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运用“以赛促学”学习方式的策略

2018-07-13 09:02
运动 2018年5期
关键词:垫球以赛促学动作

石 峻

(浙江省乐清市智仁乡寄宿小学,浙江 乐清 325615)

1 背 景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指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和内容;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小学体育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兴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身体运动能力。可见,以赛促学,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养成锻炼的习惯,让学生在赛中玩、赛中学、赛中掌握技能方法和发展体能意义重大。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老师对学习方式还缺乏合理的实践,学生学习的时效性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此,体育教学中,合理选用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融入比赛元素,以赛促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能主动参与练习方法的学练,做到乐于学习,享受学习过程。

近年来,基于乐清市课堂变革要求,围绕“促进有效学习”主题,提出了“以赛促学”的学习方式,并联合当地教研、师资培训、名师工作室等部门,先后举行了10余场专题研讨活动,旨在以“以赛促学”学习方式的路径,实施课堂教学变革。

2 策 略

2.1 明确“赛”的目的,突出比赛意图

“以赛促学”顾名思义是在特定的教学条件下,以“比赛”促进学生“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不是简单的教法方法;要求把“比赛”的内容同“学习”的内容有机融合,其主体和目的明确,直接指向动作技术方法的形成。例如,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单元学习的第一课时学习,由于学生对正面双手垫球动作方法还未形成完整的概念,在选择“赛”的内容时,着重比“手形对”“垫的稳”;在第3、4课时着重比“垫得准”“垫得多”;让学生在不断的主题比赛中有效地学会垫球的技术动作方法。

“比赛”的主体需紧紧围绕教学重点来设计,同时在比赛的过程中注意与教学环节的对应,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比赛的引导作用,让比赛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2 选择“赛”型,创新比赛方法

教学比赛常用的比赛类型有技评赛、达标赛、测验赛、对手赛、游戏赛、展示赛等,不管采用何种类型的比赛,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任务来确定。如展示赛,其组织方法为:先指名一个或几个学生出列展示,参加展示的不一定是技术动作方法好的,可以是一般的,也可以是错误动作比较明显的,目的是通过展示赛,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错误动作,分析错误动作形成原因,从而有效地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在教学中,不管采用何种类型的比赛,都要鼓励对学生对比赛方法与规则的创新,对比赛中的“犯规”行为应区别对待,其实,很多好的比赛方法是在学生“犯规”的行为中产生的。例如,“篮球运球往返接力跑”比赛,常用的方法是:分成4组进行比赛,每一轮的比赛结果基本上是不变的。有名学生对这一比赛方法进行了改变,增加了一个“猜拳过关”环节,同样比赛队形是4路纵队,每队先分别确定1名猜拳手,4名猜拳手交叉换位。比赛前,猜拳手站在猜拳线上,比赛开始,每队的第1名同学迅速运球至标志线与猜拳手猜拳,胜者则迅速运球返回本组与第2名同伴击掌,击掌后同伴以同法进行比赛;如输给猜拳手则继续猜拳,直至胜为止。以此类推,以最先完成一轮比赛的队获胜。通过这一比赛方法的改变,不仅增加了比赛的趣味性,巩固提高了篮球直线运球的动作方法,还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2.3 把握“赛”机,凸显方法教学

“技能与方法”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赛”的时机要有利于本课所学练习方法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及学生合作行为与意识等意志品质的培育。“赛”的运用时机主要有3个方面。

2.3.1 先学后“赛” 动作方法的形成有其动作形成规律,尤其是一些较复杂的运动技术方法,必须要让学生基本掌握一定的动作方法后才能组织比赛。例如,体操教材中的器械体操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赛”的时机必须要让学生预先掌握一定的基本练习方法之后才能设计教学比赛,才能确保练习安全,以巩固、提高所学动作方法。

2.3.2 先“赛”后练 在动作技术方法与战术方法学习中,为加深对技战术动作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预防、纠正学生错误动作,及时进行教学比赛,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赛”中理解、学习所学技战术方法,还能有效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其“赛”经常用在水平四与水平五阶段的球类技战术的教学中。例如,足球中的“过人”技术教学,可适时进行“一过一”“一过二”等教学比赛。

2.3.3 边“赛”边练 许多动作技术较复杂,技术环节较多,对这类技术动作的学习,可边学边“赛”。例如,肩肘倒立动作,其技术动作是由后倒翻臀、举腿、夹肘立腰环节构成,在教学中,可采用“赛一赛,看谁立得起”来学习“前压-后倒-翻臀”技术,采用“赛一赛,看谁立得稳”来学习“夹肘-立腰”技术,采用“赛一赛,看谁立得久”来改进动作,提高动作的稳定性。

2.3.4 选用“赛”式,注重学练实效 “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在选用“赛”的形式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还要考虑场地器材,充分展现“赛”的可变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赛促学”。比赛的形式通常有个人赛及小组赛两种形式,个人赛又分为组内个人赛及班内个人赛,个人赛一般用在学习单个技术动作后用来检测学习效果、评定动作质量,在田径教材的教学中用得比较多,如:立定跳远、跳高、原地头上向前投掷实心球等教学中,这些动作方法比较单一,比赛规则都比较简单,场地器材都比较充分,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采用个人赛的形式。小组赛形式可以巩固和提高运动技术,增加练习密度和运动量,增强体能。在学生人数多而场地器材不受限制的条件下运用效果较好。这种形式在球类教材教学中应用得比较多,如篮球运球、足球运球等,这种形式的比赛往往还能穿插一些组合动作进行比赛,以加深对所学动作技术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3.5 设计“赛”规,体现方法运用 体育教学技术动作方法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方法很好的应用于教学生活实践并能科学合理地运用,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也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的“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教学思想的具体要求。在“运用”这个维度上,把所学的动作方法与“比赛”有机结合,展现“赛”的魅力,彰显体育教学效果,至此,在教学中,要确定好比赛的规则,充分发挥比赛规则的导向功能,引导学生对技术动作方法的更高追求。

(1)学段不同,“赛”规不同。从水平一到水平四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大,其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明显差异,因此,对不水平阶段的同类教材的比赛规则应有所区别与不同,如: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水平三有这个教材,水平四也有这个教材,但我们在设计比赛规则时就应该不同。如垫球比赛,对水平三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规则只要球不落地比赛就可以继续,且每队有3次以上的垫球便可将球垫回对方场区。但对水平四八年级学生来说,每一队只有3次机会,且在将球垫回对方场区的同时,还要求说出球的落点,如果球的落点和自己的意图一样,得2分;通过比赛以提高学生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运用能力。同样是排球垫球的教学比赛,教学对象不同,其比赛规则也有所不同。

(2)教材不同,“赛”规不同。中小学体育教材大致分为田径类、体操类、球类等教学内容,每一类教材都有其特点,教学中,我们必须把握教材特点,分析教材,在选用比赛教学时就要针对性设计“赛”规。例如,田径类中的跑的教材可以从时间、速度、距离上构思“赛”规;跳跃教材可以从远度及高度上构思“赛”规;投掷类教材可以从“远度”上构思“赛”规;体操类教材可以从“动作规范”、“动作方向、路线”等方面构思“赛”规;球类教材可以从“动作准确性”“动作协调”等方面设计“赛”规等。

(3)环境不同,“赛”规不同。比赛规则要因场地、器材等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同样一个教学内容,选择比赛方法虽然相同,但规则肯定有所不同。例如,耐久跑教学比赛,在室内进行和在室外进行所采用的规则就不一样,在室内场地狭小,我们可以采用计时跑和跑图形;在室外,我们可以采用定距离跑及定向比赛,但规则绝对不同。再说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的条件也大不一样,在设计比赛规则时,肯定有所不同。

3 反 思

“比赛”是一种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学法手段,虽然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运动技术动作的形成与提高,但如果一味地追求比赛的形式与趣味,反而会影响练习方法的掌握和提高,甚至会导致动作变形或错。因此,体育教学中要抓住有利时机,根据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练习方法掌握程度等各方面全盘考虑,以比赛促学习,切不可用比赛取代体育教学。

[1] 刘波 .比赛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0(5).

[2] 杨静选,郭宇杰,孙喜和 . Sport教育模式及其目标的考察和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9).

[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编印 .温州市“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实验方案汇编 .2013,10.

猜你喜欢
垫球以赛促学动作
下一个动作
初中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排球垫球熟练度的方法
排球正面双手自垫球教案
敢拼才会赢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垫球启蒙
一个教学片断引发的争议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