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与人文:论述类文本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两个维度
——以2013—2017年语文全国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为例

2018-07-20 05:58重庆唐中浩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8年1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命题考查

重庆 唐中浩

据2016年10月14日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总纲》,高考命题参考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参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而制定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同日发布的《语文考纲》指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些重要的文件,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也是指导高考语文试题命制的核心所在。所以,探寻高考命题的规律,应该从宏观(命题指导)和微观(命题实践)两个维度来思考。

一、高考语文命题的指导思想

高考语文命题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它“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指导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都有重要意义”。解读考纲是理解高考命题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这样的目标和要求,就需要在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党的教育总目标是“立德树人”,教育评估与人才选拔,必须以此为准绳。2017年高考总纲明确表示,“《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基于语文课程,为了选拔人才,国家意志对高考语文命题总的要求,就是题目的设置要有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由此看来,承担了国家意志的高考命题,它的特殊性就在于,不仅仅是一考定终身的人才选拔,它试图完成多重负载,想做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目标。在高考语文试题中,这些目标分解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六个能力层级,其中每个层级都有深浅难易的差异。论述类文本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属于现代文部分。目前虽然没有各省市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得分率的数据分析,但是中国知网搜索“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的数据显示,八年来,研究“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105篇)的文章远多于“高考语文小说类文本”(83篇)、“高考语文散文类文本”(59篇)。并且,研究“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的文章几乎都有该类文本得分率低的字样。为什么这种得分率低的试题没有被淘汰,反而一直备受青睐、长盛不衰呢?这一定是论述类文本的试题样式承载了其他现代文无法替代的考查功能。

总的看来,论述类文本主要考查了能力层级的理解和分析综合。理解: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这两个能力层级从六个维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如果仅有这些,还不足以支撑论述类文本成为经典题型。按照王宁教授的观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无论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还是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论述类文本的命题均能体现。

二、五年来论述类文本命题的变化

什么是论述类文本?目前学界没有统一的说法。高考语文考纲仅仅提示:“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渤海大学硕士杨柳樾在他的毕业论文中曾给了一个定义:“论述类文本主要是以议论为主,阐述作者观点,说道明理的文体样式。它以分析现象、驳论旧义、介绍新观点为主要内容,涉及的领域以解释社会现象及阐述科学道理等为主。这类文本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逻辑性及理论性等基本特征。”尽管这个定义没有被学界广泛认同,但他把论述类文本的基本内涵梳理清楚了:论述类文本基本是议论说理类文本,涉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社会科学领域,以传播知识为目的。这个概念也提及了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特征:针对性、逻辑性、理论性。在高考语文中,这类文本主要用来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否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以及能否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否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也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是多向度、深层次、重思维的考查形式。

追踪2010年以来的高考论述类文本,在全国课标卷Ⅰ中,八年来共涉及艺术学(2010年,启功《金石书画漫谈》)、文学史(2011年,金开诚《诗经》)、科学技术哲学(2012年,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思想史(2013年,李学勤《〈老子〉的年代》)、美学(2014年,王旭晓《美的奥秘》)、经济史(2015年,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文字学(2016年,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国际环境法(2017年,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等八个学术领域。所以,若从命题选材分析,除了倾向社会科学,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几乎没有其他规律,简直难以下手。但是这些文本作为题目出现的时候,却在命题上呈现了一定的趋同性:文本来源社会科学类文本比例较高是其特征之一;另外,所有选材均符合主流价值观,所有知识都是对真善美的追寻,这些也是论述类文本的人文性体现。

五年(2013—2017)来,论述类文本在题干设置上出现了一些变化,我们以表格的形式,先看第1题的题干:

?

整体看来,论述类文本第1题全都围绕文本内容设置,但是问法有很大变化。

第一个变化:2016年及以前,所有的问法均指向筛选一项错误的信息,学生只要找准信息区,甄别选择,找出正确答案,难度不大;2017年的三道题,均从四个选项中,找出一个正确的答案,需要将四个选项,一一比对,然后作答,难度增大。其实这样的命题意图不难理解,当今社会信息爆炸,学生需要从错误信息中筛选出正确信息,以此作为理性思维的考查。虽然增加了难度,但也恰是论述类文本人文性的一种体现。

第二个变化:在2016年及以前,侧重对文本的理解,即明白信息的转述即可,只要信息没有偷换概念,没有扩大或缩小,基本就可以做出选择;2017年的三个选择题,不单纯就某个对象、某个问题的表述,而是在理解表述的基础上,增加了分析,要求的思维含量增加了,增加了逻辑性的考查,自然也在人文属性的范畴,但是难度也相应增加。

第2题的题干如下:

?

续表

论述类文本的第2题,从命题的形式到考查的方向,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在2013年,高考命题的思路还存在和第1题相对重复的考查;从2014—2016年,命题的类型比较固定。注重信息的筛选整合,分析归纳和概括,是在2013年基础上,题型和难度均做了升级。2017年,考点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对文本内容的考查,而是转为对文本逻辑的考查,注重了论证过程,也就是形式方面的考查,是属于考纲中“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维度的考查。自然不算是超纲题目,但是对学生逻辑能力的考查却升级了。第3题的题干如下:

?

第3题命题形式相对固定,只有两种表述方式:“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和“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两种表达方式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异,均是基于文本内容,根据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出理解分析和判断,包括合理的推断。这道题之所以在命题形式上没有太大变化,一方面是高考题需要有一定的延续性、稳定性,不至于让应考的学生摸不着头脑,另一方面,这种考查形式,已经基本是综合性和难度系数最大的考查方式了。

三、论述类文本的命题趋势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板块中,已经明确提出了课程目标,“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论述类文本在高考中的命制应该是一种主流趋势,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在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对高考命题的内容及形式的影响后,通过分析五年来论述类文本在内容和命题形式上的调整,我们基本可以形成以下几种看法:

1.知识性。论述类文本是偏重理论的文本形式,包括“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这些文章专业性很强,是学生不曾接触到的知识,甚至大部分知识也超出了教师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的价值导向上说,这是“立德树人”的一种体现;从知识构成上讲,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中学特意补充相关知识既无必要,也不现实。在高考语文试卷中,论述类文本的知识性往往对应的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句子的含意等,是相对简单的考查形式。随着中学界对考题的研究与训练,这种命题形式正在消退,或者说,在新形势下,对新知识进行简单的搜集、归纳、整理,是语文素养的浅层,不是高考命题意图的体现。

2.时代性。无论是论述类文本的来源、时间,还是命题的形式,都明显体现了这一特征。我们没有必要去追寻这类文本关注了哪些知识的前沿,我们需要分析的是,这些命题形式做了哪些创新。毫无疑问,考纲中做了提醒,“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虽然把“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作为分析综合能力提出,但是命题形式有无限创新。在复习备考中,我们一方面要跟进这种创新,一方面要密切关注考纲变化。在命制试题时,不妨基于论述类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把握大纲变化,做出其他创新题目的推演。

3.人文性。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的开篇“致同学们”中明确:这套教材的主体部分“阅读与鉴赏”中,“课文分单元编排,单元的组成兼顾文体和人文的内涵”。语文试题中的文本不可能直接来自教材,但是它们的选用方式非常接近,体现了文体特征和人文属性。其作为说理文,逻辑严密、语言精准、结构谨严方面自不待言;通过命题的形式完成对中学教育的价值引导,“立德树人”本就是高考作为指挥棒的题中之意。“从公共说理的角度来看我国的议论文教学,三要素观念已经被逐步打破,面向公共生活领域的说理和论证的新高度正在形成。”不仅在论述类文本,高考其他题目的变化也明显呈现了这种人文属性,比如2017年新增的表达得体题。

4.逻辑性。这是论述类文本最明显的文体特征。2017年高考命题和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第2题直接设置了对逻辑的考查,让学生分析文本的论证过程、论证特点、论证效果等,侧重理性能力的考查。理性能力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和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在高中作文等方面特别看重学生的理性能力,“和感性相对,理性代表人认识事务的高级状态,它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分析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等,鉴于这种不言而喻的自明性,西方哲学传统一直将理性置于核心地位”。高考承担了为高校选拔人才、为国家培养接班人的任务,毫无疑问,选拔的对象不能没有基本理性,头脑无逻辑。逻辑性的考查是未来高考的主流。

论述类文本作为高考常态化考查的一种形式,体现了其文本特质和人文属性的统一。无论是高校人才选拔的需要,还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都需要逻辑能力的培养和人文涵养的塑造。高考命题形式再一次向我们明确,高中语文学习应该关注的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这些素养的考查,是高考语文中创新的命题方向;这些目标的抓手,是在教学中通过语言实践、语言情境建构的知识能力、思维方法和价值观。毫无疑问,语文核心素养与“立德树人”目标的导向,恰是文体与人文的统一。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命题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