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境—问题式”教学推动高中生物课堂深度学习

2016-12-13 02:44孔勇袁国强
中学生物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辩论创设情境

孔勇+袁国强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11 - 0012 - 03

杜威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的唯一、直接途径,就是把学生置于必须思考、促进思考和考验思考的情境之中”“困惑是思考不可或缺的刺激”。如何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困惑并激起学生思考成了教师课堂教学的主旋律。问题是学习的心脏,如何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情境-问题式教学的目的就是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建构学习过程,挖掘学习潜力并发展思维。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境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让学生在课堂情境中处于积极状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是指营造一个“问题”情境,通过让学习者解决真实性问题,学习隐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情境-问题式教学就是将以上两种教学方法有效融合,旨在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层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能只停留于自己的教,更重要还应该探索如何使学生会学和学会。积极营造“问题”情境,让学生“问出一片新天地”,这正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风,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一片思维空间,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这也是“情境-问题式”教学的核心所在。

1 创设生活情境,驱动问题生成,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新课伊始,教师在充分理解学情、教材和生活的基础上,提出对全堂课起关键作用的、学生自己能够解决大部分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这就形成了学生迫切要求学习的情景。“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学生现在接触的内容用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正是学生以现有知识和经验难以去理解和认识新知识和内容,从而使学生内心产生冲突。创设问题情境实质是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以激起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兴趣,进而促使他们积极思维。生活情境就是利用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产实践常见的现象来创设教学情境:① 观察到的生活现象,如农村学生观察到的酿糯米酒现象、饭菜变馊、变质现象、潮湿种子堆放久了变热现象等;② 从事生产实践时观察体验到的现象,如农作物栽培、养殖业等;③ 学生自身体验的现象,如青春期心理生理变化、疾病治疗和预防等生活情境由于与学生密切相关学生比较熟悉,可以增加学生的亲切度,缩短师生的距离。但学生对这些知识常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创设情境之后,学生必然有一探究竟的心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主动性。

创设生活情境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既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由现象深入事物本质的探究精神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是非常符合科学探究方法的。

2 创设探索情境,驱动问题延伸,启迪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从问题开始,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基础上,由教师或学生根据问题情境中的知识提出问题。

选择好适当的问题是成功的第一步。首先,教师应从生动、典型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实例入手,让学生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可在创设情境中寻找问题,在课题上寻找问题,在知识的生长点上寻找问题,在课本结语处寻找问题,在新旧知识异同点上寻找问题,在知识应用上寻找问题,在解题策略多样性上寻找问题等。同时,教师还要诱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诱导学生主动探究。创设具有生活气息、难易适度,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开放性问题情境,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关键。教师将一个问题分解成由若干的小问题组成的问题串,营造学生想提出问题的心理倾向,为当堂课要研究的问题提供了认知的基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营造氛围。如案例:生物膜的结构探索。

问题探讨一: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

(1) 欧文顿的实验方法是什么?欧文顿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2) 20世纪初,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膜主要是由什么组成的?

问题探讨二:脂质在细胞膜上是怎样分布的呢?

(1)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的实验是如何操作的?

(2) 荷兰科学家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3) 小组讨论:画出连续排布的两层磷脂分子层,并构建模型。

问题探讨三:细胞膜中还有蛋白质,那么蛋白质又存在于什么位置呢?

(1) 1959年,罗伯特森的实验是什么?罗伯特森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2) “三明治”结构模型有什么不足?

(3) 1970年,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4) 蛋白质怎样分布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问题探讨四:小组讨论:根据上面科学家的探索历程得出的结论,尝试画出生物膜结构模型。

教师预设不断延伸和拓展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索学习的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教师通过观察提问,挖掘概念中的深层含义及可疑点,引导学生注意与思考,从而启迪和促进学生的思维,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3 创设实验情境,驱动问题解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将学生吸引到问题上来后,他们必定会对问题进行主动的分析思考,寻求答案。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有限,尤其是对新知识还是一片空白。此时,教师应创设自主探究的氛围,提供给学生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自由地活动,焕发主体意识,变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同时教师应创设一个实践活动环境,促进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手脑结合的能力,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会新知。如教师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性实验中,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1) 为什么选择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做实验材料?能否用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做实验材料?

(2) 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系统,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

(3) 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呢?

(4) 植物细胞如何吸水和失水?吸水与失水的主要部位在哪里?

(5) 如果用质量浓度为0.5 g/mL的蔗糖溶液或者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替代,实验结果是什么?

……

学生在动手实验时,能提出许多问题。教师让学生带着想知道的问题实验和听课,能做到有所给有所不给,而不是面面俱到。这既能解决新教材课时紧的问题,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再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原生质层的概念、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失水和吸水等知识。

如此处理,看似繁琐,实则不然。学生对一个新事物的认识必须经历从抽象到具体这一过程,上述看似多余的分析,恰是让学生的思维体验了从量变到质变这一过程。另外,学生的自主探究、分析,并不是放开手脚让学生无目的操作,教师必要的示范、点拨、引导还是需要的。

4 创设辩论情境,驱动问题剖析,提升学生思维层次

辩论式教学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交际应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在不断地学和用中培养能力等诸方面都是有益的。这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所谓辩论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高中生物课堂如何创设辩论式学习的情境呢?

首先,教师要努力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良好师生关系。只有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独立、主动的探索心态,才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并全身心、自信地进入到辩论的情境。教师应该积极地、耐心地俯下身来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声音。如果这种声音是精彩的,教师要给予表扬和激励,让学生尽兴地表达见解,展现自我。如果这种声音是稚嫩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在引导的同时更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积极思考,主动地参与辩论过程,从而获得知识,体验情感,获得人格的发展。

其次,教师要选择好合适的辩题,以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教师要善于抓住或激发学生有价值的质疑,用学生的质疑去创造辩论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展开辩论。问题一旦解决,学生通过辩论解开了心中的疑问,修正了自己的猜测,增强了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一举多得。

如在“细胞的癌变”一节中,教师创设“癌症是否为不治之症“的辩论(表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在本节教学中如何落实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绝不像知识目标,能依靠讲解或讲授的办法来达到,应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来体验、培养,这是以往教学中的弱项。癌症的防治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教师应突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的关系”等情感教育目标。

课堂是一切教学的试金石, 探究则是教学的生命线,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真正理念,让学生热爱生物学,热爱生活,让自主探究深入课堂,让自主探究异彩纷呈。这也是高中生物深度学习迫切需求的。

“情境-问题式教学”的灵魂是师生互动,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学生的伙伴和真诚的朋友。“情境-问题式教学”是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这种状态情境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是互相学习。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重新生成的问题,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善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耐心引导学生,使他们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获得健康的人格。

猜你喜欢
辩论创设情境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