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定安县雷鸣初级中学 曾庆平
音乐创编,顾名思义,其内涵包括创作和改编两方面的内容。
它是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创作和改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本文作者采用音乐创编的常用手法和一般规律,在节拍、节奏、旋律、歌词等方面的创编实践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节拍是支撑音乐的骨架,它掌握着音乐进行的规律。通过改变音乐的节拍,可以让音乐焕发新的光彩。在辅导学生进行创编时,我从简单的歌曲着手,例如歌曲《雪绒花》,采用诵读自然语感节拍的方法,对音乐进行创编。
歌曲原为四三拍,改编后变成四四拍,形成新的律动特点。节拍的改变,拉宽了音间距离,学生在诵读歌词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从中体验到不同节拍的律动感,又增加了他们诵读歌词的兴趣。
如果说节拍是支撑音乐的骨架,那么节奏就是音乐骨架上的肌肉组织。在创编活动中,改变节奏音型是一种很好的创编方法。我的做法是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之间进行转换练习。例如,在学唱了歌曲《中学时代》后,在课的拓展阶段,我要求学生对本歌曲进行第二次创编。我给学生展示的案例是:
保持歌曲拍子不变,将歌曲中每小节的四分音符变成八分音符,八分音符变成十六分音符,让学生看到歌曲的节奏变了,歌曲内容没任何变化,但音乐行进的速度加快了,音乐的情绪更显得跳跃、活泼。
我改变了歌曲第四小节的节奏,把它变成切分节奏后,突出了鱼儿逃跑时的紧张感。
1、通过改变某个音符引导学生创编旋律。
在歌曲构成的多种元素中,旋律是一种最具表现力的元素。歌曲旋律的改变,会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在练习活动中,我要求学生尽量保持旋律的原有风貌,只是对某个音符加以改变。如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改编后的旋律,第四小节去掉一个同音,以延时线代替,把第五、六小节的同音也去掉,歌曲在此处就略显轻松、舒缓了些。
也可以在某个小节里加进一些同音,如对歌曲《雾》的改编:
我在第 1、2、3、5、6、7 小节里都加了一个同音后,这些重复的音使得歌曲更具动感,形象更生动。
俗话说得好,教无定法。在平时的辅导活动中,我们不可能时时都遵守既定的模式和方法,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生,熟读教材,注意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多动脑子,多动手练习,不断积累创编经验,学习成绩必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