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8-07-10 21:23邹小玲
考试与评价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生培养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邹小玲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以素质教育为主,朗读能力是小学生需要具备的,也是衡量小学语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注重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需要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中采用创新策略,以提高教育质量。本论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学生培养 朗读能力 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是重要的内容,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内容。小学语文课堂上都会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特色。但是,更多的小学语文教育将朗读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并没有与小学生语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小学语文教育中,为了切实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语感有所增强,就需要采用有效的教育培养策略。在具体的操作中,需要采取以下的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将朗读的时间适当延长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师要提高朗读的重视程度,就要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将朗读能力培养和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对朗读教学模式优化,使朗读成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小学课堂的45分钟教学中,给学生的朗读时间非常少,通常不足五分钟时间就完成了朗读教学环节。将朗读的时间长,并将朗读能力训练与语文知识内容教学相互融合,将朗读能力训练贯穿于整个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由此可以巧妙地延长朗读时间,而且可以让学生养成开口读课文的习惯。

比如,在讲《父亲的菜园》的时候,教师阅读一遍课文之后,就可以让小学生大声朗读五分钟时间。朗读过后,让小学生将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提炼出来。当让小学生理解课文各个段落的大概意思的时候,可以让一名小学生站起来朗读课文,之后其他的小学生说出朗读这段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出声朗读的习惯。久而久之,小学生就会认识到,出声朗读可以让自己集中精力,读课文的时候都能够做到字斟句酌,而且记忆深刻,不仅让小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而且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认真的态度,朗读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范读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范读可以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朗读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培养,就要首先将小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起来,之后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小学生朗读。在小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发挥指导作用,要求小学生掌握朗读的韵律,让朗读给人以听觉美感,而且可以深化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水平。

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够,是由于储備的知识有限,特别是国学经典内容,小学生很难理解。让小学生朗读国学经典,可以指导小学生采用泛读的形式,重在让小学生体验文化语境,对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大的思想内容深入理解。在小学语文中有文言文,让小学生泛读国学经典,可以促进小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范读的方式可以避免小学生朗读国学经典内容的过程中由于不理解而产生排斥心理,重在激发小学生对国学经典产生兴趣。

比如,让小学生朗读《道德经》,采用泛读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首先学习一些生词,小学生的词汇量增加,能够读懂内容;之后,让小学生在泛读的过程中要注重阅读的韵律,以听起来非常好听。《道德经》中的经典语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按照小学生的文化素质,要正确理解是很难的。如果在泛读的过程中没有正确地断句,就会产生理解上的错误。所以,语文教师要指导小学生正确泛读,可以为朗读奠定良好的基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停顿之处的声音要适当地延长,第一个字要用重音,强化语气。在教学中,让小学生感到语文朗读课堂是很有新鲜感的,采用这种以泛读引导朗读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到语文朗读的趣味性。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需求采用相应的朗读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是主体。对小学生进行朗读能力培养中,就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采用相应的朗读教学方法,将小学生的朗读积极意识激发起来,而且还可以让小学生带着情感朗读,做到声情并茂。

在朗读方式的选择上,语文教师也要从小学生喜欢的形式出发,吸引小学生主动地融入到朗读活动中,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朗读效果。

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组织表演活动,让小学生在表演节目的过程中朗读,小学生可以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内在涵义,朗读能力也能得到训练。《小儿垂钓》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表演,在表演中朗读文章。教师用多媒体塑造表演情境,将学生的情感激发起来,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学生开始喜爱朗读,还会总结朗读的规律,领悟朗读技巧,朗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重要的教育内容,重在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小学语文课堂上,读书声不绝于耳,这是语文课堂的特点,可见朗读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小学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形式,提高小学生的语感能力,语文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良娟.浅议学生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21):173—173.

[2]刘玉玲.“读 ”占鳌头 “声 ”动课堂——加强小学语文朗读训练四点谈[J].新课程(下旬),2015(11):385—385.

[3]刘雪飞.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4,( 01) : 231—232.

[4]卓嘎.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7):51—52.

[5]胡洁.做好口语教学,提升语文能力——简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J].读与写,2015(09):192—192.

猜你喜欢
学生培养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高等数学教学研讨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
中职新生英语教育之我见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论机加工实训的综合一体化