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娟
摘 要 在课堂数学中,如何让孩子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体会生活中的数学,数学里的生活。那就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问题,这样,数学课堂就有活力。
关键词 有效;生活体验;提炼;教学核心
中图分类号:O572.24+6,A,TF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6-0222-01
《义务教育数学标准》指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获得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经验;感觉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随着新课程实践研究的深入,不少教师对“生活数学化”的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困惑,到底怎样“生活化”才是有效的呢?
一、在生活中体验有效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学习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困难与挑战性,这时需要教师把教学过程生活化,配合观察、实践、操作、推断等探索活动,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中,在理解“体积”概念的意义时,及时提出了体积单位。在学习1m?、1dm?、1cm?时,让学生感受1m?、1dm?、1cm?到底有多大,再在生活中找一找,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m?、1dm?、1cm?师:“你们能用身边的物体来描述常用的体积单位1cm?、1dm?和1m?吗?”
生1:一个手指尖的体积近似于1cm?;计算机键盘按钮的体积近似于1cm?。生2:一个大人拳头的体积大约是1dm?;一个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dm?。
师:1m?有多大?(学生一时找不到身边的物体)这里有用3根1m长的木条做成的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我们把它放在墙角,看看1m?有多大,它和你想象的大小一样吗?
生3:我们教室里电视柜的体积大约是1m?。
这样,学生在头脑中就有了1cm?、1dm?、1m?的印象,再回到生活中找一找、估一估。如橡皮、手机、讲台各用什么体积单位?大约有多大?学生将获得的知识应用于身边的问题中,有效地发展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生活中提炼,有效实现应用意识
人们的生活活动往往是由问题而始,好问题一出示,便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学中教师要贴近学生生活找数学,设计能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案例:在学习“折扣”时,教师设计一个来源于生活的题目:国货商场规定,凡持有金卡的顾客,可享受八折优惠,但不能同时享受其它的优惠。现在商场推出“买100送40”活动,对于持有金卡的顾客来说,你觉得哪种优惠方式划算?
师:现在三位金卡顾客正在购物,(幻灯)请大家赶快帮他们算一算,到底是金卡八折划算还是“100送40”划算?
三位顾客都选择“满100送40”优惠方式。
到底哪种优惠方式更划算呢?这时教师不动声色,先让学生独立填表,再同桌交流。
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甲:120÷160=0.75=75%(七五折),甲用“100送40”的促销方式更合算;乙:160÷200=0.8=80%=(八折),乙两种优惠方式都一样;丙:180÷220≈0.82=82%(八二折),丙还是打八折的促销方案更合算。
这是生活中比较难算的一种打折方式,也是在平时消费时经常遇到的,我们往往认为“买100送40”比“金卡八折”比较划算,其实不然。这里教师设计了三位顾客的消费情况,学生通过计算、填表、交流,从中领悟出了:“买100送40”要根据实际的消费情况才能算出相当于“打几折”,再与“八折”比较,之后,才能知道哪种比较优惠,解决了生活中比较复杂的折扣问题,提高了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实现新课标中提出的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三、别让“生活化”偏离数学教学的核心,陷入无效的教学行为
在倡导“生活数学化”的教学中,新课程理念也会被片面理解,使数学教学一味地追求起“生活化”来,课堂教学变成了单纯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缺少深层次的数学思考与分析,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从而造成了一些片面的、无效的教学行为。
案例:教学《重叠问题》
老师调查同学的体育爱好情况:喜欢踢毽子的有哪些同学?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有没有两样都喜欢的?老师在讲台的两边分别画了两个圈:左边蓝色的圈表示喜欢踢毽子的,右边红色的圈表示喜欢跳绳的。教师一声令下,好几十个学生纷涌而上,你推我挤,好不容易站好了位置,还有许多学生一会儿从左侧奔到右侧,再从右侧奔到左侧,也有一些同学选择站在了讲台中间。老师从质疑讲台中间的学生着手,費了好大劲才整理好这两个集合,从而揭示了容斥原理。
从表面上看,教师从学生的身边生活实际开展教学,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但在有趣和热闹背后,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容斥原理的现实意义,这样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无效的。
总之,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师要时刻注意以“生活”为桥梁和纽带,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让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这样数学教学会更加和谐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