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理解的几个视角
——从黄金分割的教材调整谈开去

2018-07-13 10:56
数学通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五角星线段教材

章 飞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210013)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2012版)中,黄金分割的位置发生了变化[1][2].作为善于研究的老师,不禁要追问:为什么要调整该内容在章节中的位置?调整后教材处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教学设计提出了什么要求?本文以该课时为例,谈谈理解教材、研究教材的几个视角,与同行交流.

1 探析教材变化的道理,保证教学定位的精准性

随着教材建设经验的丰富和教学实施的探索,教材的修改完善是教材建设的常态.但即便是教材设计很小的调整,都是设计者多方权衡的结果.因此,作为一线教师,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这些变化,挖掘这些变化的背景及其内蕴的道理,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设计更为合理的教学.

对于黄金分割,多数教科书中,都是将黄金比作为一个特定的线段比放到线段比这个位置介绍的.2012年前出版的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也是这样设计的.可是,新版本为什么要进行修改呢?为此,我们需要思考,原有设计的不足之处.

实际上,在相似及其性质之前学习黄金比,无法让学生感受黄金比的来源(关于黄金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的徽标就是一个正五角星,该学派在研究正五角星、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作图过程中,发现了这个特殊的比值;而发现这个特定比值,需要构建关于这个比值的等式,这就需要用到不同图形的相似关系了,具体参见下面的教材设计),当然, 也就无从感悟其内蕴的美了(黄金分割的美内蕴于其发现的背景图形,同时外化为具有类似数学结构的生物空间).在学生无法感受其来源的情况下,学生难免发出这样的感慨,“较长与较短的比等于整个与较长的比,又有何奇特,干嘛这么大惊小怪的,还称之为黄金比”“黄金比,是很特殊,但美在何处?”此外,黄金比仅仅是线段比的一个特例,并非后续学习相似的前知识,在相似学习中根本用不上黄金比,只是特定图形的相似中产生的相似比可能是黄金比,因此,将黄金比插在线段的比和相似之间学习,师生难免会诧异于教材的飞来之笔,有一种不自然、不流畅的感觉.这正说明,黄金分割在原来教科书中的位置不恰当.为此,需要挖掘黄金比的起源,让学生了解黄金分割的来龙去脉,感悟黄金分割内蕴的美.这就不难理解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2012版的设计了.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2012版中[2],以美丽的五角星为背景,在感受了五角星对称美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全等的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进而发现:整个图形中总共四种不同长度的线段,依次之间的比相等;同一条线段上每个点分得的两条线段的比例都是相同的.这样的情境活动,既充分调用了学生先前的知识(相似三角形的判别与性质),又自然地揭示了黄金分割的来源,顺利引出下面黄金分割的概念.

这个案例关注了同一个教材前后纵向的变化,实际上,还可以观察不同版本教材横向的差异,基于对这些差异的思考更好地理解教材、研究教材.例如,北师大版和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是先学习勾股定理再学习实数,其他多数版本是先学习实数再学习勾股定理,再如,一些教材是先学习平方根再学习算术平方根,另一些则反过来.作为一线教师,应开展比较研究,探讨各个版本设计的出发点、意图与侧重点,分析各种做法的优势和不足.当然,比较研究的目的,并非给出孰优孰劣的评判,而是客观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在教学实施中,适当兼容并包,力图彰显优势,弥补不足.

2 发掘教材内隐的活动,恢复活动设计的立体性

教材设计,一定程度上也是教学设计.但又不同于教学设计.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是、教材是纸质的、静态的,而教学是动态的、生成的,因此,教材只能呈现某个固化的过程.教材如果像教学设计那样“枝繁叶茂”,将所有过程都展现出来,可能看似连贯流畅,但由于难能准确贴合具体班级的学生实际,教师用起来反而不趁手,甚至容易干扰教师教学、捆住教师的手脚.二是、由于版面容量的限制,教科书难能展开教学设计的完整过程,只能削枝强干,突出主干内容.例如,具体教学中,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多采用边学习边巩固的策略,如,在明晰了概念的定义后,一般可设计概念的词语解析、实例的辨析、反例的枚举、原型的寻找等,以加深概念理解,在明确了定理、公式后,一般会探讨定理、公式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并布置一些简单的应用性练习.但教材篇幅有限,难能将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展现出来,即使设计了部分巩固性练习,也未必亦步亦趋地放置在相应概念、定理之后,可能将本课时的一些巩固性练习集中起来,以“随堂练习”“巩固练习”等为栏目名,放到教材中一个特定的位置.三是、即使已经削枝强干后的一些主干性内容,教学过程也是动态生成的,具有丰富的展开过程,而教材可能也难能完整地展开这样的过程.总之,教科书只是一个压缩版的教学设计.

回到黄金分割这一课时,观察情景图[2],细心的老师会发现,教材一开始呈现的五角星中间多了一条线.正五角星是那么地对称,那么美观,现在多了一条线,美被破坏了.这说明,教科书可能删减了一些过程,教学中需要恢复这些火热的思考过程.

图1

一个五角星如图1所示.

(1)从图中找出相等的角、相等的线段.

(2)在图中找出两对相似比不同的相似三角形.

一般而言,既然这一课时希望从五角星中发现黄金分割,同时感受黄金分割的美,自然还是从美丽的五角星开始了.因此,首先应该呈现的应是五角星(图2),借助对称性可以发现其中很多相等的量(不仅仅是轴对称,学生直觉可以感受到旋转对称,每个角应该是一样的).但仅仅是五角星中原有的线段和图形,只能发现其中的全等关系,没有相似,难以产生比.但我们也不难从图形中发现从外到内大大小小的五个顶点,相似、位似的关系是显然的,因此,增补一些线段(这里就是内部五边形的对角线)创生相似图形十分自然.当然,教学过程中,本应该是对称地连接五条对角线,产生图3,再感觉图3复杂,删繁就简,仅仅选取其中一个代表性的线段,得到图4.也就是说,教材设计中应该经历一个从图2到图3再到图4的过程.但由于篇幅原因,只能忍痛割爱,直接呈现图4了.

图2     图3       图4

当然,老师们会困惑,何不完整地呈现图2-图4的全过程,以更好地凸显思维过程呢?实际上,除了篇幅的限制外,有时也难能完整地呈现真正的思维过程.例如,本希望在前一个环节中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在下面的环节再展现上一环节思考的结果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但教材中两个环节内容靠在一起,学生不经意就发现了下一环节的结果,使得上一教学环节中的思维空间形同虚设,教材设计者常常开玩笑说,“将思维过程与结果分别放置在两个页面上,而且还要在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但教材排版怎么可能这么巧呢?正是这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教材的过程有所约简了.教材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总之,教材设计中无奈地选择了“压缩”版的主干内容,因此,需要教师将其原有的过程恢复完整.华罗庚先生在介绍数学学习方法时,告诫年轻人先要“将书读厚”.对教师的备课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3 分析教材与学情的落差,落实教学实施的针对性

图5

静态的教材,其主体内容是针对假想的中等水平学生设计的,适当通过一些问题拓展和选择性资源兼顾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但真正的使用者(学生)个体差异很大,无法保证教材设计完全贴合各个班级的学情.既然如此,教师就需要在教材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班级的学情进行创新设计了.为此,需要审视教材中例习题的难度水平、审视教材中素材与学生认知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贴合度,进而作出适当的调整.如果题目的要求高于学生的学力水平,可以提供一些台阶;如果题目的要求低于学生的学力水平,则可以在原有基础上适当拓展提升或者更换更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素材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完全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重新寻找素材.例如,为了抽象概念,教材呈现了很多生活实例,但这些实例难能保证适用于所有学生,这就需要教师认清这个素材设计的目的在于抽取出研究对象,进而概括出概念,既然如此,就需要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认知实际和生活实际寻找素材,大胆地进行调换,甚至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这样的素材,形成一定的素材库,为后续教与学的活动提供资源支持.

还以黄金分割这一课时中黄金分割点的作图为例加以说明.为了巩固学生对于黄金分割的认识,教科书在随堂练习中介绍了黄金分割点的作法,引导学生思考作法的道理[2].黄金分割点的作法,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是有困难的,课程标准对此也没有作出具体要求,因此,教材定位于介绍作法并理解道理,是恰当的.但如果班级学生的学力水平整体较高,也可以引领学生经历作法的探究过程.

讲述这些,我们只是希望一线教师能意识到,由于教材的静态性,教材编写存在很多无奈之处,因此,从不同视角去研读教材、理解教材,进而创新教学,成为教学的常态.当然,仅有研究视角未必就能准确理解教材,还需要一些同行交流以及外在的资源的帮助.实际上,教材、教师用书、教材培训文本是教材理解最好的参考文本.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组在编制教师用书时,对编写团队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要求设计者对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给出三个方面的意见:一是设计的意图,即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活动,这个活动和相邻活动之间的联系是什么;二是活动结果,给出该活动的

参考性结论;三是活动的教学建议,即这个活动可以如何开展,可能有哪些预设和生成等.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要求,未必每个环节都做到了这三点,但至少说明,教师用书是理解教材的合适文本.此外可以查阅培训文本,可以加强与教材设计团队、服务团队以及同行的交流.

总之,在理解教材基础上创新使用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常态.作为教材编写者,我们期待老师们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创新使用教材.这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教材发展的源泉.

猜你喜欢
五角星线段教材
拼五角星
巧摆五角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