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萍
【摘要】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节奏能力的起点是体验和感受稳定拍,稳定拍拍感的建立需要学生进行反复地歌谣朗读和歌曲演唱。歌谣的朗读就是随口唱出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通过身体律动和拍击身体乐器的方式进行稳定拍的练习;歌曲演唱是挑选音域不高、简单易学的歌曲让孩子边唱边用身体乐器或小乐器进行拍击稳定拍的伴奏。四分与八分节奏则是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节奏能力的关键。节奏能力的培养不能单纯地依靠书本的图示,而应该通过儿童对节奏“识、听、写、读、唱、用”六个步骤来获得。“识”就是利用节奏音节标记法使学生识别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听”就是能听辨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写”就是利用图形记谱法将节奏进行记录;“读”就是让学生将节奏的不同排列,在稳定拍中进行反复朗读,加深对不同节奏单个或多个排列组合的记忆;“唱”就是进行大量的2拍子儿歌演唱。“用”就是用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词】稳定拍;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歌谣;节奏音节;标记法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所应达到的标准,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而在音乐知识、技能的培养中,节奏能力的培养作为音乐能力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匈牙利著名教育家柯达伊所创立的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有三个特点:1.以集体歌唱为主要教学形式;2.以五声音阶和四分,八分音符节奏为视唱打好基础;3.采用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及节奏读法。其中以四分,八分音符节奏教学对于培养一年级学生节奏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柯达伊还提出“节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感知和学习的主要方面”,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毕业,在生理和心理上与幼儿园儿童的状态分别不大,他们的艺术活动仍然是语言、动作、音乐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行为。还有受到家庭和地域因素的影响,一年级的新生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面对如此教学情况,柯达伊教学法中以简单的儿歌或歌谣为载体,进行稳定拍和四分、八分音符节奏的训练,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节奏能力的培养是符合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在这里,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如下几点教学方法。
一、体验和感受稳定拍是培养一年级学生节奏能力的起点
柯达伊认为节奏训练分为两种:稳定律动和节奏型。其中稳定律动就是稳定拍,每个稳定节拍相当于一个中等速度的四分音符时值。所以,儿童体验、感受并能分辨出不同速度的稳定拍是培养节奏能力的第一步。而稳定拍的培养主要通过歌谣朗读,歌曲演唱和图形表示完成。
1.歌谣朗读
歌谣就是随口唱出的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如名歌,儿歌,童谣等。由于受生理发育限制,一年级儿童的声带非常稚嫩,对发声难以控制,造成歌唱有一定的局限。歌谣是运用节奏的语言,也有节拍、重音和节奏,有声调的轻重,快慢,正好弥补了一年级儿童歌唱的局限。在歌谣教材的选取上教师可以在网上查找一些适合一年级孩子读的歌谣或结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教材,选取一些节奏简单,篇幅短小的歌曲作为歌谣的素材进行反复练习,感受稳定拍。例如,小学人音版小学一年级第一册第二课《跳绳》, 这是一首既可朗读又可演唱的歌曲,在学生初学时,教师可以边读歌词便用双手拍击节拍将歌谣反复朗诵,然后请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学生能初步掌握后,可将双手拍击节拍灵活加入双手拍大腿,或双手拍肩膀等律动动作,增加趣味性。当学生掌握以上后,可站起来第一段歌词模仿跳绳的动作,第二段歌词模仿原地踏步走的动作,按照拍子边读边跳;或两个同学为一组边读边拍花巴掌,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稳定拍。在家可要求家长将孩子抱在怀里,上下或前后有规律地摇动孩子身体并朗读歌词,使孩子感知稳定拍。最后可将歌词进行即兴创编,并做出各种模仿的动作,体验稳定拍。歌词要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如,洗衣服、拖地板、叠被子、学写字,等等,让学生发现稳定拍的出现是无处不在的。
例如,歌曲《游西湖》这是一首具有人文、历史背景的歌谣,教师在学生初学时应先简要介绍一下杭州西湖的秀丽风光和著名景点便于学生理解歌词。教师可根据歌词意境创设外出郊游的情景,編创来到不同地方,看到不同风景的有规律的动作,并配上打击乐来感受稳定拍。
2.歌曲演唱
在完成第一步歌谣朗读后,教师可以进入歌曲演唱环节。教师要用人声先做示范,而不是以播放录音或钢琴演奏做示范,这样做的好处是教师美妙的歌声和良好的歌唱状态可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树立正确的歌唱观念。在聆听教师范唱的过程中,学生要在一旁拍打稳定拍给教师伴奏:而学生在模仿和演唱时,稳定拍也要不间断的反复,如此可此加深学生对稳定拍的听觉记忆和内心感受,发出稳定的声响可使用身体乐器或一些小乐器,如,非洲鼓、三角铁、小手铃等。若在歌唱中学生出现赶拍子、拖拍子、节奏不稳定等情况,教师要马上要求学生暂停并给出正确的节拍,不断地让学生感知正确的节拍。由于受一年级学生生理发育特点所限,歌曲的长度和音域都不能太长太高,所以在学生演唱时要学生做到轻声歌唱并尽量把音准唱到位。
二、体验和感知四分和八分节奏是培养一年级儿童节奏能力的关键
在节奏方面,律动感较强的节奏和儿童实际生活的联系比较密切。比如,四分音符可以和儿童走路的步伐相结合,八分音符可以联想到跑步,而二拍子的歌曲很多都是由四分和八分音符组成。因此,对于一年级儿童来说,这两种节奏更容易掌握,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可分为“识、听、写、读、唱、用”六个步骤。
1.识
“识”就是利用节奏音节标记法使学生识别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在节奏音节标记法中四分音符标记为“|”或“”,读作”ta”,八分音符标记为“”读作“ti”,教学中常常把一拍中的两个八分音符连写出来写作“”,读作“titi”.初学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将两个节奏型写出来,丰富学生在视觉上和听觉上对节奏的认识。
2.听
“听”就是能听辨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方法就是学生拍出稳定拍作为伴奏,教师用鼓拍击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音响,从单个节奏至几个乐句,从简到难,如此反复,以让学生能马上分辨并说出节奏出现的顺序为目的。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区分两个节奏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四分音符响了一下,两个八分音符响了两下,只需分辨出一和二的声响不同而已。
3.写
寫就是利用图形记谱法将节奏进行记录。方法是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若干横向排列的横线表示拍子,学生根据听记到的节奏进行记录,如一个音“”,两个音是 “”,重拍写在每一个小节的第一条线上,弱拍则写在每一小节的第二条线上,每条节奏听三次,要求学生全程拍打稳定拍,进行内心听觉并记忆。具体如:2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增强了学生学习节奏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内心的节奏感和听觉记忆。
4.读
读就是让学生将节奏的不同排列,在稳定拍中进行反复朗读,加深对不同节奏单个或多个排列组合的记忆。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建议四分音符节奏和八分音符节奏出现排列的顺序要遵守从简到难的过程:可先给出四个八分节奏:作为基础,在学生完全掌握的基础再给出一个十六分节奏,位置可以随机放在节奏的第一、第二拍不等,增加一点难度,待学生能较好掌握后,教师可将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进行随机组合,拍读节奏的顺序可按照从左至右单行来读,等学生熟读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教师教师随意指读的顺序,让学生边拍稳定拍边读节奏,强化认识,利用多样的学习方式不断加深学生对这两个节奏型的掌握和认知。
5.唱
唱就是进行大量的2拍子儿歌演唱。因为二拍子歌曲大多都是由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组成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歌唱边进行身体多部位的律动配合。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手打歌曲节奏,脚踏节拍,口唱歌曲,将身体分成三个声部同时进行,对于培养学生的手脑协调、内心和听觉记忆有很大的好处。
6.用
用就是用理论联系实际。综上所述方法的最后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自主读会唱会简单的2拍子歌曲,所以教师还要在音乐教材中选取2拍子的歌曲,让学生看着课本进行先拍稳定拍后读节奏,最后按节奏读歌词的三部曲。例如,人音版小学一年级第一册第二课《其多列》,歌曲节奏主要是由八分和四分音符组成,节奏明快,初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辨认一下乐谱中的节奏,然后带领学生拍打出稳定拍,接着引导学生边拍稳定拍边读出歌曲的节奏,如此重复几次后,让学生看节奏读出歌词。在学生将歌词读熟后,教师可变化新的稳定拍律动或要求学生将歌曲的节奏从后往前读,为学生增加难度也增加了趣味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柯达伊教学法是以儿童发展为基础的教育体系,他的教育目标是:1.培养社会技能和艺术才能平均发展的儿童;2.使儿童长大成人后,能具备这样的音乐才能:看到乐谱就能想到声音,读谱和记谱就像说话写字一样。虽然目标很遥远,但孩子的音乐学习成长是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孩子积累的过程也是教师勇于探索、教研的过程。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节奏感很重要,这将会影响孩子这六年的音乐学习,我们要继续努力钻研教学法,让每一个孩子体会并爱上音乐。
参考文献:
[1]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加)罗伊斯·乔克西.柯达伊教学法[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3]杨立梅.幼儿音乐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方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