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语文如何有效实施朗读训练

2018-07-24 10:47张寒梅
魅力中国 2018年1期
关键词:朗读实施高中语文

张寒梅

摘要:高中语文朗读必须是全方位、系统性、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广大语文教师应清楚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上的作用与地位,更应清楚朗读训练在现实具体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才能更好地去扬长避短,科学合理有效地实施朗读训练,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朗读;实施

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作用,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朗读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对学生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根据新课改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朗讀练习。

朗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而不应忽视其独特的功效。要大胆把时间交给学生,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读前设计好明确而具体的问题和任务,让他们通过读自己解决问题,从中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

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注意用范读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标准、榜样

朗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范读可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在学习前进行范读,引导学生对朗读材料进行整体感知;在学习中进行范读,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在学习后进行范读,引导学生对朗读材料进行赏析。教师正确、流畅而又有感情的范读,使呆板的书面文字变成了有生命力的活的语言,学生在跳动的语言中,积累语感,领悟语意,感受朗读的魅力,产生朗读的兴趣和愿望。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他们对教师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朗读一定会感兴趣,而且还会想象并模仿教师的腔调,甚至朗读时的表情、手势。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深入地研究课文,做好范读准备,给学生施以正面的影响,要从语音、停顿、语速、语调、情感等方面给学生做出示范,切忌草草上场,敷衍了事,杜绝用方言朗读课文。

二、注意营造朗读氛围

语文课堂,教师应把握时机,围绕课文内容,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感朗读中,营造一种愿读、乐读、争读的氛围。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感染学生,也可以通过背景音乐或播放录音熏陶学生;也可以鼓励有专长的学生进行有个性理解的朗读以带动其他同学参与朗读,采取朗读竞赛的方式,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评价出也不失为一种营造朗读氛围的好方法。例如,在上《荷塘月色》一课的第一段时,配上一段《春江花月夜》的小曲,会让荷塘月色的美景更完美地浮现出来。学生也在朗读中不知不觉地体会到文中的意境,从而领悟出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如讲李清照的《声声慢》时,配上由邓丽君演唱的《月满西楼》这首歌的音乐既能营造氛围,又能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在朗读中想象,能更好的把握诗歌的意境。

三、讲究朗读策略,要想把朗读训练到位,读出味,必须讲究朗读策略

(一)明确朗读目标

在朗读活动前,教师应给学生确定一个明确的朗读目标。感知性读,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理解性读,即理解课文写什么,怎么写;情性读,即品味词句,舍本逐末感情,须读出语气、语调;运用性读,即熟读成诵,积累语言,记忆语言。无论是哪种层次的读,学生读到何种水平,教师当心中有数,围绕目标,扎实训练这。这样,学生也才会读得生动,读得有意义,读得有收获。

(二)确保朗读的时间

课堂上常见这样的情境: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学生读的正尽兴时,老师突然叫停,转入另一个教学环节。学生没有朗读的时间或朗读时间较少,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从何谈起?有经验的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会精心设计问题,精讲多读,尽可能腾出时间进行朗读训练。一般来讲,每节课至少保证给学生15分钟的朗读、思考时间,这样才能让学生去领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三)变换读的形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重复的读是必不可少的,但机械呆板的重复,易使学生感到疲劳,索然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课内朗读教学中,形式变换和角色变换,让学生常常有一种新鲜感,示范朗读、领读、合读、跟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轮读、配乐读……丰富多彩的训练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活泼有序的语言活动中获得语言感受上的快意,组织学生收听电视散文朗读,广播中的朗读,并要求他们进行模仿训练,可以把学生的朗读期待变为现实,他们一定会跃跃欲试。

(四)注重情感体验

《新课标》在朗读目标上提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怎样才叫有感情呢?朗读是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还原语言现象,理解语言内涵,体会语言情感的复杂心理过程。朗读中所体现的情感来自于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在学生未真正走进文中、未真切悟到文章情感这前,任何技巧的指导都是徒劳的。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课文的含义、情调、韵昧,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与情绪,与作者交流,替代作者表达情感,抒发情怀。

(五)指导读的技巧

如果教师只强调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读,而不引导学生明白怎样才能生动地读出感情,学生可能永远也读不出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朗读中的声音的轻重高低,节奏的快慢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喜怒哀乐等技巧,教师应及时给予点拨、讲解、示范,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读出感情。

总之,语文朗读教学不仅是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朗读技巧情感的培养,更是对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课程目标的完成起促进作用。随着新课改对朗读要求,教师应以朗读教学为线索精心设计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带动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朗读实施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