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整合与实践

2018-07-14 10:19黄娟
读天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整合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深度整合学习资料,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核心融合到课堂教学内容中,让文化气息洋溢于整个校园,使传统美德得以科学传承,这种教学途径既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又能从整体入手帮助初中生们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社会。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整合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一、 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

语文学科在传授传统文化内涵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教材中具有很多蕴含着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的范本,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这些范本的挖掘和解读,尤其是要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蕴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在获取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与洗礼。

儒家的思想体系是“以人为本”的典范,孔子不语“怪、力、神、乱”,不重视“神学”而重视“人学”,重视人格修养,倡导礼仪,激励人应“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如教材中的《十则》、《两章》所体现的儒家思想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今天读来依旧倍感温暖。古代文人在上进时期大多表现出儒家风范,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都催人奋进,《孙权劝学》和《送东阳马生序》都勉励后人要勤奋好学,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易中天说:“做学问用儒家的好,实实在在;做人用儒家的也好,堂堂正正。”

二、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有关的教学内容展现在屏幕上,通过课件等形式将课文进行多色彩的处理和多元化的归纳。这种方式能通过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高效地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其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有力工具,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教师可首先通过多媒体对岳阳楼的历史文化背景做一介绍,让学生对该篇课文的背景知识有所认知。紧接着教师可以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以一种醒目的方式展现在屏幕上,给学生一种震撼,并且给出相关链接,将现代人学习这种为民、为苍生而尽心尽力精神的实例加以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范仲淹的这种精神。学生在这种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课堂氛围中,就能够对自己早已熟知的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深刻而良好的认知,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也提升了教学效率。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古代诗文的教学中能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时空差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人生态度,从而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立足课堂,拓展课外,以开展多彩的文化活动把学生带入传统文化的大殿堂。

三、 开展小组活动探讨交流传统文化

学生个体的学习因受基础、能力、工具、视野等因素的影响,效率往往不高,这就需要合作与交流。学习传统文化亦是如此,教师要在班内建立若干传统文化学习小组,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每月定期举办一次小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交流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首先是小组成员在小组内交流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将各成员所学习到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展示和交流,通过分类整理,形成传统文化花絮;然后小组选出代表进行交流,整理形成传统文化集锦。最容易开展和操作的就是语言类知识交流与整理,如成语集锦、谚语集锦、歇后语集锦等。

为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拓展思维,可在交流会上设立专题,展开讨论,引发争鸣。如设立“怎样看待林冲这一人物形象”讨论专题,则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我国经典文学的兴趣,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学作品的研读。若设立“如何看待重阳这一传统文化节日”专题,通过讨论,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探寻和了解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兴趣,又能起到引领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若是设立“如何看待愚人节”这一讨论专题,则可以明辨是非,引领学生自觉抵制外来糟粕文化,有利于捍卫我国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

四、 调动学生查阅资料汲取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光靠課堂讲解显然是不够的,光靠教师的讲解也是不现实的。于是我们在课前鼓励学生查阅有关作者或作品的相关资料。比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我们布置学生查阅陶渊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官场是怎样的,陶渊明为什么会产生隐居桃源的想法。再如教学《中国古代神话四则》前,我们让学生收集神话故事特点的资料。通过查阅,学生主动了解并欣赏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教师在授课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课堂上,我们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充分运用课堂教学策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一定途径的学习既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养料,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丰厚语文积累,更是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祖国文化熏陶下形成。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努力,需要每个学生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关注和努力,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祖国文化熏陶下形成。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文化才会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作者简介:

黄娟,贵州省毕节市,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思源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整合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