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卫兵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苴镇新光初中,江苏 南通 226409)
足球运动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中国虽是古代足球的发源地,但在现代足球的浪潮中,没能与时俱进,发展举步维艰,各种不良现象、各种丑陋事件层出不穷,比赛的成绩一降再降,伤透了国人心,浇灭了球迷情。系列整顿之后,中国足球状况开始趋于好转,但比赛成绩并没有起色。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夯实国家足球事业人才基础,教育部拟推出一系列措施推动校园足球进入升级版。江苏省计划出台《江苏省青少年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纲要》,校园足球开始进入到了崭新的历史阶段。不过,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学生占80%,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校园足球能否发展关键在于农村学校,对农村学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近年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越来越常态化,据不完全统计仅2014年就有2.6亿之多,农村留下儿童和老人,造成大量的土地闲置,因此为土地征用提供了可能。众所周知,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城市土地太贵。与城市相比,农村土地可谓廉价,这为农村学校修建足球场地提供了便利。在江苏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办学标准的要求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陆续开始或已经修建了塑胶场地,足球场地都是在硬覆盖的基础上铺设人工草坪,硬化程度高。农村闲置的土地(非可耕地)可以通过地方政府牵头并出资进行土地流转,一般情况下,像如东地区一年800~1200元/亩就可以谈妥。流转过来的土地通过推土机简单推平压实之后,便可以作为足球场使用,而且这种足球场较之人工草坪足球场安全系数要高得多,是对学校运动场地不足的强有力补充。一只足球,一片平整的土地,两边各摆上两块砖当球门即可踢起来,即使没有球门也无所谓,因为这里没有竞技场上的勾心斗角,没有比赛场上的条条框框,没有考试场上的应试训导。不羁的跑着、跳着、叫着,是孩子们最希望的。此时,玩足球对农村学生来说,是最好的锻炼方式,最适宜的消遣方式。
农村人口数量以压倒性的占绝大多数,意味着校园足球开展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学校开展的状况。不可否认,城市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强大的硬件设施,有充足的师资,领导有前瞻性的眼光,家长有前卫的头脑,社会有足够多的足球人群,一切的一切都为校园足球快速发展占得先机。在城市学校孩子享受足球快乐的同时,不能漏失农村学校喜欢足球的孩子们。他们希望和城市学生一道,一样享有踢球的乐趣,一样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在校园足球蓬勃兴起的时候,千万不能把农村学校遗忘,这里有无数有天赋的足球少年,无数次憧憬着伯乐来到,然而岁月流逝,成为庸常之人。追根溯源还是旧的理念、陈的观念在作祟。正如吴键博士在“校园足球: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足球”一文中所分析:“中国足球人才并不少,但不幸的是‘他们都在埋头写作业、答考题’。”农村学校中有千里驹也有伯乐,但往往不遇,即使相遇,千里驹的主人瞻前顾后,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而不肯放手。因此,笔者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和体育主管部门联手(多数地方教育局和体育局已合并成一家),每年走基层去农村学校挑选足球后备人才或者通过各级联赛选拔人才。利用寒暑假时间对挑选的人才进行集训,集训费用一律由组织承办单位买单,如此白天足球训练,晚上学习文化,可大大提高家长和孩子们的兴奋点。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积极向上级输送,这样既可以保证优秀人才得以进一步发展,又对今后校园足球运动开展起到舆论宣传作用。
时代发展,教育理念也随之更新,过往流行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生存线、风景线,如今在肯定质量的基础上,发展为创学校特色、树品牌形象。学校理念要明确,要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教师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体育特色项目的建设,生生参与,形成规模,打造品牌。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从上至下都已接受了这一严峻的现实,多种措施下有成效,但还不够,上升的趋势并不明显。校园足球的开展,有益于学生于足球技能学练中发展体能,对改进当下体育课堂教学状况,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起着一个良好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学生体质发展与学校品牌建设自然的成为一个统一整体,互为促进。2015年4月9日,江苏省如东县岔河小学千人足球舞亮相央视《新闻直播间》。如东自2009年以岔河小学试点推进校园足球活动,2011年成为县队校办基地,几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学校累计向上级球队输送队员20余名,多次代表如东参加上级少儿足球比赛获得冠军。“进岔小,买足球”已成为学生家长的自觉行动,足球是每个学生开学时必不可少的学具。每个班级都建立了一支球队,并且都有自己的队名。学校按年级分层次、分梯队组织训练,从低年级段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到高年级段的对抗训练,形成了不同年龄段的梯次队伍。对所有队员做好资料记载,出色的成绩,细致的管理吸引了包括恒大在内的足球俱乐部慕名而来。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小学所铸就的足球品牌。
众所周知,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校体育发展、品牌建设的瓶颈。就农村学校发展球类项目,足球无疑是投入资金最大的。球衣、球鞋、足球、护膝或护板一样都不能少,若参加一定级别的比赛,参赛费、住宿费、交通费以及保险费缺一不可,粗略测算这些费用,一年要花费2万元以上。对于经济较好或者愿意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地方政府,可以爽快地给予资金上扶植;而对于债务重重的地方政府,支出的每一笔都会心疼,有心无力。农村学校校园足球发展遭遇资金问题。笔者建议,农村学校发展校园足球,可以从学校办公经费里拿一点,教育主管部门贴一点,地方政府补一点,“3个一点”解决校园足球的资金。
现在全国各地各学校都普遍存在着体育教师不足的状况,而且体育教师老龄化愈发严重,其中有着足球特长的体育教师可谓是凤毛麟角。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且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期存在。相比之下,城市体育人口众多,足球人口也不缺少,故城市学校需要发展校园足球,即使本校师资力量欠缺,也可以从有足球运动经历的、体校足球队教练等人员中聘请或兼职来校带队训练。农村学校若要发展校园足球,难度要比城市学校大几倍,专业性的技术传授并不是单一下狠劲就能搞好的,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角度考虑需要专业性强的人员参与。基于农村学校足球专业教师的不足与缺失,建议每年举办校园足球教练培训,参培人员可以是体育教师也可以是学校有足球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在进行足球师资的培训的同时,注意增加裁判员、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最好让学校领导一道参与培训,提高校园足球在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分量和支持率。校园足球是一个基础性的系统工程,良好的师资是实现这一伟大工程质量的保证,所以,培训刻不容缓,培训当长期不懈。
校园足球在农村学校开展,势必受到两种观念的阻碍,一种来自于学校,另一种来源于家长。长期以来,教学质量已成为学校领导及教师身上一道沉重的枷锁,这道枷锁束缚了人的思维,无奈之情困扰了人们的全部,因而使学校体育裹足不前,校园足球亦如此。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从普通的基本满足到优质的时尚追求跨越,然而这些经历过生活变迁的家长们对过去的困苦难以忘怀,心底里不愿自己孩子再受折磨,一心期盼着孩子能通过文化学习改变命运,至于校园足球项目是国家的事情,与农村老百姓不沾边。正是在这些小农思想的影响下,校园足球在农村学校发展得不到普及,顶多是零星的小打小闹。基于这种情形,笔者认为还是从根上做起,即从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观念转变开始。在各级师资培训的同时,一并做好学校领导的培训,与之签订责任状,并实地的与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如此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学校观念的转变。至于家长这方面的阻力,疏通工作并不难,做好两件事即可迎刃而解。一是校园足球活动不占用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二是对于足球特长且在各级足球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取优秀等级,其初三年级时普通高中推荐生资格同等条件也优先。有了这些保证,会获得到家长们大力支持。
校园足球项目工程要从娃娃抓起,培养的过程中,无论是领导者还是培养者都要有足够的耐心,摒除功利心,扎扎实实夯实基础。通过校园足球项目的开展,能够以点带面提升农村青少年学生的体质 ,促进整个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
[1] 吴键 .校园足球: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足球 [J].中国学校体育,2015(4):2-3.
[2] 房奇峰 .正视瓶颈开“心锁”为所应为齐“射门”——对“足球进校园”理念的再思考 [J].青少年体育,2016(5):29-30.
[3] 房奇峰 .把准校园足球的“转换开关”触点 [J].体育教学,2015(4):12-13.
[4] 李小伟 .“阳光体育”走过十年 校园足球初现成果 [J].中国学校体育,2017(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