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斌
(江苏省海门中学,江苏 南通 226100)
人格是一个人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的能力,它表现在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精神面貌、心理活动中。健全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在生理、心理、道德等方面都能够以正确合理、健康良好的状态保持一致性与协调性。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出相对独立的思想,这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对学校教育来讲,学校、教师应充分借助学科的力量来健全学生的人格。在众多学科中,体育是一门既锻炼学生体能,又磨炼学生意志品质的学科,同时也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学科,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良好稳定的心理特征指的是学生在日常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一般来说,每一个人的性格特征都不同,其心理特征也各不相同,表现于外就是可能有的学生比较感性,有的学生比较理性,有的学生比较敏感,有的学生比较刚毅等,这些都是各个学生自己的心理特征。但健全的人格对心理特征有稳定性要求,因为它是学生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积累与培养出来的,不会轻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干预或影响,而突然性地、短暂性地呈现出另外一种心理特征。因此,良好稳定的心理特征是高中学生健全人格的一项基本要素。
精神面貌是人格特征的显性表达。通俗来讲,人格特征会指导心理活动,并通过一个人在日常的精神面貌中反映出来。健全人格下,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总体上应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状态。例如,学生在面对运动失利、自我挫败感等问题时,人格健全的学生在经过短时间内的消极情绪后,会逐渐地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主动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反之,人格不健全的学生可能长时间会沉浸在消极负面的情绪中难以自拔,或者是逐渐摆脱消极情绪后,选择逃避问题等,这就是两种比较明显的差别。很显然,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应是高中学生健全人格的一项基本要素。
认知水平指的是学生对外界事物有怎样的一种判断方式与评价标准。健全人格下学生的认知水平应是理性科学的。通俗来讲,一方面,健全人格下的学生,即使在面对纷杂的外部环境,如父母、教师、同学、社会人士等各方就同一个问题持不同意见时,仍然能够有从自己出发的这种基于自身价值判断标准下的认知,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左右摇摆,它是基于客观事实的;另一方面,这种基于客观事实下的判断,还应是科学合理的,符合科学认知规律的,而不是毫无根据的。总体来讲,健全的人格还要求学生应具备理性科学的认知水平。
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强身健体,从心理认知的角度上看,当学生拥有健康强壮的身体素质时,学生感觉身体不适的概率或精神萎靡不振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健康强壮的身体素质对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在体育中,强健体魄的运动性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很好的价值作用。当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在繁重的课业下日常的运动时间就会缩短,尤其是面对着高考压力的高三学生,其运动概率还会更低,与低频次运动相对应的是高强度的学习,如此矛盾关系就容易引发身体的不适。而在体育教学中,任何一项体育训练,即使是最普通的跑步训练,也能够帮助学生活动筋骨,舒展身心,强健体魄。当学生拥有健康强壮的体魄时,其精神面貌就会趋于积极向上,其心理特征也会趋于良好稳定。
在日常教学中不难发现,有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离群索居”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与人交往,表现在性格特征上可能是过于羞怯、胆小等,而健全的人格则意味着学生既能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判断与行为习惯,又能够有融入集体中去与人协作交流。同时,置身于集体中时,个体之间会因为各自的优点相互促进及彼此的陪伴而帮助学生拥有良好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除此以外,当个体在集体中生活时,他们能够借鉴其他同学的优点而提高自己的理性认知水平。因此,群体运动对健全学生的人格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很多训练都是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来共同完成的。例如,3大球(篮球、足球、排球)运动,即使每一名学生各自学习各自球类技能,但最后还是需要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整地完成整个球类训练和比赛。体育训练这种班级学习的群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最终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学生的成长中,免不了会遇到挫折与失败,它就好像一把双刃剑,拥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他们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收获宝贵的经验,并通过这种方式成长。反之,他们就可能在失败中难以自拔,甚至产生自我怀疑与退缩的恶性循环。而体育运动中,任何一项体育活动都有自己动作的难度与突破的瓶颈,再优秀的运动员,也会在自己的运动生涯中遇到困难,如何通过科学的训练与良好的心态去正视困难并最终解决困难,这就需要有克服困难的自信和胆量。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帮助学生不断地克服训练中的艰难之处来磨炼学生的胆量,提高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这种正向的心理引导与暗示下得到提升,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
体育精神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它指的是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态度。体育精神作为一种阳光向上、科学积极的价值取向,它对人们有很好的激励作用,而这恰恰是塑造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所需要的。例如,体育精神中关于胜负输赢的态度,在竞技体育中,勇于争取最好的成绩,获得最高的名次是运动员的追求。同时,比输赢与名次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本身代表的友谊与成长,这就是一种对输赢有着科学理性认知的表现。又如残奥会,运动员们克服自身的身体障碍,这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勇气,是一种用生命在书写体育精神的方式,这其中所蕴含的宝贵精神导向对学生如何科学理性的直视成长过程中的坎坷或磨难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这也是健全人格所必须具备的。
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挖掘并突出体育教学之于人格塑造的价值功能,而不是单单局限在传授体育技能的浅层面上。例如,从性格上看,与文静、腼腆不同,假如学生在日常的行为中表现得过于胆小、羞涩,甚至是害怕与人交往,这实际上已经是性格缺陷的苗头,也就是说其人格并不是完全健全的。那么如何帮助这部分学生打开心扉,逐渐地消除与人交往的恐惧呢?教师可以借助体育运动,如在组织班级篮球赛、足球赛、接力赛等时,让这些学生充当啦啦队,在比赛过程中,做啦啦队的学生们就要大声地为支持的队伍加油、呐喊助威。观察可以发现,当整支啦啦队伍都非常整齐地、大声地呐喊着助威口号时,几乎每一名啦啦队员都会这样做。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很胆小、很羞涩的学生,也会比平常胆大几分、有勇气几分,当他们敢于大声喊出加油的口号,敢于大声为支持的队伍欢呼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无形中卸下了自己害怕的心理负担。长此以往,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上文提到,健康强壮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体育的运动性恰恰是强健体魄的驱动因素。但并不是每一名学生都天生喜欢运动,尤其是一些较为柔弱的女学生,她们可能对运动过程中较为容易出现的气喘、腿酸、流汗等现象感到非常抗拒甚至是排斥。长此以往,在久不锻炼与高强度学习的双重叠加下,该部分学生的情绪就容易产生负面的因素。气喘、腿酸、流汗等现象本来就属于体育运动中的正常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运用科学有效的运动方法来解决问题。以体育训练中的长跑为例:(1)教师可以将平时经常在一起运动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来训练,这种集体协作的团结友爱本身就是体育之于健全人格的驱动因素。(2)教师可以让长跑运动以更多元的形式来训练。例如,主题赛道、场景赛道、户外奔跑等等。(3)教师可以将日常训练的活动常态化,让学生在浓郁热烈的体育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健全人格。
虽然体育运动对于健全学生的人格有重要的作用,但其前提是这些体育运动都应落地执行,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组织多样化、丰富化的体育活动。例如,给每一堂课、每一次训练赋予一个主题,通过心理暗示法来引导学生健全人格。如上面提到的健全的人格应包括理性科学的认知水平,从这一点考虑,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的活动,在班级内组织友谊比赛时,邀请学生来做裁判。首先,裁判本身就要求有扎实的比赛知识,这一点会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吸收与学习更加丰富的知识。其次,裁判意味着公平,不失偏颇,这一点会提醒学生要有科学、合理、公正地去看待比赛时各个参赛者的一举一动,这离不开科学理性的认知判断。再次,裁判意味着有一定的“生杀大权”,这种“如何正确运用好手中的权利”的教学主题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很好的教材实例。总体来讲,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各种体育训练以尽可能多的形式和机会融入到学生人格的塑造之中,从而发挥体育运动之于人才培养的价值和作用。
健全人格应是具有良好稳定的心理特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理性科学的认知水平等基本特征,对于面对高考压力的高中生来讲,这个阶段的学习活动与生活状态如果没有在健全的人格下去指导开展,将很容易产生负面消极的问题,因此,教师应重视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人格。体育教学作为锻炼学生身心的学科,它能够通过强健体魄的运动性、班级活动的群体性、体育难度的突破性、体育精神的励志性这4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的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时,应尽可能地突出体育运动的价值功能、运用科学有效的运动方法、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于“无形无意”中,自然地、渐进地塑造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郑寅.体育教育对学生人格培养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
[2]陈文浩.体育教学中学生人格的培养[J].西部教育研究,2015(4).
[3]沈永贵.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