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舞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初中科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与认可。初中科学中的生活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科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的充分结合,加深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加强学生将科学知识运用于真实生活场景的应用能力。本文分析了初中科学中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意义,主要探索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具体路径,为提高我国初中科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初中科學;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6-0148-01
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将科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以此提高学生的科学应用能力。
一、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
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的核心是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科学教师通过对本班学生个性特点、学习习惯和真实生活的了解,设计相关的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更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科学教学内容。在科学教学中使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化教学案例,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发地进行科学思考与科学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科学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学会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进行科学思考与探索,将已学会的科学知识与真实生活结合起来,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尽管初中科学学科中很大一部分是理论知识,然而科学学科的本质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中,能够将理论化的科学知识变得立体起来,在明确科学的严谨性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到将科学应用于生活中的复杂性。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时,则不会单纯地将事情看成简单的科学模型,而能够结合现实生活的复杂性,考虑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更好地运用科学方法去解决现实问题。
二、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具体路径
(一)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将生活化教学应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具体的科学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创造出具有生活性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知识点;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习惯,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能够引起初中学生好奇心的教学案例,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以此展开科学理论教学,并同时提高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表达能力。
例如,当学到九年级课程《食物与营养》时,教师可以以同学们当天所进食的食物搭配为切入,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分析自己当天所进食的食物营养搭配是否科学、合理,然后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教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食物的优化配置,制作出相应的健康饮食搭配表。
(二)生活化的科学教学内容。初中科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抽象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只重视概念化、理论化,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思维惯性,为学生真实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理论知识造成一定的阻碍。在初中科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还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科学教学的桎梏,针对科学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优化与改造,使科学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对于科学理论的理解能力。
以八年级上册《天气与气候》为例,科学课本中所采用的地域与气候案例可能是学生所不熟悉的地方和学生不曾见过或感受过的气候变化,那么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将案例改编成更贴近当地气候的形式,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感受到课本中的知识点,从而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开展教学过程,也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与理解教学内容。
(三)生活化的科学课外作业。学生对于课外作业通常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尤其是针对理论性较强的科学学科,学生们在课外学习中更加容易感到厌倦与疲惫,从而影响科学学科课外学习效果。生活化的科学课外作业能够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科学学习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解答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注意课后科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为学生布置更加具有生活气息的科学课外作业,在巩固学生已学会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课程《家庭用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家中电器的使用和线路连接方法,并基于所学会的科学知识,归纳与总结自己家中用电的方法,通过这种生活化的家庭作业,一方面能够巩固学生已学会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科学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中,不仅符合初中科学学科的理论性特点,也符合当下以学生为主导地位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初中科学教师在组织日常教学过程时,首先应当更新科学教学理念,注重教学各个环节中的生活化,确保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生活化的教学方向,此外,教师还应当在课后科学作业中加入生活化元素,提高初中学生科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以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出更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纬.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