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如何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课

2018-07-24 05:56李成财
读写算 2018年34期
关键词:结合点政治课创设

李成财

摘 要 本文结合新课改背景下我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就政治课教学所产生的问题,如何上好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浅谈对策。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718.2,D42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004-01

政治课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加上社会科学本身的特殊性,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它抱有偏见,认为它“假、大、空”,既不可信,也不实用。因此导致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学生产生不了兴趣,教师上课的难度加大。下面就如何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分析。

一、创设情景,树立学生主体思想,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注重学科与生活主题结合的要求,可以说是我们政治学科教学的最基本要求。众所周知,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新课改后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从中可以看出,新课改后的政治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联系紧密,因此要通过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主题,再对情境中包含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引导学生学习其背后蕴含的学科知识,可以说是一次自主开发和运用课程资源的实践。例如在讲“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内容时,我首先用学生身上穿着的外国品牌服饰导入新课,然后又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谈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就能有效地参与进来,很容易地从吃肯德基、穿耐克鞋等诸多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得出其有积极影响的一面,从纺织品贸易摩擦、洋垃圾等所关心的事件当中得出其存在消极影响的一面。在学生生活中处处是活生生的政治教育的好素材,由此为切入口创设生活情境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政治教学内容中可用“问题”来创设情境的契机同样很多。例如在讲“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这一内容时,我引入了乒乓球教练挑选球员这一情境材料,然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乒乓球教练员,你会挑选怎样的球员入队?”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了很多的标准,如身体条件好、肯吃苦、有很好的乒乓球基础、有坚强的毅力,等等。我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类归纳,就很容易地得出了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客观条件。这一问题设计,就很好地实现了三维目标的统一: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同学间的讨论与老师的分析,不仅理解了实现人生价值所需要的主观、客观条件,而且无形之中认识到了,一个人要有所成就,还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顽强拼搏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等,真正做到了“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把握知识结合点

通过大量研究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能正确把握知识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因为只有抓住这些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原则中的平等互利原则时要结合市场的一般特征和市场交易原则,这样既可以复习以前的知识又能使学生真正了解这一原则,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某种新颖的、好的效果。

三、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兴趣

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但这不能和枯燥无味划等号。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点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思想认识水平。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以少胜多的效果。例如“瞎子摸象”讲全面的观点;“刻舟求剑”讲发展的观点;“缘木求鱼”讲规律的客观性;“掩耳盗铃”讲主观唯心主义:“守株待兔”讲偶然性与必然性等。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加强巩固。

四、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兴趣

教材就是最好的最直接的課程资源,教材中有大量的漫画、图片和资料,这些资料都是精心挑选的,具有较高典型性的。教师必须重视这些现成材料,充分运用这些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生动又形象。运用这种方法达到了既掌握知识,又用知识理解社会现象的目的,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愿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素质教育关于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虽然现成的东西似乎没有新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只要教师认真备课,善于吸收消化,灵活运用,同样也能激发学习兴趣。

五、联系社会实际

把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和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适时适当地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依据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例如,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世界报道》这些固定的栏目中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好的内容可以录下来或摘抄下来,以备后用。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诸军,孔丽萍.身临而入境体验而晓理感受而动情[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Z1).

猜你喜欢
结合点政治课创设
写作要找到“结合点”
创设未来
三年级读写联动教学方法初探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三项工程”与新兴合训专业建设的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