的效率
学校体育改革都是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进行,政府主导的学校体育管理管理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政府垄断式的体制,这往往会限制学校体育发展的空间。学校体育资源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供给,政府适当的放权进行宏观调控,要激活市场经济的活力,创新学校体育资源供给的体制机制,即学校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通过市场经济改革、创新供给的体制机制激活社会资金支持。维持资金供给过程公平正义,这对经济文化落后地区的农村学校的权利和权益格外重要。与此同时,政府要联合社会资源对学校中的弱势群体的资源供给要给予一定的倾斜,切勿带着有色眼镜对待他们,要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校体育资源的公平性。
4.3.1 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选择要与体育课相衔接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也是体育课程拓展深化学习的重要内容,课外体育活动所选择的内容应该与体育课内容相衔接。课外体育活动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不可预期性行为结果的达成。课外体育活动要充分借鉴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严格按照课程教学的规范性对其进行设计规划。学生可以对课上所学的运动技能进行反复练习,体育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时时关注学生运动负荷的变化,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安排体能训练和运动技能的学习,让学生较为系统的学习和掌握1~3项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爱好和运动专长,有利于提升课外体育活动质量和效果,使之达成有序自发性状态。体育教师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要教授运动学习方法,融合运动健康内容,渗入体育德育,从点点滴滴做起,让学生逐步形成健康意识,养成健康行为,树立良好的体育品德,促进学生身、心、群全面发展。
4.3.2 建立课外体育活动新模式
保证课外体育活动长期、稳定、有效实施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的新模式,如图2所示。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形式不应仅限于学校开展,还要扩展到社区和家庭中开展,学校主要由体育教师组织开展,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学校运动俱乐部,开设若干运动项目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现有的运动能力合理的进行选择。学校要定期与其他学校举办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交流,取其精华,完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模式,建立校际间良好的友谊。与此同时,学校要定期举办学年、学段固定的体育赛事,还要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县四级体育竞赛体系,体育最终要回归到体育竞赛上,通过体育竞赛检验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形成。学校可以将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名片进行宣传,逐步由 “一校一品”向“一校多品”的教学模式发展,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也要利用好社区体育这块主阵地,在社区中成立非政府组织的体育社团,体育社团成员的组建具有非正式性、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体育社团根据学生的余暇时间来安排体育社团的活动时间、频率、区域间或者跨区域体育社团的运动文化交流和组织体育赛事。另外,体育社团俱乐部应推行APP健身软件,设置无偿和有偿专区,无偿专区包括体育健身小常识、体育赛事观赏、体育社团竞赛日程、体育健身预约等内容;有偿专区包括可穿戴式运动设备、虚拟现实装备、健身休闲衍生品创意和设计的开发等内容。借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之势,从供需两侧让全民认识消费的“元动力”属性,保障全民对体育的需求。家庭体育是学生养成课外体育运动的第一场所,父母要树立良好的体育意识和健康的运动行为,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图2 课外体育活动新模式的框架
学校体育改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至今,体育课程各学段相脱节、学校体育资源供给的非均衡性、课外体育活动实施形式主义倾向性等短板尚未解决。有必要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维来构建学校体育改革路径,实现学校体育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展,多渠道、多方位提升学校体育供给,全面提高学校体育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