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措施分析

2018-07-24 07:47赵惠雅
读写算 2018年31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有效策略分析

赵惠雅

摘 要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如何培养學生创造性思维,成为相关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小学五年级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有效策略;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B025.4,R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1-0189-02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现思维定势,不会变通,这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而且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应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想要自主探究的欲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的分析以及探索,解决数学学习中的一切困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采用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思考、质疑、探究、讨论等一系列活动,获得相关的知识,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是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动力。所以教师还应采用问题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勇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并用所学数学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时,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最近人们都在关心城市空气质量,你们知道空气质量好坏与什么关系吗?”学生思考回答,之后教师出示了“上海过去7天的PM2.5数据”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对比观察这两个统计图,学生观察后,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可以自由提出的问题,对于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同时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分析,运用以往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合理的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想要探究的欲望。对于提出的问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应保证提出的问题适宜学生思考,如果问题太难,可能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但是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否则提出的问题就失去了思考价值,也无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难以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二、采用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需要教师激发,同时更需要引导,否则学生的思维过于天马行空,可能会偏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探究的条件和机会,同时教师应参与到学生自主探究当中,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伙伴,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的灵感,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但是教师在与学生共同探究过程中,不能对学生启发的过多,不能替学生想的太周到,否则就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无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无法获得数学知识。在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抓住课堂教学的时机,做到因势利导,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机会,对于提出创造性问题的学生,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以及鼓励,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为学生创设“猜年龄游戏”情境,教师随便提问一个学生年龄多大,学生回答“10岁”之后教师说,我比他大20岁,猜猜老师多少岁?学生回答应该是30岁,之后教师又提出问题,当这位同学1岁、2岁、3岁……20岁……50岁时,老师的年龄各是多少岁?教师让学生回答,并写好板书,之后让教师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你能用一个式子或一句话表示出任何一年老师的年龄吗”并且教师让学生之间比一比哪名学生回答最具有创意,学生可以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再进行回答。思考后,学生回答:

学生1:××的年龄+20岁=老师的年龄。

学生2:老师的年龄-20岁=××的年龄。

学生3:a+20。

教师让学生讨论分析,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思考在式子a+20中,a表示什么?20表示什么?a+20表示什么?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加强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

三、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力

目前在现代社会中,非常看重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教师应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主要是指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在面对一个问题时,往往能够提出不同的解决策略,寻求最优解法。同时发散性思维还表现在解题者的思维多变性,在考虑问题时,如果思维受到阻碍,则应立即转向其它思路,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倡导,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创造能力。其次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逆向思维针对惯性思维提出的,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先采用惯性思维解决问题,如果无法解决,可以采用反向思维推理。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有利于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可以在学习定义时,让学生阐述其可逆性,而且不仅要学会顺用公式,还应学会逆用公式。例如在学习《和与积的奇偶性》时,教师可以学习和的奇偶性,我们可以知道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之后在探讨过程中,有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是三个数相加,会是怎样的结果呢?教师出示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让学生进行探讨,如果学生将其看成一个新的问题,学生研究起来就比较难,如果学生从简单问题入手,找出规律来解决,就能很快的判断出算式是奇数和偶数。

四、启用第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数学知识的学习,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上课下都是一道未完的公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应当仅仅停留于课堂教学,应当向课外延伸和拓展。教师应启用第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如开辟数学园地,介绍一法多用,一题多变,以及中外数学家在数学上创造的故事。组织课外活动小组,讨论数学疑难问题,交流学习经验及解题方法与技巧,举办专题报告会,写作小论文,举办数学竞赛等等,都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可忽视,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学习的实际,自主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要求撰写实践报告,这样数学教学就更具有开放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以充分的展示与提高,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五、总结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思维训练,不断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比较落后,使得许多学生很出现思维定势。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应采用问题教学法,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质疑,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主探究的欲望,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二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4).

[2]许飞.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2).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有效策略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