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文化资源在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开发中的应用探索

2016-12-13 03:01胡源
中学生物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材资源实践活动

胡源

摘 要 通过一线的实践研究,探索出了几点野菜文化资源在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开发中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 野菜文化 实践活动 教材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11 - 0045 - 03

现行的初中生物学教材,南北通用、城乡通用,教材上列举的许多生物资源当地没有,给生物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带来许多不便和遗憾。因此,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的开发应与当地的生物资源状况,特别是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进行联系。野菜文化是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如何将野菜文化资源应用到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的开发当中?笔者通过一线的实践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与教材资源进行整合

教材是经过严密选编的系统化的学科知识,虽不能完全概括该学科领域的全部知识与结构,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却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挖掘教材资源的过程中整合南京野菜文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发出适合初中学生的生物学实践活动。以苏教版八年级教科书中“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章为例,将“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活动与野菜文化进行整合,开发出了“关注南京野菜的未来发展”的实践活动。

活动简介:据野菜种植户介绍,野菜种植简单,产量高。以马兰为例,每过20多d就能割一茬,一次能收将近1 000 kg,一亩地收益1~2万元不成问题。我国野菜也备受国外客商的青睐,年需求量一般为200万t,先后出口到日本、南韩、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南京地形多丘陵、江湖,且冬暖夏热、四季分明,十分适合野菜的生长。南京有着全国最大的野菜市场,其野菜食众之多、历史之久,在全国堪称一绝。如何开发利用南京的野菜资源,将南京的“野菜文化”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是一个值得调查、研究和开发的课题。

活动目标:

(1) 促进对南京“野菜文化”的重视并对南京野菜的未来发展产生思考;

(2) 提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3) 增强对家乡和自然的喜爱之情。

活动指导:

(1) 活动开展前提前,进行讨论小组的分组,完成对南京野菜资源、南京野菜的发展现状以及其他地区野菜产业的发展情况等资料的搜集工作。

(2) 各讨论小组的成员准备好个人材料,就“南京野菜的未来发展”提出个人初步设想。

(3) 先小组内部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陈述讨论结果,最后再全班进行探讨,完成对“南京野菜的未来发展”的设想。

(4) 整理讨论内容,给南京市政府写一封关于“南京野菜的未来发展”的信。

2 与学生兴趣进行结合

实践活动开发的目的之一,就是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开发在形式上是“以校为本”,但其背后的真正哲学理念是“以学生的兴趣为本”。南京人有春天吃野菜的习俗,许多学生对南京人爱吃野菜的原因很感兴趣。笔者以此为抓手,“研究南京的野菜民俗”的实践活动应运而生。

活动简介:南京人有吃野菜的习俗,有很多本地民谣与野菜有关。例如,“南京一大怪,不爱荤菜爱野菜”“南京人,不识好,一口白饭一口草”等。可见南京人对野菜的热爱,甚至是依赖。这倒并不是不识好,野菜可是个好东西,对人体有诸多好处,不少南京人喜欢在野外游玩时采摘野菜以备食用。教师带领学生对南京人一起走进“野菜的民俗”吧!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学生通过调查发现南京人爱吃野菜的原因以及相关的民俗;

(2) 提高问卷调查和资料搜集、分析、处理的能力;

(3)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以及一定的人文主义情怀。

活动指导:

(1) 活动开展前提前分好小组,各小组合作完成调查任务。

(2) 各小组应提前制作好问卷调查表,并在社区、广场选取适宜的位置开展问卷调查。

(3) 调查活动完成后,小组长汇总资料,全班分析数据,并由专人利用Excel软件制作柱状图,找出南京人爱吃野菜的原因以及相关的民俗。

3 与生物技术进行融合

初中学生在了解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喜欢提出比较开阔发散的问题,乐于了解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但由于课堂诸多的限制,他们的再研究受到了束缚。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生物科学的教育力求更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进展,更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笔者深入研究生物技术,融合野菜文化,开发相应的实践活动——“野菜的种植探索”,可以给初中学生提供一个再次学习的平台。

活动简介:野菜是世界植物资源中极其珍贵的物种,以其高营养、高医疗保健作用和回归自然、无公害的质量备受人们喜爱。多年来,世界各国都在重视这些资源的开发,未来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国野菜事业发展迅猛,但总的来讲,产业链发展极不均衡,野菜产品多以采集为主,从而导致生态资源破坏日益严重。野菜生命力极强,生长旺盛,病虫害很少,栽培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通过搜集或购买野菜种子,利用播种种植法尝试野菜栽培,简单易行,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种植技术,又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野菜的知识,更可以帮助解决因大量采摘野菜而造成的生态资源破坏等问题。

活动目标:

(1) 了解野菜的种植方法,掌握简单的种植技术;

(2) 理解科学、技术、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

活动指导:

(1) 问题讨论:野菜种植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2) 查阅资料,了解不同野菜的种植方法,如播种、扦插、分根、压条等。

(3) 观看野菜种植的视频,掌握野菜种植的一般方法——播种种植法。

(4) 小组讨论:用播种法种植野菜有哪些注意事项?

(5) 小组合作,种植野菜。

(6) 种植完成后,定期护理野菜,成熟后采集、烹饪,开展品尝活动。

4 与相关学科进行关联

诗词里时常会体现生物学现象,画卷上经常会涌现多样的生物,音乐中常常展现生物带来的灵感……生物学其实和很多学科都可以建立联系。在初中生物实践活动的开发过程中,笔者将生物学科与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以及野菜文化进行关联,从而提升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和趣味性,如“品味文学中的野菜文化”实践活动开发实例。

活动简介:荠菜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野菜,自古以来就有着极旺的“人气”。宋朝的大文豪苏轼就曾用“天然之珍”来称赞荠菜,并夸它“虽小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无独有偶,南宋大诗人陆游也十分喜爱荠菜,他曾吟诗“雨后初得荠,晨庖有珍烹”来形容自己对荠菜的迷恋。如果要追述野菜“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那么就要从两千多年前说起了。那时候有一部诗歌总集,名叫《诗经》,它囊括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这段时期内的三百多首诗歌,里面曾多次出现野菜的身影,比如人们所熟知的荠菜。除此之外,还有其他100多种野菜。教师带领就从《诗经》开始,一起来研究文学中的野菜文化。

活动目标:

(1) 品味文学中的野菜文化;

(2)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活动指导:

(1) 全班分为5或6个研究小组,每组5~8人,在教师的帮助下确立各自搜集资料的年代,具体分工则由小组学生自行商定。

(2) 利用网络图书馆,各小组将所选年代里与野菜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梳理。

(3) 各小组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集体研究,制作多媒体课件,派一名组员进行现场汇报,全班共同品味其中的野菜文化。

5 与热点话题进行联系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于2012年5月22日晚结束在央视一套的播出,一道道美食让人回味无穷。在食品工业化时代,人们仿佛又从该片中找到了对传统美食的热情和敬意,话题不断。2015年5月12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宣布正式启动拍摄。借《舌尖上的中国》之风,联系野菜文化,在学生们的热捧中,开发了“野菜的烹饪”实践活动。

活动简介:人们喜欢吃野菜,认为其新鲜没有污染,对身体有好处。可是,野菜要怎么吃呢?其实很简单,凉拌、清炒、煲汤……方法越简单,越能展现野菜的野味。除此之外,野菜还可以做成干菜或腌菜食用,不仅容易保存,而且食用起来别具一番风味。一起学习野菜烹饪的相关知识,去创造和享受“舌尖上的美食”吧!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野菜食用的注意事项和烹饪方法;

(2) 提高动手能力;

(3) 体验亲自下厨的乐趣,感悟生物和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活动指导:

(1) 教师介绍野菜食用的注意事项。

(2) 学生观看野菜烹饪的相关视频。

(3) 教师演示几种常见野菜的烹饪方法。

(4) 学生尝试亲自动手烹饪美味的野菜佳肴。

(5) 学生相互品尝,相互评价。

综上所述,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野菜文化,是极具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将其应用到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的开发当中需要与教材资源、学生兴趣、生物技术、相关学科以及热点话题有机结合。这样,既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使其体验生物学科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2-33.

[2] 杨筱曼.野菜文化资源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生物学教学,2016,41(4):52-53.

猜你喜欢
教材资源实践活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研究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引教材活水,滋养学生作文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