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语言文字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018-07-13 13:20梁宜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8年31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文字读写结合

梁宜冰

【摘要】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先生认为,“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作为语文老师,在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坚持抓好“阅读、写作”这两条线,从读写结合,预习引路,注重积累,收集素材,仿写练习,随文练笔,依托活动有效创作,展示优秀相互学习这几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我们的高年级习作才能意蕴深远而又精彩纷呈,从而达到自由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读写结合;注重积累;依托活动;语言文字;语文核心素养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先生认为:“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學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作为高年级语文老师,该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笔者认为,从读写结合,注重积累,仿写练习、依托活动有效创作等途径有效加强对学生习作的指导和练习,灵活运用语言文字,以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读写结合 预习引路

叶圣陶先生曾言:“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段话揭示出了“语文”这门学科的含义,也指出了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语言及其构成的文章。因此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对母语文化的全面吸收,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再简而言之就是学生的“读”和“写”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写作的根基,写作是阅读所滋养的枝叶。在学习课文之前,请学生进行书面的预习工作,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写一写自己在预习课文时的收获或者提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或者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教材插图所呈现的各种场面。对于学生而言,是以写促读,以读促写,真正把预习落到实处;对于教师亦有摸清学情,以学定教的帮助。同时,这种策略不仅能引导学生带着审视、对比、欣赏、迫切学习的心态深入学习文本、研读语言文字,从而科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为学生提供了一条有利的“写”的途径。

二、注重积累 收集素材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作为高年级学生,写作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语言还是相对匮乏,那么老师就要为他们提供创作的源泉,不断积累写作素材的溪流,习作才能朝着大海奔涌前进,语文素养才会得以沉淀。

1.积累课文好词佳句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我们的语文课文就是典型作文参考书,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积累课文的好词佳句。从中年级开始,我已经让每个孩子设置一个积累本,引导他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素材,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

2.课外积累补充写作素材

温儒敏教授认为:“要加强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让孩子‘连滚带爬地读。”课外阅读是一个不可忽视积累素材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更加全面的补充写作素材,为高年级习作练习,有效运用语言文字,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我要求孩子每天无论多忙,都要挤出一定的时间阅读书报,特别是读整本的书。结合课文的内容或作者,我推荐一些书目给学生阅读。如学完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给别人看的》,推荐学生读季羡林的《留德十年》,同时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尤其经典古诗文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我要求学生每天背诵一首古诗,并把它默写在积累本,学有余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配上插图。每节语文课课前几分钟都安排十名同学背诵前一天熟记的古诗。我还鼓励学生积极背诵中华优秀传统经典名篇,让学生在诵读中陶冶情操,提升素养。

三、仿写练习 活用语言

模仿是能够使学生尽快掌握写作技能的一条捷径。如郭沫若所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这才是我们提倡的仿写。自从学习写作以来,作文教学就是有意识地进行模仿训练,从仿词到仿句,继而仿段、仿篇。若从仿写到自能作文,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在教学中遇到一些描写精彩生动,或与学生写作结合紧密、有代表意义的结构段,尤其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精彩段落,都可以用来进行仿写。我以典型片段为抓手,激励学生进行“仿写”。如积累了《山中访友》的句子:“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好,飞流的瀑布!……”在习作教学中指定练笔《迷人的七星岩》,学生就这样写道:“走进七星岩,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放眼一望,哪一个不是我的好朋友?我热切地跟她们打招呼:你好,葱绿的水杉!你挺拔的身躯,是多么的令人钦羡。你好,粉红的荷花!你摇曳的身姿,是邀我共舞吗?你好,美丽的孔雀!你展开美丽的屏,是约我比美吗?……”通过模仿,修辞手法的运用,用词的考究,都更加能体现高年级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彰显语文核心素养。

四、随文练笔 促进想象

有些课文故事性强,结尾耐人寻味,假如教师引导学生续写故事,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处,“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我经常引导学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以原文的结局为起点,写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同时要展开充分的想象,做到合乎情理、真实生动。不仅是续写结尾,有些课文中留白的地方也可以采用小练笔的形式写一写,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学完《凡卡》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写老板、老板娘和伙计祷告回来后发生的事。

现行的小语教材中,课文类型有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等等,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它们改写成其它的文体。让学生加以丰富的想象,说明文可以改为童话故事,诗歌也可以成为小故事。如学习了唐代高适的《别董大》一诗后,我让学生将其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五、依托活动 有效创作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作文实践活动。因此,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践中,意愿和自主人格受到尊重,凸显创新思维和亲历体验,使学生获取作文的知识,提高作文的能力。如有趣的课堂的生活、学雷锋做好事、母亲节“为母亲做一件事”、艺术节等,能够趁热打铁,进行自己的习作创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古诗积累,我会召开飞花令、诗词填空、诗词接龙、诗歌朗诵等活动,有时也把这些活动写成习作。这样既愉悦学生身心,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又促进学生乐学爱学。

六、展示优秀 激发兴趣

为了让美好和快乐见证学生成长的足迹,见证学生在校的七彩时光,我鼓励学生每学期或一学年自编一本作文集,可以按写人、记事、写景等归类,或者收集班里同一个单元的优秀习作出一本作文集,同时编写目录和写上编者的话,还可以设计或打印一个彩色封面,在每篇习作后画上插图。我还经常鼓励学生把优秀的习作投到报社,争取展示的机会。一本本设计精美的作文集放在图书角里,让学生们随手翻阅。这样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提升鉴赏习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语文老师,在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坚持抓好“阅读、写作”这两条线,从读写结合,预习引路,注重积累,收集素材,仿写练习,随文练笔,依托活动有效创作,展示优秀相互学习这几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小学高年级习作才能意蕴深远而又精彩纷呈,从而达到自由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你学作文[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2.

[2]王宁宁.关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的研究[J]:课外语文.2014年20期

[3]溫儒敏,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09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文字读写结合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