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用相关资源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8-07-26 04:25金俊军
新课程·教师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材资源生活资源网络资源

金俊军

摘 要:《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科目,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综合技能培养、实践能力提升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拓展教学资源,除了用好教材资源之外,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资源,运用相关的网络资源、社会资源,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加深他们对历史社会知识的综合体验,最终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与综合技能的提升。

关键词:教材资源;生活资源;网络资源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集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古今中外、人文地理多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培养以及综合实践技能提升都有重要的促进价值。由于受课时安排的制约,单一的课本教育很难完善学生对科目知识的认知,教学中我们就要善于拓展教学资源,通过课外资源的渗透引入,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他们的学习发展做好引导。

一、运用教材资源,构建知识脉络

教材是《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科目知识的直接渠道。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着科目知识体系、知识脉络的构建,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做好基础知识学习。传统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大字部分的讲解,只重视重点内容的分析,而忽略图片、小字部分的讲述,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而对知识的细节部分掌握不周,从而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整体理解。新时期教学中,我们要创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为他们的知识积累打好基础。比如,在教学“亚非大河文明”的时候,开头蓝字部分直接说明“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大都诞生在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看到这句话,而忽略其背后的原因,就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揭示其背后的原理:远古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多依赖农业,而水是农业种植灌溉的关键,同时由于水流作用,大河两岸的土壤相对肥沃,地势相对平坦,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另外,水是生命的命脉,大河流域水源充足,符合人类、动物生长需求;此外,水中有鱼、虾、蟹等生物,这也是人类生存的食物来源;在早期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水力也是交通运输的重要渠道……大河对于保证人类生存、促进社会发展有着良好的支撑作用,所以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大都诞生在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引导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了解这些原因,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丰富他们的学习认知能力、完善他们的知识脉络体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运用生活资源,丰富学习经历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科目的学习兴趣不足,觉得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学习起来没有意思。教学中我们就要善于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运用生活资源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加深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感知。例如,日常生活中的节日就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着重要的联系。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这种文化是人文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挖掘节日资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对相关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进行专项分析,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对于历史科目的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在教学“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五一劳动节”的来源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五一劳动节”也叫“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让学生能够结合历史知识认识到节日的意义,感受到劳动者的血泪史,感受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之后联系我们现在的生活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感知,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等内容的分析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另外,我们还可以结合我们的现代生活,从火车、汽车的运用,电灯、电话的普及引导学生感受到工业革命前后人们生活的差别,让他们思考如果我们在古代该如何生存,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进行想象,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认知能力。

三、运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渠道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教学形式在不断改进,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改革。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满足新时期的教学发展需求。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教学形式相对简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较低。而历史教学时间跨度大、地理范围变化多,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通过互联网资源的科学运用,最大程度上活化历史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直观性与趣味性。比如,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演示来缩短时间,通过快进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通过历代中国地域图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历程,感受到多民族国家统一的不易。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相关的视频演示,让学生对历史概念、历史人物有一个更为全面的感知,不断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比如,在教学“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时,传统教学教师要板书,要填表,教学进度相对较慢,学生理解起来也相对枯燥,学习效率较低。而运用网络资源,我们就可以通过相关的影视作品,对人物形象进行综合展示,例如,可以通过电影《哥伦布传》让学生认识到航海家哥伦布颠沛流离的一生,感受其发现新大陆的历程以及西班牙殖民者奴役、残害土著居民的历史;通过电视剧《郑和下西洋》片段的播放让学生感受到明朝海上力量的强大、对外交流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更为活跃,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之后引导学生自行总结归纳,就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运用社会资源,做好实践运用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到:“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方面,重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实际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教学中我们除了引导学生做好基础知识学习之外,更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培养,提升他们的综合实践运用能力,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升华科目的教育意义。例如,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科目知识的学习认识到生活主题与史地知识的联系,比如南北方文化、生活方式的差异,人们思想观念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辨能力。另外,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实践技能,引导学生在课下开展探究、合作、实践活动,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综合认知。例如,在教学“三国两晋南北朝——璀璨的科技与艺术”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王羲之、王献之,感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陆游生平诗词的分析来感受文化与历史的紧密关系,感受历史对于人物的重要影响,体会陆游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与建设者,更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技能,以便日后能够更好地建设国家。

总之,《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我们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树立“大歷史”教学观念,重视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科目知识的学习,以便能更好地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拓展学习的渠道。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掌握科目知识,加深对科目知识的整体理解,提升他们的历史综合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国红.初中历史教学资源有效利用的问题和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2).

[2]刘爱莲.初中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7).

?誗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教材资源生活资源网络资源
Algoblu发布NEV网络资源虚拟化平台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日语的现状及分析
挖掘教材资源 提升作文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探讨
利用生活资源,激活生物课堂
野菜文化资源在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开发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网络资源的《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引教材活水,滋养学生作文
“生活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