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民
社会进入学习化、信息化时代,“人的价值”逐渐从“知识丛林”中凸显出来。
“面向全体”是一项基本的教育原则,但这更多是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在农耕社会,与相对低下的生产力相适应的,是一种书院式小众的教育。到了工业社会,机器化生产需要大量受教育的劳动者。“教育要面向大众、面向全体”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相比于农业社会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毕竟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教育。于是,班级出现了,学校出来了,并迅速盛行一直延续到现在。
结构决定功能!学校、班级的功能往往指向一个整体,导致学校教育整齐划一:一样的教学要求,一样的教学内容,一样的学习时间,一样的评价标准。教师头脑中的儿童往往是集合的儿童、统一的儿童、抽象的儿童……社会进入学习化、信息化时代,“人的价值”逐渐从“知识丛林”中凸显出来。教育不仅应该具有社会性,也应该具有生命性。因此,如果从教育学意义来解读,“面向全体”的前提是“面向每一个”,正是“每一个”组成了“全体”。只有关注了“每一个”,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儿童的教育首先应该是体格的教育
人们对“每一个”的关注,往往表现在成绩和分数方面。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儿童的教育首先应该是体格的教育,其次是情感(道德)的教育,然后才是理智的教育。现实中的教育,理智教育往往被放在第一位,然后是道德与情感的教育,最后才是体格的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教育历来是重文轻武,从古代的“学而优则仕”到现在“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普遍社会心态,学生的学业压力过重,大部分时间是在作业堆里而非运动场上。
怀特海认为,小学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浪漫的学习,到中学才是精确的学习,升人大学则应该是富有想象力的学习,这才是正确的教育节奏。然而,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那种在大自然、生活中的浪漫学习过早地离他们而去,取而代之的是精确的分科学习。为了追求成绩和分数,中小学生被大量的作业“钉”在书桌上,大部分学校的操场上空空荡荡,学生课后、午后忙于赶作业已成为一种常态,就连双休日、节假日也被各种名目的素质培训班填满了。以至于有人开玩笑说,公交车上应该是老人给孩子让座,因为学生是最累最辛苦的一代。
2010年,教育部体卫艺司负责人介绍,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这种现象已持续了25年。可见,中国学生之“贫”不在于知识,首先在于健康。不少教师对班级中的“学困生”了如指掌,而对“体困生”“心困生”却一无所知。每天,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却舍不得花一点时间为学生的健康服务,甚至有意无意地挤占学生的课间、体育课等时间。
事实上,体育运动非但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能夠促进学生大脑的工作,提高学习效果。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思考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神经元之间发送信息,大脑必须先产生“脑电”,而脑电的主要来源是葡萄糖和氧气。运动能够增强血液供氧量,加快血液流速和葡萄糖对大脑的供给。
体质健康不能算“平均数”
人们常常喜欢用“平均数”衡量某一领域的发展成果。比如经济方面的GDP、CPI、平均房价,教育方面如平均分、高考录取率……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状况,却往往遮蔽了个体的情况。教育学不是统计学,教育面向的是具体的儿童、个体的儿童、真实的儿童。
对于体质健康,人们关注的往往是一个“平均数”。比如,全市各校学生体质健康平均达标率为97%,与去年相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这让教育局长、校长们沾沾白喜。事实上,在97%这个光鲜的“平均数”背后,还有3%的儿童。对于这些儿童的“每一个”来说,则都是100%。“平均数”常常让我们忽略了儿童的个体性、独特性。
体质健康应该关注“平均数”背后的“每一个”。近年来,我校基于“关怀教育”的理念,积极实施“健康关怀行动”。健康关怀,首先要在视野中关注“每一个”。我们要看见儿童,看见每一个“具体”的儿童。我们对涉及学生健康状况的午餐、视力、体重、心理等方面进行调研,掌握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状况,让每一个健康异常的学生都在我们的“视野”中。其次,我们要在心目中关爱“每一个”。我们要尊重儿童,发自内心地尊重和理解每个特殊学生,真心地帮助他们。我们与健康异常的学生和家长沟通交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建立真诚的相互关心关系。再次,我们要在行动中关照“每一个”,我们要给予他们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
中小学的食堂大都是这个样子:简单的制作,一样的饭菜……对于家长的质疑,我们常常以这样的答复应对:一个几千学生同时就餐的食堂,很难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饮食需要。这样的解释既能让家长认同,又能得到自己的心理安慰。
然而,从关怀“每一个”的理念出发,我们还可以做很多的努力,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我校经过对学生午餐情况的普查,发现全校有42名学生对海鲜过敏。为此,在某一天菜单中有鱼虾海鲜时,我们对这些学生实行单独供餐。这一举措,让原本在某一天饿肚子的孩子能够吃饱吃好,精神百倍地投入学习当中。我们还对一些身体处于特殊状况的学生提供加热和送饭菜的服务,特别的“菜”体现了特别的“爱”。其实,“爱”不是虚拟的,“爱”实实在在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在对“每一个”的关怀中。
“四点半少年军校”
我校每年在四年级开展为期一周的学生军训,15位教官吃住在学校,与孩子们全程学习生活在一起。我们发现,训练中最困难的是那些超重和肥胖孩子。训练量一加大,他们就会气喘吁吁、畏难退缩,平常学习的精神状态也远不如其他同学。然而,年级全员军训毕竟只有一段时间,不能真正改变他们的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为此,我们将全校肥胖的孩子组织起来,利用四点半放学后的时间启动了“四点半少年军校”。
学校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情况和体检情况,整理出超重和肥胖学生的信息。据统计,学校超重学生205人,占全校学生数的10.3%,其中肥胖学生62人,占全校学生数的3.1%,可见学生超重现象不容忽视。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每天一小时的运动量还是远远不够的。
学校邀请常熟市疾控中心专家、体育运动专家和食品营养专家一起分析研究学生超重情况,制订具体干预方案,每天用放学后四点半至五点的时间开展体质训练,科学制订运动方案和食品营养方案。专业力量的参与,让行动更科学、更安全、更有效。学校举办“常熟市实验小学‘健康关怀行动——超重儿童家长会”,引导学生和家长掌握健康知识、增强健康观念、养成运动习惯、控制饮食等。对报名参加“四点半少年军校”的学生进行全面健康体检,记录相关数据,排查不适宜参加运动锻炼的学生。在每天的运动锻炼过程中,学校行政、体育教师、保健人员和家长义工共同参与,组织学生开展锻炼,及时监测学生体质情况,每月进行体检分析。同时,对学生每天的饮食进行记录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根据历次数据的对比我们发现,孩子们瘦了、结实了、长高了,也变得更精神了,各项数据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与之相对应的,学生的品质、能力等核心素养也得到了发展。比如,我们建立合作竞争机制,让体重相近的学生结成对子,根据定期体检数据进行对比,激发他们运动的积极性。开展训练前的动员、训练中的教育和训练后的总结,表扬先进,鼓励有鼹难情绪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培养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的意志和精神。家长们反映,以往热衷于“垃圾食品”的孩子,現在对肯德基、麦当劳等食品敬而远之;以往懒得不想动的孩子在“四点半少年军校”带动下,在双休日、节假日也能自觉进行锻炼。可见,集体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
一群班级“编外”教师
小学教师一般是以班级和课程来编制的,而在我们学校,有一群课程表上找不到的教师,他们就是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学生德育工作专家。他们的服务对象是心理或行为特殊的孩子。这些“编外”教师,填补了班级“编内”教师专业能力的不足。
前期,我们通过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进行调研,全校有32个这样的特殊孩子,我们为他们建立了个人档案。“编外”教师和班主任一起深入家庭,了解掌握结对孩子的全面情况,制订具体的心理和行为干预方案。教师们定期与孩子们交流,组织开展活动。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发生了静悄悄的变化:合群、开朗、文明……他们逐步融人了同伴的学习和生活。
有这样一个故事:大浪过后,一群小鱼被拍到了沙滩上。一个小男孩看见了,捡起一条条小鱼放进大海里。旁边的人看见了说:“这么多的小鱼,你能救得过来吗?”小男孩没有回答,边捡边自言白语:“这一条,又一条……”读了这个故事,大家在感动于小男孩能救起“这一个”“那一个”的同时,也在感叹他无法救起“每一个”。教育则不同!教育能影响身边的“每一个”。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这个“强”,首先是体质之强,然后是精神之强。教育既是面向全体又是发展个体的事业。只要我们“关注”每一个,“关爱”每一个,“关照”每一爪,就—定能实现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