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专业建设规划及其地位和作用

2018-07-13 14:51:57王志雄
当代旅游(下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高职教育职业教育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为适应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为进一步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高职院校必须认真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切实、稳步、高效地推行老专业的改造和新专业的创建。本文初步界定了专业建设规划的内涵与外延,具体说明了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的组织与实施过程,简要论述了专业建设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专业规划

一、专业建设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专业建设规划是教学单位对所辖专业领域内若干专业未来5~10年内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其核心内容是对老专业实施改造和对新专业进行创建的总体发展思路和设计方案,其具体内容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1)社会和当地对本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状况及其发展趋势。(2)学校未来5~10年内的发展建设规划和本教学单位办学实力状况。(3)本教学单位对新、老专业的建设规划方案。(4)与新、老专业建设相配套的其它教学资源的建设规划方案。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时,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和本教学单位的实际,通过广泛的调查、分析、预测和研讨,使专业建设规划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既能促进专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又能保持专业建設的稳步推进。

二、专业建设规划的组织与实施

(一)专业建设规划的组织机构

专业建设规划工作应由专业建设委员会来完成,委员会的成员和作用如下:(1)当地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提供本行业领域内技术发展的最新情况和发展趋势以及当前各专业技术人才的岗位工作状况等信息。(2)当地相关行政管理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代表。提供当地经济建设发展规划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对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规格等信息。(3)当地人事管理部门和人才交流中心的代表。提供当地本行业领域内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数量、供求关系和对未来人才需求趋势的预测等信息。(4)学校和本教学单位的行政领导。提供学校的发展建设规划和本教学单位办学实力状况等信息。(5)本教学单位的学科带头人、“双师型”骨干教师和经验丰富的教学管理人员。是专业建设规划过程中从事调查、统计、分析、预测、研讨等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参与者。

(二)专业建设规划的实施步骤

(1)调查前的准备。专业建设规划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完成的,在开展调查之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①确定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被调查单位。②拟定调查时使用的提纲和表格。③制定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时使用的表格。④确定调查人员的分工与协作关系。⑤与被调查单位取得联系。(2)开展调查。调查的方式可采用采访式、问卷式、查询式、座谈式等形式。调查工作可分为综合信息调查、详细信息调查和网上信息调查三部分,综合信息调查是针对上述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所在单位已经掌握的信息所进行的调查,以问卷式为宜;详细信息调查是针对若干具体的用人单位的信息所进行的调查,以采访式和座谈式为宜;网上信息调查是利用互联网对全国范围内专业技术人才供求现状等信息所进行的调查,以查询式为宜。(3)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收集整理并汇总调查时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用事先制定好的表格统计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预测,在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形成专业建设规划的初步思路,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4)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将调查分析的统计结果、专业建设规划的初步思路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交专业建设委员会讨论,确定专业建设规划的总体思路。(5)初步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在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对专业建设规划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加以充实,形成专业建设规划的初稿,其内容包括老专业的改造方案、新专业的创建方案、各专业的开办时间和发展规模、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师资配套建设和人才引进方案、实训室和教学基地配套建设方案、重点课程和教材配套建设方案等。(6)召开专业建设座谈会。将专业建设规划的初稿提交给专业建设委员会审阅,提出修改意见。(7)确定专业建设规划。根据修改意见对专业建设规划进行修改,并提交专业建设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定稿。

三、专业建设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一)专业建设规划关系到能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

高职教学单位始终都应以社会的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作为原始驱动力,来从事高职学生的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专业建设规划中规定了教学单位在未来5~10年内所开办的专业,勾绘了教学单位资源总体配置的蓝图,影响着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是专业建设规划成败的关键。

(二)专业建设规划决定着教学单位的生存价值和办学效益

专业建设规划中所规定开办的专业,能否在预定的时间达到预期的办学规模,一方面体现了专业建设规划本身的准确程度;另一方面也证实了教学单位能否抓住市场机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发挥社会效益。专业建设规划一旦付诸实施,必将分阶段、有步骤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专业建设。专业建设规划的准确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协调好各项投资的相互关系,减少重复投资,避免盲目投资,提高投资收益,发挥经济效益。

(三)专业建设规划是教学单位开展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专业建设规划从社会的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各方面的具体实际,宏观地规定了本教学单位新、老专业的建设规划方案,是进行专业建设的核心文件。由于新专业的创建受到社会需求的制约,老专业的改造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且二者又同时受到办学条件的制约,因此老专业的改造要为新专业的创建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在资源配置上通过逐步积累和过渡,使新、老专业互不割裂、协调有序地发展。如在老专业内部通过拓展成若干个专业方向的形式,一方面深化了老专业改造的内涵,另一方面可促使某个专业方向从老专业中分化出来形成新专业,为新专业的创建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

专业建设规划确定了各专业之间的有序发展和有机联系,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宏观指导。在专业建设规划的宏观指导下,通过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而明确地实施老专业的改造和新业的创建。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计划等内容。人才培养模式是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培养途径,人才培养计划是在某种培养模式下为达到培养目标所做出的教学安排,在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下,培养模式决定着培养计划。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规格;然后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利用各方面的资源,选取有利的培养模式,最后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因此,专业建设规划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单位进行教学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四、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专业建设规划的准确性问题。专业建设规划的准确程度依赖于调研信息的准确程度和决策的科学化程度,因此,为提高专业建设规划的准确性,必须认真组织调研,在掌握大量详实信息的基础上,利用数学工具和技术手段进行分析预测,利用科学决策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合理决策。尤其是最近3~5年的规划内容,要力争做到准确详实。

专业建设规划的适应性问题。由于专业建设规划的时间跨度较长,未来若干年后,可能出现难以预料的新情况,因此,专业建设规划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准确。专业建设规划应能在未来的执行过程中保持足够的弹性,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首先,任何环境的变化都是有先兆的,只要及时了解各方面的信息,掌握变化动态和发展趋势,就有足够的时间积极准备应对。

其次,对于任何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都要分析其影响程度和作用时限,若只是短期的影响,则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专业建设规划总体运行的预定轨道,只需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便抓住可能蕴藏的机遇;若是长期深远的影响,如国家政策导向的变化等,则需重新审视专业建设规划的正确性,必要时应进行修订。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王志雄,1965年生,男,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高职教育职业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52:40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6:18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2:09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2:25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57:22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7:14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5:51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