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
摘 要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道难关。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举步维艰”局面。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辅助作文,可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味。
关键词 思维导图;辅助写作;优化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072-01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用文字把想法“画出来”。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思维导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巧借思维导图,作文言之有序
小学生写作文以感性思维为主,往往是想到哪便写到哪,往往会跑了主题,失了条理。借助思维导图,便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首先是围绕题目或主题这一中心词发散联想,并把联想的内容“画”出来,逐步构思一级目录写什么,乃至二级、三级目录写什么,快速地搭好框架。这样,作文结构序列与内容便呈现可视化、清晰化,学生作文就会变得轻松有序起来。
如習作:燕子飞来了,让我们随着步伐去寻找春天吧!请以“春的色彩”为题进行作文。
引导学生以“春的色彩”为中心词画思维导图,分别画出二级和三级分支,并填写每一级分支的关键词。这样,学生的写作思路由模糊逐渐变得清晰。
(示例图1:作文“春的色彩”思维导图)
接下来,学生在绘制好的导图基础上进行口头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时出现的问题做相应的排序、删减、增补。这样几轮下来,一篇文章的构思便已在大脑中基本形成,提笔作文就能做到言而有序了。
二、巧借思维导图,作文言之有物
众所周知,文章的中心需要选材来支撑。好的写作素材,内容具体、充实,能够很好地为凸显中心服务。思维导图在作文选材中,可以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
如习作:以“妈妈画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这道题开放度很大,为学生提供了展现个性的广阔空间。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画”出写作素材,并进行优化选择。
(示例图2:作文“妈妈画像”思维导图)
让“妈妈画像”素材在图表上一一呈现,然后,对“妈妈”素材资料分析、筛选。思维导图的介入,充分激活了学生的发射性思维,学生在作文时就容易做到有感而发、有事可叙、有情可抒。
三、巧借思维导图,作文言之有味
巴尔扎克说“细节成就完美”。一个动作、一句话语,或是一种表情都能起到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的作用,也能使文章的叙述从平淡走向感人。引导运用思维导图,学生作文就能从可视状态下逐步走向生动形象、饱满立体。
同样以作文《我的妈妈》片段进行对比:
1.缺乏细节描写的作文片段:“妈妈非常爱我。她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满足我所有的要求。在她心中,只有我最重要。妈妈呀,您是世上最好的妈妈。”(思维导图左所示)
2.增添了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的片段:晚上10点了,我还在埋头赶写这几天因生病落下的作业。“轰……”厨房里抽油烟机发出轻微的轰鸣声,不一会儿,便传来脚步声。我疑惑地抬起头,只见妈妈端来一碗热乎乎的汤:“小宇,妈妈做了鸡蛋汤,快趁热喝了吧!”原来是妈妈在厨房做我最爱吃的鸡蛋汤呢!顿时觉得肚子真有些饿了。我立刻接过妈妈递过来的鸡蛋汤呼呼地喝着,看着默默站在我身旁笑咪咪的妈妈,感觉从心到肚子都是暖暖的……(思维导图右所示)
(示例图3:作文《我的妈妈》思维导图)
第二个习作片段,借助思维导图增添了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等细节。文章读来生动、形象、感人,有张力、有味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思维走出新路子,思维导图和作文教学相结合,作文教学课堂就会逐渐出现“次第开放”的景象。
参考文献:
[1]教育教学论坛,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