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锋高
摘 要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有了新的要求,即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具有自我特色的发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在自主学习的模式下,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学案导学”教学法就是很不错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就“学案导学”教学法的概述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法;实施策略
中图分類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55-01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完全迎合了现阶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和自主学习模式的要求,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概述
(一)“学案导学”的概念
“学案导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学案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从而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导学”的提出,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并将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进行协调的统一,分别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意义。
(二)“学案导学”的流程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教学模式,具有一套相对新颖的教学流程:首先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制定学案,然后将学案公布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学案提供的学习任务和思路,进行自主的探索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的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共同的完成教学任务。从“学案导学”的流程中不难看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素质的提高
作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学案导学”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摒弃以往的教学主体的地位,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另外“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案导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目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自主性学习。
(1)引导学生按照学案进行自主性预习。预习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预习,学生能提前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能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预习环节就是指学生要通过学案中设置的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进行自主的预习,然后通过交流平台或课堂上将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的反馈给教师,教师就可以通过对反馈信息的整理和分析,来确定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依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将学习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主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可以将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融入到数学问题之中,并通过数学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种“学案导学”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在课堂中,可以借助学生互助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有时不是单个学生能完成的,因此,课堂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也是被经常采用的,教师可以引导小组内的成员进行合作探究,然后将各自的观点进行整理,进行小组内的讨论、交流,最后确定一个完善的观点,交由教师点评。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都会发挥自己自主学习的积极作用。
(4)在评价的环节,教师应给予鼓励,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案导学”模式下,评价环节也是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考虑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结果,对学生给予鼓励,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
三、结语
总之,“学案导学”是顺应素质教育理念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以学案为载体,教师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与数学素养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充分发挥了“学案导学”的教学优势。
参考文献:
[1]龚庆祝.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